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方国家纳西学研究进展述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福泉
[摘要]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西方纳西学研究的进展进行评介,指出近年来西方纳西学的研究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以东巴教文化为聚焦点的展览和学术研讨会相结合,推出有深度的学术研究成果;二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且关注当代的文化变迁,学科涉及宗教学、文化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医学人类学、旅游人类学、民族音乐学、语言文献学等;三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合作进行的学术活动在加强,具体表现在合作进行展览,合作研究、合作教学、合作翻译整理纳西古文献等。研究者对纳西学的研究也扩大了更多的研究空间,将纳西东巴文化作为解读喜马拉雅周边文化区域中的前佛教文化、萨满文化种种不解之谜而进行深入研究的趋势在西方学者中不断形成。
[关键词]西方;纳西学;研究进展;前佛教文化;萨满文化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9)04-0027-10
本文不是全面地对海外纳西学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介,仅是就笔者掌握的一些重要研究者、研究状况和成果进行概要的评述,大多数内容都是上面几篇文章里没有讲到的,且侧重于1990年之后的研究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一、展览、学术讲座、开设课程、学术会议和学术论著四位一体
20世纪90年代后的西方纳西学研究,和之前相比,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随着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东巴文化能够走向西方国家进行展览,于是,欧美的人类学家们就开始进行一种新的尝试,讲东巴文化的古籍文献、书画、仪式、法器等的展览与学术会议和著书立说进行专题研究相结合。
德国人类学者米歇尔·奥皮茨(Michael oppitz)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个杰出的纳西学研究者,由于他在喜马拉雅地区做过长期的民族学田野调查,包括对尼泊尔夏尔巴(Sherpa)(1968)和马嘉尔(Magar)(1980-1991)的深入研究。本土宗教(萨满教),艺术与物质文化以及口传知识传播是他多年来一直关注的研究重点。他曾和我多次交谈过,他对纳西学的兴趣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他在德国国家图书馆等地看到了洛克收集的纳西象形文手稿,这些手稿蕴含非凡的书法艺术之美和与喜马拉雅区域很多族群的仪式的共性和相似性等因素。他开始认真地进行纳西学研究是在1994年左右,即是在他任瑞士苏黎世大学民族学博物馆馆长时决定举办一个聚焦东巴教的学术展览,他邀请了中国、瑞士、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等国的学者专家以及老东巴和即贵来参与展览,这次展览从1997年12月4日开始一直到1998年5月15日。
这次展览的学术创新性很突出,奥皮茨为展览取了个德语名字“Naxi Dinge·Mythen·Piktogramme”(其意是“纳西之物、神话、象形文字”),奥皮茨的观点是,把东巴教的仪式法器与神话分开孤立地看是不恰当的,这两个方面都是仪式的构成部分。他在这次展览中要体现的,是仪式的器物和神话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笔者在苏黎世大学访学时,曾和他讨论过这个展览,他说:“我的目的不在于要让人们知道东巴仪式鼓的尺寸、用途等知识,而想提醒观众去了解诸如东巴的法鼓会飞翔,祭司会骑在鼓上飞行等故事,启示人们去思考,纳西宗教中的神、人和仪式以及祭品之间的关系,体会民间宗教所体现的艺术和美学的意义。奥皮茨说,这个展览与那些以展出贵重的文物器具来体现展览价值的做法不一样,纳西人的东巴教是一种民间宗教,东巴教的仪式器物的价值在于它深厚的宗教意义、文化内涵、艺术色彩和美学价值,而不是在于它的经济价值。他的用意是想以一种纳西族本土宗教所具有的思维贯穿展览,使观众能看到其中体现出的一种文化结构。这个展览与一般就展品介绍展品的做法不同,后者是忽略了阐释展品在本族文化中的内在涵义。本次展览以本民族与法器相关的起源神话解说作为展品的基本解释涵义,从中抓住东巴教的思维方式与特色,以及纳西人与周边民族在文化源流和宗教信仰方面的相互影响。
