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预算管理改革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雷玉生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0626127)
  
  【摘要】文章结合高校预算管理的实际,提出了建立预算责任中心的思路,以探讨更加有效的高校预算管理方法。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预算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校预算应实行精细化管理,建立预算中心,形成一套明确预算管理职责、实施专门职能、强化组织收入与控制支出并重的预算管理体系。
  
  一、预算编制
  
  预算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高校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合理组织收入、科学安排支出是高校预算编制的基本要求。收入预算必须坚持稳健原则,不得编制无经济依据的预算,但收入预算亦不得过于保守,束缚支出预算的合理编制。支出预算应采用“零基预算法”和“基数法”相接合的编制方法。对支出项目分为变动弹性较大项目和变动弹性较小项目。对变动弹性较小项目如工资、社保等支出,采用“基数法”;对变动弹性较大项目, 如业务费、公务费等, 采用“零基预算法”。
  预算编制应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强调参与性。先由各二级经费单位根据财务的预定指导原则初步编制部门预算,报财务部门初审,财务部门汇总审核后提出修改意见反馈到各二级经费单位,二级经费单位再根据反馈意见进行分析和修正后报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整理汇总形成学校综合预算初稿,经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形成正式预算,下达各二级经费单位执行。通过“二上二下”的编制过程,使预算指标更合理,同时让二级经费单位了解自己的经济情况,以增强他们理财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为应对特殊情况对预算执行的影响,年度预算应是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相结合的预算。年度目标是刚性的,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完成;在预算执行中,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实现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的有机结合。
  
  二、预算执行
  
  高校的发展,依赖于办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提高教学质量依赖于收入支出预算的执行力度。因此,预算管理应建立以“收入中心”、“成本中心”、“费用中心”和“质量中心”为基础的责任中心,实现增长收入、提高质量与成本费用降低的双赢。
  任何时候,供需矛盾始终是预算管理的一大难题,收入是支出的前提。高校收入主要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以及捐赠收入等。目前,财政投入和事业收入仍是绝大多数高校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其增长的空间相对较小,捐赠收入也存在较大的不可预见性,因此高校增收的突破口在于提高经营收入。高校应建立一批“收入中心”,发挥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大力扶持价值高、易转化的科学研究,鼓励校办实体参与社会竞争。支出预算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高校的经费可按其服务对象划分为教学经费,科研经费、行政经费等。在支出管理中,将经费项目下的各个部门确定为不同的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其确定原则是,与教学直接相关的部门确认为成本中心,与教学间接相关的行政部门确认为费用中心。成本中心的支出作为教育的直接费用,记入教学业务费,构成学生教育成本;费用中心的支出作为教育的间接费用,构成教育管理费用。各责任中心的经费必须实施精细化预算,一经批准,不得擅自突破,对无预算计划的开支,应坚决拒付。
  上述收入中心、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都是为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校发展服务的,因此,所有收入中心、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均为质量中心。收入中心应对其收入预算目标和收入质量负责,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应保证教学与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对经费的使用效益负责。
  
  三、预算控制
  
  为切实保证高校预算的有效执行和预算目标的实现,必须对预算执行情况实施全程监督控制。如果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成为盲点,缺乏强有力的监控机制,预算的执行质量将无法保证。预算控制不仅仅是有预算金额就可以用钱,没有预算金额就不能用钱,而是要据此按预定的各项内容与经费安排去执行。财务部门应按照预算方案实施财务控制和管理,检查和监督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资金投向的真实性,开展动态监督,并把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差异及时反馈,加强与二级经费单位的沟通,协助其进行财务分析,促使二级经费单位用好钱、管好钱、理好财,也确保学校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中发展。
  
  四、预算分析和调整
  
  预算分析是通过科学的数学统计方法对高校的经济活动进行数量表述,图文并茂地提供真实、可信的财务信息。
  (一)科学界定预算分析内容。预算分析包括收入分析和支出分析。高校收入按来源分为外部收入和自创收入两大类。外部收入是指财政补助收入、社会捐赠收入等,自创收入包括学费、住宿费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对收入按来源进行分析,有利于揭示高校自我发展的能力。支出分析按资金流向确定,与教学科研直接相关的支出列为教学业务费,如教学设备费、资料费、教学差旅费、教师课酬等;与教学科研间接相关的支出列为教学管理费,如办公室人员支出、管理部门的接待费、办公费等。合理确定支出分析内容,以反映高校日常运行开支去向,揭示办学开支安排是否合理。
  (二)采用比率分析法准确计算收入支出比例。通过收入结构分析,揭示资金来源结构是否主次合理。对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和实体经营的支出比率进行分析,揭示主、副业发展是否平衡;对办学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的比较分析,能反映经费投入能否满足教学质量的提高。预算分析可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横向分析即与同类学校进行指标比较,选取的比较对象必须与自身规模相当、水平接近,具有可比性,同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特殊性,不得一味强调共性而忽略自身个性。纵向分析即与本校以前年度同类指标进行比较,纵向比较亦须考虑不同年度的具体情况,选取相互可比的指标,剔除不同年度特殊情况的影响。
  通过执行效果分析,及时揭示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及原因,对确因非常原因影响事业任务完成的情况,依据既定的预算调整权限进行预算调整。
  
  五、预算考核
  
  预算考核就是对各责任中心进行成本费用、质量考核。通过对预算管理的每一环节的监督、分析,联系各责任中心的任务完成质量和成本费用控制情况,将执行情况同计划指标进行比较。预算考核应该形成严谨务实的考核体系,促使相关责任者尽其所能的完成收入任务,节约资金支出,同时提高教学、服务质量。结合考核结果,对组织收入、控制支出、收入支出质量优异的责任中心予以奖励,对因非不正常因素导致的收入未能实现指标、成本费用超支指标和质量责任未完成指标,追究责任中心负责人的责任,形成有奖有罚的考核制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74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