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基于当前针对总分馆体系下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提炼出了当前的建设模式,并围绕这样的模式,研究了总分馆体系下的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方案,仅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总分馆 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7-00-01
公共图书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8年具备了双重功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深圳大学图书馆出台了一份新规定,图书馆限制14岁儿童。这个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关键的問题——公共图书馆在面对当下的新形势与新情况,如何来适应,并提供更加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文献综述
笔者以公共图书馆和总分馆制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检索,并选取了三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来进行参考。其中陆晓曦等[1]的研究中通过研究截止到2012年的学术界针对总分馆体制的研究成果,指出当时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建设问题主要受到行政事业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总分馆体系的概念不清,以及缺乏想要的制度约束的影响。而笔者根据参考文献的思路,在中国知网文献检索中发现,针对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研究方向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但是在相关文献当中有很多创新思路被提出。
如杨海滨[2]的研究当中引入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并思考了一种新型的总分馆服务网络体系。这项研究成果也是在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创新,探讨了一种比较可行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建设思路,即统一平台,统一服务,对于总分馆体系的建设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成果。
而在金武刚等人[3]的研究当中,围绕了截止到2014年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的建设状况,分析了该体系下走过的道路,并列举了一些比较典型的示范性实践项目。这项研究成果,也揭示了一个总分馆建设的思路,即统一平台,统一服务的思路。
围绕上述研究成果给出的思路,笔者在本研究当中也会按照与之对应的建设思路来进行分析探讨。
二、总分馆制服务体系建设
1.总分馆体系
按照顶层设计思想,现在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主要是以一个在城市中的总图书馆为核心,采取分级策略,区县为一级,乡镇为二级,农村为三级。这种设计思想是没有错的,而且是目前主要手段。总体呈现的是网络化的图书馆布局,集群化的管理,资源共享,服务个性化的特色,如嘉兴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佛山地区的总分馆等等,都有着值得借鉴的经验。
在这样的体系之下,城区只有一个总馆,区域边界方位之内除总馆外,其他的都是分馆,总馆来支配整个体系内的经费等。整个总馆的水平一定要强,因为分馆依赖总馆,总馆实力不行,那么分馆的资源、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而分馆在总分馆体系当中主要承担的责任就是服务,为读者提供借还、阅览服务,因为在总分馆体系下,分馆的其他职能如文献采访、资源调配、分编加工等虽然有,但是对于总馆来说,这些职能是不需要的,分馆重点做好服务。基于这样的考虑,分馆的边界就需要规划好,保证能够为所有需求者提供最佳的服务。
2.服务体系构建
现在讲智慧城市,在这样的城市建设当中,人事物是智慧互联的。现在来看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在实践中已经有了成熟的经验,云物大智移五大技术,逐步成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下的一种重要支撑。现在的总分馆模式主要是标识统一、平台统一、资源统一,建设分级,管理分级和服务统一。例如说佛山,佛山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是走在全国前列的,除总馆外,各级各类型的图书馆有200多家,有需求的读者可以在统一的检索平台上搜索所有分馆的资源,并且用二代身份证就可以免押金借阅,且体系内可以通借通还。全国各地采取的模式几乎都是这样的建设模式。随着分馆增多,如何来更好的服务读者就是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为此笔者从技术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数字平台建设,可以看到很多地区的总分馆体系建设中数字平台都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实现的是资源的统一分配和集中管理,并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所以可以从大数据、大文化的角度来探索数字平台的建设问题,使服务能力更强。一方面可以构建一个数据层,这个层面将业务数据、实时监控、办公数据、历史数据等进行整合,同时构建云平台弱化数据中心,节约成本的同时要兼容现有设备,基于云平台构建图书馆馆藏资源管理系统。这是打通技术瓶颈的关键部分。
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实现更加快速便捷的服务。因为数字平台的建设,馆藏资源上是有RFID标签的,这个标签是物联网的关键基础,加上二代身份证,可以实现这样的一个服务模式,即以物联网为基础,围绕数字平台,整合图书馆与读者,当读者在专门的APP上预约,不管是借阅还是在阅览室阅读,都可以快速的为读者找到其所需要的图书。具体操作APP收录读者人脸信息与身份证号,此时读者列出个人的需求,反馈到数字平台,而数字平台在大数据分析下为读者推送最近的有资源的图书馆,当读者达到图书馆如果是需要借阅则根据APP反馈的图书位置,拿到图书之后在图书馆的终端设备上刷脸或者刷身份证即可。同时可以在分馆下设自助图书馆,并将这些自助图书馆铺开,读者要还书,就可以通过就近刷脸或身份来爱实现,当然也可以实现自助借书服务,不过因为自助图书馆的资源会比较少,那么就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周边读者的阅读需求,精准的分配资源。同时这些数据也可反馈给总馆,来实施精准化的采购分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是公共文化服务,现在已有非常多的可以借鉴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模式,而这些模式主要的方向就是总分馆体系,实际总分馆体系建设难度在目前并不大,难度大的地方在于如何去服务读者,所以本文提出了机遇云物大智移五大技术的智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希望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陆晓曦等.中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研究述评[J].图书馆建设,2012(03):4-9.
[2]杨海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依托: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与创新[J].中华文化论坛,2018(06):64-66.
[3]金武刚等.中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起源、现状与未来趋势[J].图书馆杂志,2014,33(05):4-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845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