奥皮茨教授除了研究纳西族之外,对喜马拉雅地区很多民族的宗教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纳西族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在漫长的历史中,纳西人的生活环境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这些文化包括了汉、藏、蒙古、印度、缅甸等,这些民族和国家拥有辉煌的文献古文明,它们对纳西文化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纳西文明体现了文明多样性的转化和相互的影响。很多喜马拉雅区域和西藏高原东部地区的族群有口述传统,但没有书写文字,与那些有宗教组织和书面语言的族群不同。因此,将喜马拉雅区域和西藏高原东部地区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的宗教和纳西人的宗教进行比较研究,这是很有学术意义的。①
奥皮茨教授的研究很有独特的视角,比如他对纳西祭司东巴的法鼓和喜马拉雅地区很多族群的仪式鼓做的比较研究。他最初受东巴教关于仪式鼓起源神话的启发,继而对居住在喜马拉雅周边地区的族群,特别是与纳西族有历史渊源或者在宗教信仰方面相互影响的族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这些族群关于仪式鼓的起源神话和故事传说、对单面鼓或双面鼓的形状、鼓面上不同的图案等进行比较研究。其中比较研究的一个典型个案是,在喜马拉雅周边区域有一个传播广泛的故事,讲的是本教祖师骑法鼓与佛教高僧斗法,这个文本反映在纳西族中,是东巴教祖师东巴神罗和佛家高僧米拉斗法。这个故事文本都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有本教祭司骑仪式鼓飞翔,而米拉日巴则骑太阳光线飞升,最终击败了本教祭司。奥皮茨进行比较研究后指出:在这些故事反映的宗教之争中,争执的聚焦点是宗教霸权问题(religious hegemony)。主要反映的是对某一领地如大山、湖泊等的控制权;传播各自宗教教义的价值。从中可以看出有口头传统和文字传统的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在相互的冲突中,一方常常是藏传佛教僧人,而另一方是旧宗教势力的代表。在纳西和古鲁的故事版本中,可以看出使用经文和口头吟诵的传统之间明显存在的冲突。
在苏黎世大学举办展览期间,奥皮茨教授还特地邀请了中外学者到苏黎世大学讲学,他们包括和力民、李静生、戈阿干、杨福泉、美国学者孟彻理(Charles Mckhann )。共举行了10场学术报告会,讲座的内容涉及纳西族东巴教的物态文化,纳西神话的地域特征、東巴教的舞谱、东巴经与象形文字、东巴教的占卜、纳西族社会性别观念、殉情与东巴教的关系、纳西族的生态观、纳西社会变迁等,有不少从事东方学、汉学、藏学、民族学、人类学的师生和各界人士来听讲。之后,由奥皮茨(Michael Oppitz)、伊丽沙白·许(Elisabeth Hsu)主编的《纳西、摩梭民族志—亲属制、仪式、象形文字》也出版了。此书基于丰富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视觉独到,内容丰富,亲属制度中有美国学者孟彻理对纳西、阮可、摩梭、蒙古族——云南、四川边境的亲属制度、政治制度和礼仪的研究,德国学者苏珊·克内德尔对永宁摩梭的亲属制度和中国国家权力关系的研究;英国学者伊丽莎白·许对纳西和摩梭(纳)家屋制度和文化的研究;仪式部分有美国华人学者施传刚对摩梭人的丧葬仪式及其象征的研究;中国学者张旭对纳西人的火葬仪式的民族志记录;大东巴和士诚与和力民对安抚自杀者的东巴教仪式“大祭风”的记录;美国学者洛克图、德国学者奥皮茨撰稿的“祭天”仪式的叙述和分析。杨福泉对东巴教生命神(精灵)素及其祭仪的描述和分析。澳大利亚学者克里斯蒂娜·马休对摩梭达巴宗教专家的描述与研究;象形文字部分中,(英国)安东尼·杰克逊、潘安石对纳西仪式、索引书籍的作者以及占卜书籍的研究。英国华人学者潘安石对纳西经书的翻译;德国学者奥皮茨对纳西创世神话中的仪式鼓的研究。此书有不少田野调查实录和学术新见,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一本研究纳西和摩梭人(纳人)的民族学人类学著作,也是西方出版的首次荟萃了中外学者研究纳西、摩梭文化力作的学术著作,这本书出版后,得到包括人类学大师列维-施特劳斯等人的高度评价,在欧美民族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被誉为是最有学术分量的纳西学研究成果。笔者在组织翻译此书时,通过讨论,也与本书两位主编达成了关于纳西、纳、麽些和摩梭等民族自称和他称关系的共识。 