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对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隐喻运作的基本方式是映射。映射一般由表示具体事物的源域向抽象的目标域进行。中国古典诗词情景交融,具体的意象映射着诗人的情感。翻译时,应保留这种映射关系,给译文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中国古典诗词;隐喻;映射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是人们参照已知的、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或思考未知、陌生的、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汉语隐喻的思维特征在于“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在于“万物同情”。中国古典诗词拥有丰富的意象,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对其英译在理论和实践上能带来哪些启示呢?
一、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
Lakoff和Mark Johnson在合作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 y)一书中,第一次系统地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隐喻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他们认为隐喻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言语中也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人们用以思考和行动的常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以隐喻为基础的。”[1]隐喻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是借助具体的客观事物和熟悉的概念来认知抽象、陌生的事物和概念的过程;隐喻给人类以观察世界的新方法和看待事物的新视角。“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主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
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相似性。“所谓的相似性就是两个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相似有物理的相似性和心理的相似性之分,相似性还有程度上的不同。”[3]Richards(1965)提出本体和喻体之间需要“理由”(ground),而这种“理由”就是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如“John is a lion”(约翰是一头狮子)利用的就是“约翰”和“狮子”之间具有“勇猛”这一共同特征。,“有时,事物之间并不存在以上所提到的相似性,而是说话者想象出来的,或者是刻意‘寻找’出来的。这样的隐喻因此也被称为创造相似性的隐喻(similarity creating metaphors)。”[3]
隐喻运作的基本方式是映射。Lakoff和Johnson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从而得出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是一种思维方式。映射一般由源域向目标域进行,源域的结构被大规模地、系统地转移到目标域中并成为目标域结构的一部分。
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对古典诗词英译的启示
下面以李白“送友人”的原文及两个译文为例来分析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对古典诗词英译的启示。
原文译文一 译文二
送友人 FarewellSeeing off a Friend
李白 By Herbert A. GilesBy Qiu ke’an
青山横北郭,Where blue hills cross the northern sky,
Green hills range north of the walled city,
白水绕东城。Beyond the moat which grid the town,
The White River curves along its east.
此地一为别,“Twas there we stopped to say goodbye!
Once we part here you’ll travel far alone,
浮云游子意,Your heart was full of wandering thought;
A floating cloud―a wayfarer’s feeling from home.
落日故人情。 For me,―my sun had set indeed;
The setting sun―the affection of an old friend .
挥手自兹去,To wave a last adieu we sought,
Waving adieu, as you now depart from me,
萧萧班马鸣。Voiced for us by each whinnying steed![4]
Our horses neigh, loath to part from each other.[4]
隐喻是由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源域通常为具体范畴,而目标域为抽象范畴。人们利用对属于两种范畴事物的感知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李白的《送友人》是一首感情真挚的送别诗。诗人借特定的送别环境,即景取喻,婉转地表达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浮云”与“游子意”,“落日”与“故人情”之间没有任何修饰成分。由于“浮云”与“游子意”之间存在“四处流浪”、“漂泊不定”的相似性,诗人将源域“浮云”可见的飘忽不定、任意东西等诸多特征映射到“游子意”这一抽象的目标域,表达了此时的真实感受。“落日”与“故人情”之间存在“不忍分别”,“值得珍重”的相似性,诗人将“落日”徐徐而下、不忍遽然离开大地等多重含义映射到“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这一目标域,流露出此时的真挚情感。由此可见,诗人通过隐喻思维,将“浮云”与“落日”具体可感的源域映射到“心意”,“心情”等难以定义的无形概念的“目标域”中,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情景交融,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充满了诗情画意。译文一回译为“你的心充满了漫游的思绪,对于我来说,我的太阳真正落了下去。”译文中“浮云”与“故人情”的意象没有了,“太阳”不是与大地依依惜别,而是已经落下去了,情与景分离,原诗已是面目全非了。译文二“浮云”与“游子意”,“落日”与“故人情”采用了意象并置的翻译方式,由具体源域向抽象的目标域进行映射,体现了原文隐喻的认知方式,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似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得以保留,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三、结语
隐喻不仅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相似性。隐喻运作的基本方式是映射,映射一般由具体的、有形的源域向抽象的,难以定义的目标域进行。源域的结构被大规模地、系统地转移到目标域中并成为目标域结构的一部分,人们从自身的生活体验中寻找两者的相似点,形成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特征的目的。中国古典诗词具有情景交融,寄情于景的特点,生动具体的意象可见可感属于源域,丰富的情感是目标域,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保留意象与情感的映射关系,从而给译文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Lakoff,George,and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4).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6.
[3]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68,169.
[4]裘克安.李白《送友人》一诗的英译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3):35,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