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基层农业气象信息的具体保障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气象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是天气气候高影响行业,农村也是气象防灾减灾的薄弱地区,农民对气象服务需求迫切。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始终坚持把气象为农服务作为气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气象部门加大强农惠农气象服务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气象服务基础,积极推进人才和资金向农村倾斜、气象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气象服务向农村覆盖,为夺取农业增产和保障农民安康福祉作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气象;基层农业;体制;保障
  气象工作不仅在防台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等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服务中效益显著,而且在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依靠气象科技振兴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
  一、气象信息不够准确
  气象信息的准确性主要是指预报或预测未来气象变化状况的能力。当前,各级气象台站建立了人机交互、以数值分析预报产品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气象信息和预报技术方法的天气预报业务技术流程,其中包含了天气预报员的经验订正过程。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就取决于气象专用软件对大气运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相似程度和天气预报员的人为订正,而计算机模拟不可能完全反映大气变化的实际状况,认为订正也存在主观随意性,这就决定了气象信息不可能达到非常高的准确性。
  二、增强提供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责任意识
  政府的职能包括政治职能和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政府通过国家气象部门直接为社会提供气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作为提供农村气象信息产品主体的各级气象部门必须坚持以为农业服务为重点,以为农村供给多种多样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产品为责任,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增加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进一步树立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服务的意识,把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更多的气象信息产品作为本部门的重要职责和工作任务,切实履行好气象部门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
  三、产品供给不够及时性
  时间性强是气象信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不能将气象信息及时传递到使用者手中,再准确的气象信息也是枉然。一些气象灾害,例如雷雨大风、龙卷等,其预警时间较短,将预警信息迅速传递出去是关键。用户若能及早知道突发性灾害天气的影响时间和区域,也许仅仅是提前几分钟得到警报,还能为采取适当的防御措施争取时间。
  四、具体措施
  中国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气象部门必须以需求为导向,以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完善服务机制,完善气象信息传递渠道;坚持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精度、时效和针对性,不断拓展气象服务领域,积极做好以农业为主的综合信息服务。
  1.增强提供农村气象信息的责任意识
  政府的职能包括政治职能和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政府通过国家气象部门直接为社会提供气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作为提供农村气象信息产品主体的各级气象部门必须坚持以为农业服务为重点,以为农村供给多种多样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为责任,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增加农村气象信息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进一步樹立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服务的意识,把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更多的气象信息作为本部门的重要职责和工作任务,切实履行好气象部门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 各级气象部门应该本着服务的宗旨,建立常设的农业气象服务机构、配备专职的农业气象科技人员,强化农业气象服务领域所需人才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加强与涉农部门的合作关系,保持与农村农民和农业管理者的联系,建立定点和定时的联系走访制度,拓宽农业信息获取和收集的渠道,及时掌握当地最新农业发展的趋向和变化特点。对本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既要研究综合天气对作物和养殖动物的影响,更要分别研究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不同作用。
  2.健全农村气象信息的组织机构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国从上到下,各级气象部门都建立了农业气象机构,配备专职的农业气象工作人员,为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建设重点的转移,面向农村农业生产经营零距离服务的应用型农业气象受到了忽视,基层气象站大都撤掉了专门的农业气象服务机构,从事的技术人员也由专职变成了兼职,没有人员的保证,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处于应付状态,农村需要的气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为此,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深化公共气象事业制度改
  3.需要转变观念
  由对农业生产的气象服务转变为对农村生产经营、安全保障、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气象服务。只有转变观念,才能解放思想,扩展服务思路;才能凸显出对农村需求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促进气象服务人员对农村气象服务需求的理解。转变观念,是提高认识的基础,是促进农村气象服务持续发展的前提。
  4.加强对农村气象灾害的科学研究,提升农村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应针对我国农村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实际,加强重大灾害性天气发生机理的研究,努力提高预报水平和预报时效;加强农业病虫害发生气象条件的研究,为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品牌农业产品做出贡献。
  5.建设新型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提升气象为粮食、生态安全服务能力。调整和完善农业气象观测站点布局和观测任务,建设新一代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评估能力;依据农业气候区划成果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开展农林病虫害发生气象条件研究,提高农林病虫害的气象预测预报水平。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气象科技指导,为提高粮食产量提供气象保障;建立基于遥感监测为主、地面监测为辅的省级生态气象观测、预测预警和评估业务服务系统,对我国主要粮产区进行生态气象监测和综合评价。
  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人员分散,农民经常在野外工作,如何把重要的天气信息及时传播给农民,是需要加强的方面。对于常规预报,如24小时、48小时预报,农民通过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相对比较容易得到。对于重要天气,特别是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及时服务很重要,发布短时滚动预报很有效。但目前的传播、直播渠道就显不足。建设更多直接传播的信息快速通道,是需要加强的方面。
  参考文献:
  [1]陈燕;陈建新;易伟霞;温洛;新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公共气象服务政策体制机制和学科建设[C];2011年.
  [2]刘伟;徐巧真;杜丽娅;郝同伟;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政策险中的重要作用[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郭立新;高国弘;充分利用新兴媒介传播气象信息[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吕翔;彭明艳;孙建印;孟瑾;基于GIS的徐州市气象信息服务系统[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378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