另外一次关于东巴文化展览与学术研究密切结合的,是美国华盛顿州惠特曼学院在2003年举办的“纳西文化学年”。从当年始,美国福理曼基金会(Freeman Foundation)给与美国华盛顿州惠特曼学院一项资助,为期四年。其宗旨是促进亚洲文化在该校的教育。经认真选择,该教育项目的开头戏就定为聚焦纳西文化,这个结果与纳西学在美国的影响有密切关系。纳西学者杨福泉、纳西族“现代东巴画派”画家张云岭和来自玉龙县塔城乡署明村的青年东巴和秀东接受了该校的邀请,开展为期一学期的“亚洲文化纳西(文化)学年”的交流,在惠特曼学院开设了一个学期的课程,包括“纳西文化与艺术”“中国西南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中国绘画和‘现代东巴画’”。除了开设这些课程,还巡回举办纳西东巴文化展,分别在惠特曼学院、瓦拉瓦拉市、波特兰市、华盛顿大学等地举行。展览包括了十多个纳西族绘画、书法和木雕艺术家的作品,展览题为“图象及其变迁—东巴艺术及其再创造”Icon and Transformation(Re)Imaginings in Dongba Art)。像这样较大规模地在美国本土集中开展中国纳西族文化的展览和教学活动,这还是第一次。
关于这个展览,是继苏黎世大学民族学博物馆1997年的东巴文化展览之后又一次别有学术创意的展览,这次展览和苏黎世展览又不同,重点集中在纳西东巴画传统的原创作品和再创作的当代纳西画家的作品的同堂展出。孟彻理教授和我在筹划这个主题时,做了一些学术探讨,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纳西族画家汲取传统东巴绘画在自然事象和人、神、动物等绘画上的突出特色进行再创作,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绘画群体,绘画界有“现代东巴画”的说法,“现代东巴画派”最早的画家张云岭等人的画作受到韩国、日本很多人的喜欢,应邀在这些国家展出。这次展览将原来东巴教的绘画作品与“现代东巴画派”的书画作品同堂展出,其中还有一些老东巴用东巴象形文字所写的对联,一些东巴文化研究者的东巴象形文书法作品,内容多是纳西的传统祝福辞、还有作者自己创作的一些吉祥或励志的书法作品。
通过上述内容,这次展览试图再现当代的纳西书画家们怎样在本民族传统绘画的基础上进行书画再创作,所以展览的题目用了“再想象”(Re)Imaginings 这个词,从展览主办者的角度看,这里有再构思、再创作的意蕴。
这次展览和上次在苏黎世大学的展览一样,出版了一本学术著作,与这次展览同名,题为《图象及其转变——东巴艺术及其再创造》,其中除了这次展出的书画作品,还收录了孟彻理博士、本文作者和和张云岭的几篇论文,分别是孟彻理的《前言》《制作图像及转变——该过程的思考》(Making Icon and Transformation: Relections on a Process),笔者的《从历史的角度看“现代东巴画派”》,张云岭的《略说当代东巴绘画》。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东巴教绘画如何从东巴教原来与仪式密切相关的宗教绘画,发展到1723年的“改土归流”之后,东巴象形文字和绘画被接受了汉文化的知识精英讥嘲为“牛头马面”,再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东巴文化的复苏,东巴绘画也时来运转,当代纳西画家基于东巴绘画的特色发展出了“当代东巴画派”,有些老东巴也开始为游客写一些纳西古语的象形文对联等。随着旅游升温,这些书画作品和取材于东巴文化的木雕作品,也成为市场上受欢迎的艺术作品或手工艺品。这本著作因视角独到、装帧高雅大方而获得华盛顿州图书奖。这次在美国各地巡回展出的展览,不仅吸引了很多美国各界人士,也吸引了很多人类学家来欣赏。这次展览及其学术探索为探究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代所发生的变迁和当地艺术家对传统艺术资源的使用和再创作进行了一次较早的尝试。
近年来笔者参与过的第三次展览与国际学术活动的结合是在纽约市鲁宾艺术博物馆( Rubin Museum of Art)举办的纳西东巴文化艺术展,时间是从2011年 5月 13日起至9月19日。展示喜马拉雅地区的各种文化是鲁宾艺术博物馆的一个突出特色,并以此成为闻名遐迩的特色博物馆。在展览开始后的第二天,在该馆还举行了一个纳西学国际学术会议。
