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于基层畜牧兽医而言,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与微生物近距离的接触,如果畜牧兽医没有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可能会出现生物感染,从而对畜牧兽医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使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工作得到有效开展,畜牧兽医人员需要对生物安全防控提起重视。基于此,本文将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控进行全面分析,希望使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身体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控
一、基层畜牧兽医人员进行生物安全防控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因此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工作量逐渐加大。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与畜禽进行直接接触,而畜禽身上存在诸多的微生物,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可能会被微生物感染。如果被感染,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会受到威胁,并且有可能将微生物细菌传播到人群当中,因此,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工作,这不仅可以保证自身的身体安全,而且可以为基层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二、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生物安全防控的有效策略
1.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现阶段大部分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文化知识掌握的较少,并且专业理论知识比较缺乏,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微生物的了解相对较少,不知道微生物的危害性以及特点,也不了解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将兽医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逐步加强。首先,要提升兽医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控意识。基层兽医站需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国家下达的关于传染病及微生物安全的防护法律政策,加强对安全知识的讲解,从而帮助工作人员树立安全防护意识。其次,做好微生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将兽医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的病原微生物,如猪丹毒、口蹄疫、霍乱、狂犬病等病原知识作为学习和培训的重点,掌握这些常见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等知识;熟悉各种微生物的发病过程、特点、规律、消毒及防护相关知识。最后,注重对生物安全防护技能的培训。在安全防护技能的培训中主要是对兽医用具的使用培训,包括微生物的处理方式、防护品的使用方法和用途等,比如护目镜、防护服、消毒设施等相关装备。同时,对各种防护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作用必须做到熟练掌握。
2.完善各项制度
在兽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完善相关制度,并将这些制度全面落实,这样才能为兽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不同工作岗位的生物安全防控工作重点有所不同,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对生物安全防控重点进行全面分析,根据生物安全防控重点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在防疫工作中,主要是通过为畜禽接种生物疫苗以达到不感染的目的。在工作中出入圈舍需要做好消毒工作,防止有害微生物的传播,对针头、注射器等进行严格的消毒,不同疫苗需要分开存放。在检疫工作中,需要通过检查的手段来发现畜禽出现的疫情,并积极地消灭传染源,保证畜牧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通过对产地及畜禽宰前的检疫工作,实现病健分离、分宰,有效地消除生物安全隐患,避免疫病的传播。在监测工作中,主要是为了能够尽早发现畜禽中的疫病抗体水平,进而预测生物侵害的概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实现生物安全防护的目的。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采集的血清和组织进行安全的保存、分析和处理,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和条例的要求执行,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在消毒工作中,不同微生物的灭活需求也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的微生物采取與之对应的消毒灭源方式,从而实现生物安全防护的目的。其中比较常用的消毒灭源方式有日光暴晒,利用盐类、醛类及强氧化剂进行消毒,也可以各种消毒灭源方法交叉使用。
3.加强自身防护
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将自身防护能力逐步提高,从而为生物安全防控的开展奠定有力基础。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在与畜禽以及有害物质接触的过程中,不能仅凭感觉、凭经验进行判断,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好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控,这样才能使微生物的感染问题得以避免。第一点,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准备工作。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方式一般有消化道传播,如巴氏杆菌、大肠杆菌、炭疽等;呼吸道传播如禽流感、炭疽等;经皮肤接触传播如狂犬病、炭疽,口蹄疫等;经节肢动物传播如蚊蝇叮咬可造成丹毒、日本乙型脑炎等。根据不同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做好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准备工作。第二点,进入工作区域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头套和手套,对高度危险的畜禽及其产品实施检疫、采集血样组织样品和无害化处理工作时还必须戴眼罩。进出工作区必须消毒,消毒的原则是消毒液交叉使用,先消毒后清洗。第三点,出现意外情况要紧急正确处理。如遭犬类咬后,及时用肥皂水冲洗,然后接种狂犬疫苗;高深度小创口伤要及时扩大创面,使血液流出,然后接种破伤风杆菌疫苗;处理炭疽病要在接触前一周用磺胺和抗生素进行预防或在接触后48小时内用磺胺和抗生素治疗等。
4.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
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首先需要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机体的抵抗力;其次,如果畜牧兽医人员的身体不健康,如息感冒、腹泻等疾病,抵抗力较差时不宜从事有生物安全隐患的工作;再次,平时做好常规疫苗预防接种。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最后,平时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检查自己是否患有传染病。此外,还要随时检查自己的装备是否适应生物安全防护的要求,及时补充和更新。
三、结语
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与微生物有所接触,如果畜牧兽医人员没有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可能会被病原微生物所感染,从而使兽医人员的身体健康遭受威胁。因此,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病原的传播,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工作,不仅可以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而且可以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有力基础。此外,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需要对生物安全防控工作提起重视,并积极学习有关生物安全防控的相关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海强.基层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与分析[J].广西畜牧兽医,2018,(04):216-218.
[2]侯金海.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生物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17,(08):65+69.
[3]龚兴建.对基层兽医实验室防范生物安全风险的探讨[J].云南畜牧兽医,2017,(03):42-45.
[4]张红花,李思银.我国基层兽医工作人员现状及其职业安全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3,(34):13431-134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030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