这次展览的名称是“纳西祖先的领域——昆亭·罗斯福眼中的中国”(Quentin Ro osevelts China: Ancestral Realms of the Naxi),鲁宾艺术博物馆从美国老罗斯福总统的孙子昆亭·罗斯福( 1919-1948) 1939年在丽江所收集的大批东巴教古籍和艺术作品中精选出了一百多件作品。昆亭对纳西东巴文化的兴趣是来自于他父亲和叔叔的影响,他看到了他们1928年去中国时带回来的两幅东巴教的“神路图”和一些东巴经书。这启动了他想从艺术的角度来对此进行研究的兴趣。他于是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发现当时除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福格( Fogg)博物馆收藏有部分东巴经籍外,很多博物馆没有收藏东巴教的古籍和艺术品。显然当时西方了解纳西族文化的人很少(尽管洛克博士当时已经在开始研究纳西文化,但他还没有开始大量收集东巴古籍和发表研究成果)。昆亭获得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Museum of Fine Arts)、哈佛大学皮博迪( Peabody)考古学和民族学博物馆的资助,开始了他的中国之行。因为昆亭·罗斯福家族的影响和美国当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等诸多因素的作用,昆亭的中国行都得到了当时中国国民政府各地官员的礼遇和帮助,同时也得到了当时在丽江的美国传教士安牧师( H. Andrew s)的大力协助,他是昆亭父亲的老朋友。他们找到了几个知识渊博的老东巴,幫助昆亭选择要收购的东巴古籍和东巴绘画等,由于时代变迁,当时丽江的东巴教也在衰落中,加上贫困等原因,有不少东巴的后裔除了一些家传的重要法器和重要经书等恪守古规不愿卖以外,自愿出售一些家传的东巴经典和绘画作品来得到一些经济收益,所以昆亭此行得到了较大的收获,购买到了五幅绘在麻布上的“神路图”和一幅绘在纸上的“神路图”,这些都是东巴教绘画的珍品。 1939年昆亭·罗斯福的中国之行共 4个月,在云南丽江收集到了较多的东巴古籍、东巴纸牌画、占卜图、木牌画、卷轴画、神路图、仪式用具、东巴法器、五幅冠等。昆亭·罗斯福收集的东巴古籍和绘画作品等分别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波士顿美术馆等收藏。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收藏了昆亭·罗斯福收集的2300多本东巴经。
2011年鲁宾博物馆展出的展品分别来自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皮博迪考古学、民族学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纽约公共图书馆、瑞士苏黎世民族学博物馆等;有的还来自个人的收藏。比如其中有昆亭·罗斯福先生的遗孀法兰西斯( Frances)所收藏的两幅“神路图”以及其他一些东巴法器、东巴绘画等。据这次展览的主要推动者之一、美籍华人何重嘉( Cindy Ho)女士文中所记,昆亭夫人拿出的这些收藏品是50年来第一次面对公众展览。
在这次展览的展品中,还有昆亭 1941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所写的学士论文《对纳西人的初步研究:他们的历史、宗教和艺术》(现在收藏在纽约公共图书馆中)。其中有不少昆亭手书的东巴象形文的插图。这篇内容厚重的论文侧重在对东巴绘画艺术的研究上,反映出昆亭当时下了比较大的工夫。这也是西方大学第一篇以纳西人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而写的学术论文。昆亭·罗斯福还在美国的《自然》杂志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了他此行的经历和见闻。
这次展览也包括了一个西班牙人收藏的洛克博士收集的一些东巴古籍和绘画作品,这是首次将西方对东巴古籍收集最多的这两个人的东巴文化藏品同堂展出。
昆亭·罗斯福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投笔从戎,投身到反法西斯战争中。他先后获得在美国民众中有崇高声誉、象征勇敢无畏精神的紫心勋章以及铜星、银星勋章等。1947年,昆亭·罗斯福担任了总部在上海的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副总裁。1948年 12月,他死于飞机失事,年仅 29岁。
与这次展览举行同步,还出版了一本学术著作《纳西祖先的领域——昆亭·罗斯福眼中的中国》(Quentin Roosevelts China:Ancestral Realms of the Naxi),与展览同名。由人类学家蓝诗田( Christine Mathieu)和何重嘉( Cindy Ho)主编,此书收进了西方和中国学者的一些文章和不少昆亭·罗斯福所收集的东巴古籍和东巴绘画作品。文章包括何重嘉( Cindy Ho)的《序言:为“昆亭·罗斯福眼中的中国”所做18年的准备》、克里斯蒂娜·马休的《导言》、马丁布劳恩(Matin Brauen)的《值得怀念的纳西之旅:昆亭·罗斯福的遗产》、克里斯蒂娜·马休的《东巴教简说》《对话杨福泉教授》、亚历克西斯·米肖(Alexis Michaud)的《纳西仪式的象形文和语言》、萨顿的《约瑟夫·洛克:一个不歇息的灵魂》。这书中还收进了中国学者郭大烈的《纳西历史简说》、和力民的《我实践东巴教及其艺术的经历》、和钟华《纳西妇女和东巴传统》、拉木·嘎土萨《摩梭人的达巴》等。
展览期间举办的国际纳西学学术会议有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对纳西学有较深研究的一些学者。瑞士苏黎世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原馆长奥皮茨(M.Oppitz)教授作了《与纳西族相关的联系:纳西传统和一些喜马拉雅地区社会的联系》、美国惠特曼学院人类学系主任孟彻理(Chas Mckhann)作了《传统的东巴艺术及其现代形式》、来自坦普尔大学( Temple University)的白西林(Sydney D. White)副教授作了题为《纳西文化遗产与旅游商品》的学术报告;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李海伦( Helen Rees)教授作了题为《纳西人的音乐》的学术报告;来自澳大利亚的蓝诗田( Christine Mathieu)和王爱林( Eileen Walsh )博士作了《母权制的神话》的学术报告。学术会议上还组织了几个专题讨论,其中有“作为艺术的东巴象形文字”“纳西族的未来”等专题讨论。
在会上,德国著名人类学家奥皮茨教授再次呼吁,各国应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建立国际东巴古籍的共享机制,促成各个国家相互了解各自收藏的东巴古籍的情况,共享促进合作研究。他的这个建议在20是90年代末在我国丽江举办的国际东巴文化学术讨论会上也提出过。现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德国国家图书馆、法国远东学院、中国国家图书馆、台湾中央研究院等都先后做了各自收藏东巴古籍的一些编目工作。纽约鲁宾艺术博物馆的这次展览和国际学术会议,促进了纳西族东巴文化在西方国家的进一步传播。
从2012年起,鲁宾艺术博物馆又策划举办一个丽江市博物院珍藏的明代一批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十世噶玛巴却英多吉亲绘的唐卡画,这批收藏在丽江的唐卡对于研究明清时期藏传佛教噶举教派(白教)的历史和噶玛巴十世与纳西族千丝万缕的关系非常重要。唐卡展览因为各种原因未能举办,但一个题为“噶玛巴十世和西藏动荡的17世纪”(“The Tenth Karmapa and Tibets Turbulent Seventeeth Century”的学术研讨会如期举行,其中一个主题是探讨噶玛巴十世却英多吉在清朝初年因为噶举派和格鲁派之争,逃离西藏,逃难到丽江来寻求噶举派虔诚信徒的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庇护。笔者接到会议的邀请,但因为其他事情而没能前往,提交了一篇论文《活着的记忆:纳西人民间传说中的十世噶玛巴》(The Living Memory: The Tenth Karmapa in the Foklore of the Naxi People),和其他研究十世噶玛巴却英多吉的文章一起收入了鲁宾博物馆编辑出版的与学术会议同名的一本学术著作《“噶玛巴十世和西藏动荡的17世纪》。②这次国际学术会议是对十世噶玛巴却英多吉和丽江的关系以及丽江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等的深入讨论,对研究藏传佛教与丽江的关系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1992年,美国中国研究所在纽约市组织了首次洛克摄影作品展,特邀牛津大学长期研究藏学的英国学者迈克·阿里斯(Michael Aris)教授(他是缅甸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政治家昂山素季的丈夫)作为这次展览的负责人,展览从1992年4月18日到7月31日在纽约中国之家画廊展出,之后,迈克编辑出版了《喇嘛、王子和强盗——洛克所拍中国西藏边境的照片》(Lamas, Princes, and Brigands—Joseph Rocks Photographs of the Tibetan Borderlands of China )一书,全书照片分成7个部分:1.植物学家、民族学家和探险家;2.中國西南的少数民族;3.牧民、村民和朝圣者;4.武士、保镖和强盗;5.首领家庭;6.僧人和寺庙;7.通神者、巫师和村寨祭司。该书详细介绍了洛克在中国西部的探险考察经历以及这些照片的背景。该书中还有洛克传记作者萨顿(S.B.Sutton)写的《洛克:不歇息的灵魂》一文、书中还有关于这个自学成才的植物学家的贡献、他的探险和他的植物和东巴古籍收集在世界各地的收藏情况等附录。从书中可以看出迈克教授编这本书所下的苦功夫。③ 20世纪以来,还有几次与东巴文化和纳西文化相关的展览在海外举行,比如1998年,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馆与加拿大海达格王伊博物馆在加拿大BC省夏洛特皇后岛海达格王伊博物馆举办了“中国丽江纳西文化展”。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的纳西族英雄史诗《黑白战争》又称为《董术战争》(纳西语称为“董埃术埃”,意思是董(白)部落与术(黑)部落之间的战争)在2015年获得了中国文化部艺术基金资助,以原典象形文字、汉文翻译和连环画再创作的“三对照”方式在北京、上海、杭州和昆明等城市举办展览,在2016年也在巴黎参加“巴黎新春中法艺术节”展览。但学术意蕴比较厚重,与学术深度研究的国际会议和学术论著结合的比较密切的,还是上述在美国和瑞士举行的几次展览。
二、学术领域的拓宽和对社会变迁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学者和国外学者合作进行研究成为纳西学的一大亮点,所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拓展。20世纪80年代早期,有杨福泉与德国科隆大学雅纳特(K.L.Janert)教授在当代纳西语言文献领域里的合作研究,推出了《现代纳西文稿及其语法分析》等“纳西研究”系列著作。白庚胜博士与日本学者在神话学、民俗学方面的合作研究也开了纳西本土学者与日本学者合作研究之先例。
1999年,本文作者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教授汉妮·福伊尔(Hanny Feurer)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对纳西族与迪庆州藏族的问候语进行合作研究,进行了历时3个多月的田野调查,在国际著名的学术刊物《藏缅语研究》(美国伯克利大学主办)上共同发表了基于我们近半年田野调查的长篇学术论文《云南藏族和纳西族的问候语研究》,在社会语言学领域里作出了创新的探索,弥补了纳西学和纳西族藏族关系中语言研究的一项空白。
1993年至1995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云南社会科学院进行合作研究,出版了《丽江玉龙山区域农村发展与生态调查》(汉文版,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和英文项目报告。1999年,亚洲理工学院推出了《纳西宗教、社会性别和文化》一书,收入纳西族学者郭大烈、杨福泉、和钟华、习煜华、戈阿干研究纳西族东巴仪式、纳西族殉情、社会性别、养蛊问题研究等5篇论文以及印度学者高文(Govind Kelkar)、戴维(Dev.Nathan)和汉族学者于晓刚合作对纳西、傣和印度少数民族桑塔尔(Santhal) 蒙达(Munda)族的社会性别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
2000年,英国牛津大学出版了英国学者李海伦(Helen Rees)的专著《历史的回声:当代中国的纳西音乐》(Echoes of History: 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这是国外学者第一本研究“纳西古乐”的专著,获得国外学术界较高的评价。李海伦长期研究丽江洞经音乐和云南洞经音乐,常在纳西族地区做田野调查,他除了基于研究丽江洞经音乐的博士论文《历史的回声》外,还在西方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好几篇研究纳西音乐的文章,其中包括在民族音乐学杂志(Ethnomusicology)上发表的《纳西古典音乐震撼伦敦:纳西音乐首次国际之旅的见证、展演和观察》,在《世界音乐》(World of Music)上发表的《和毅庵的90年音乐生涯》,在《音乐学研究杂志》上发表的《中国西南传统音乐的原真性和外国观众》,在《亚洲音乐》上發表的《中国一个县城多种音乐的共存:云南丽江的个案研究》。通过李海伦的努力,英国著名的Nimbus音像制作公司还把纳西音乐介绍到了国外。
此外,李海伦还在中国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比如《云南洞经会的危机和前景》(《民族艺术研究》1996年第3期)《我与音乐人类学:当下最关注的论题——李海伦研究员访谈录》(《音乐艺术》2008年第2期)《1949年前中国西南地区地方音乐研究的外文资料》(《中国音乐学》(季刊)2005年第1期)《纵观美国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以史密森尼民俗节为例》(《中国音乐学》(季刊)2012年第2期)。
2003年,南斯拉夫驻上海总领事馆的代总领事德拉甘·亚内科维奇(Dragan Janekovie)先生与纳西学者习煜华合作,在南斯拉夫出版了《纳西象形文——塞尔维亚文辞书》一书。
2002年,加拿大著名摄影家乌莉·斯特尔兹(Ulli Steltzer)出版了画册《我眼中和心中的形象——生活在丽江、白地、永宁的人们》,全部是黑白照片,而且乌莉别开生面地用了让被摄影的人物自己用朴实无华的话语自我介绍的方式。本文作者为此书写了序言。
上面提到的美国华盛顿州惠特曼学院孟彻理(C, F, Mckhann)教授是西方纳西学研究的骨干,他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主要的学术兴趣,是研究纳西宗教仪式结构中所表现的宇宙观和亲属关系,以及汉、藏文化对纳西人的影响和纳西族近代的变迁等。1988年,他发表了论文《骨与肉:纳西传统建筑空间结构中体现的宇宙观和社会关系》,文章对纳西族传统社会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论述了纳西族宇宙观在居住空间中的反映和各种亲属关系,是研究纳西族亲属制度与东巴教和建筑结构之关系的很有创见的一篇文章。进入21世纪后,孟彻理对纳西族地区旅游带来的文化变迁以及俄亚等地的纳西社会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他先后在西方国家和中国发表了《纳西、阮可、摩梭、蒙古族——云南、四川边境的亲属制度、政治制度和礼仪》《纳西宗教综论》《论祭天的时间安排和参与人员》《关于纳西和民族的问题》《好坏与丑恶:对中国丽江旅游发展的观察与思考》《中国西南地区纳西族与藏族的宗教交往活动》《神圣的痕迹:中国西南纳西人家谱的书写和历史空间的创造》《驯龙:寻找中国西南地区可持续的旅游》《旅游时代的纳西族宗教:坚守与(再)创造》《来历与回归:纳西族神话与仪式中的死者的来历与灵魂》《对自然的罪过:中国西南的亲属观、宇宙论和环境的保护》等一系列论文。 20世纪90年代,毕业于美国密执安大学人类学系的博士赵省华(Emily Chao)曾做了关于纳西族的社会性别角色及其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变迁等问题的研究。发表了相关研究纳西族殉情和宗教仪式、社会性别关系的文章。后来她在美国匹茨尔学院(Pitzer College)当人类学教授,她又几次到丽江进行田野调查,在2012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出版了专著《丽江故事:中国改革时期的巫师、出租车司机和逃婚者》(Lijiang Stories: Shamans, Taxi Drivers, and Runaway Brides in Reform-Era China),她在书中通过讲述祭司(东巴)、巫师、逃婚的新娘等角色的故事,细致描述了丽江在改革开放后成为旅游热点后随之而发生的社会变迁,其中包括对外开放后各种生活习俗的变迁,地方文化的复苏,社会性别和婚姻传统的变迁,揭示了当代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对纳西族地区的深刻影响。美国人类学家郝瑞(Steven Harrell)评论说,艾米丽·赵的故事与理论的阐述结合得很好,她写得流畅明晰,她讲述的故事很好读,读者通过这些故事可以轻松地理解她所阐释的精致的理论观点。
从医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纳西族也是一个当代的国际纳西学特点,在20世纪80-90年代,来自美国伯克利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白西林(S.D.White)从医学人类学的视角对纳西族进行研究,内容涉及纳西族民间医学传统的多样性,还有东巴教中有关医疗的观念、疗法和与健康、饮食相关的民间信仰。继她之后,意大利学者柯兰(Cristiana Turini)博士在21世纪初也从医学人类学角度研究纳西族,她对人的身体、病与治疗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柯兰在丽江做了长期的田野调查,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纳西族学者和当时健在的老东巴和士诚、和即贵和青年东巴和秀东等都对她的研究提供过帮助。柯兰在丽江山村还访问到几个纳西族巫师桑尼(sai niq,或桑帕sai paq)。她利用国内外纳西学民族志资料,结合她自己的调研,对纳西人关于身体与疾病治疗方面的各种观念以及医疗实践,以及一些纳西人依然信仰的巫术(magic)与治疗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有特定信仰的纳西人每天都要面对的各种超自然精灵世界及其与疾病和治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纳西人认为人的生病与他(她)的一些具体行为有密切关系,疾病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它与病人所属的特定社会和宇宙观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德国的几个青年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也进行了纳西学的一些研究,如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的艾娃(Eva)博士在20世纪90年代到云南宁蒗县永宁地区进行田野调研,1992年发表了论文《幸存的活化石:(中国)永宁非父权制的摩梭人——一个民族学和民族政策的研究目标》④此外还有习莲(Kiel)多次到丽江进行田野调查,对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传承等进行研究,完成了硕士论文《纳西族研究的现状(1996)》。柏林自由大学另一名硕士研究生沃尔夫冈·威斯( Wolfgang Wiese)到丽江对纳西族的“白沙细乐”进行了研究,写成他的硕士论文《中国云南丽江纳西族的合奏音乐“白沙细乐”》。
纳西族摩梭(纳)人的母系制和走访习俗的研究是国外纳西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在以前写的文章和书里也做过一些评介。近年来,美国学者卢敏(Tami Blumenfield)有新的研究成果,继她在华盛顿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来自永宁的镜头:中国纳人村落的媒体创造》之后,她与Mattison,Siobhan, Brooke Scelza合作,发表了《中国西南摩梭(纳)母系社会中双亲亲职投入与父亲角色的正向影响》(载《美国人类学》);《走访的婚姻》(载Anthropology News);中国的纳人妇女:一个女儿的国家(载美国波特兰出版的《勇敢女孩(Nervy Girl)。卢敏还在中国发表了《现代社会中的纳人教育》《女儿国,你将何去何从?——从教育、旅游角度看待摩梭文化的发展》等文章。
法国的纳西学研究也有进展,笔者在 2014 年应邀在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做学术报告。之后考察了该校的图书馆,这里共收藏有 22 种东巴经书(手稿),其中有 7 种是法国学者巴科(J. Bacot)在20世纪初在丽江纳西族地区收集的,其中 13 种手稿的来历,据说是来自亨利,但还没有明确的答案。笔者发现这些经书有的是曾经在民国年间担任过木氏土司(1723 年“改土归流”后降为通判)祭天东巴的丽江著名东巴和凤书写的,他是民国时期纳西族木氏土司家的祭天东巴。巴科在有的经书上用自己的拉丁拼音文字做了一些标注,显然他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笔者看到了四种东巴经的收藏,据初步考察,其中有一本纳西族东巴教中很重要的經书《崇搬图》(ho 21 b 33 thv 33 ),是讲述纳西族祖先创世和迁徙的神话与历史。除了法国国家图书馆的 4 种东巴经书已经数字化上了馆网之外,其他两个学院的东巴经书还没有数字化进入学校的网站。法国现在有几个青年学者在进行纳西学研究,比如罗怡梦(Emmanuelle Laurent)在读硕士期间曾以丽江市玉龙县宝山乡吾母村为主要调研点做了几个月的田野调查,写了论文《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丽江纳西族:丽江纳西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现在她又开始博士论文的学习与调研,其博士论文的主题是《传承方式与亲属关系:在中国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纳西族村子》。
围绕纳西学的国际学术会议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也在增多,除了上述几次与纳西文化展览相结合的学术会议之外,2013年3月13日至18日,由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联合,在意大利马切拉塔市主办了国际学术会议和系列学术讲座,议题为“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从哲学、文学、艺术学和政治学角度进行的探讨”。13日到15日的会议专题是纳西学。在三天的时间里,中国学者杨福泉、田松,意大利学者柯蓝,美国学者孟彻理作了10多场学术专题报告。讲座内容有:关于纳西历史和宗教的几点看法,纳西东巴艺术的演变,丽江大研古城的水系和水文化,中国丽江:三个世界遗产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和面临的挑战,略论东巴经典和纳西占卜,人神交流的舞台——传统纳西族的创世神话及其现代意义,纳西族及其民族认同——从人类学、语言学视野看中国民族和语言多样性的特点,丧仪中所见的纳西宇宙观,同父异母的兄弟——纳西族的自然观,基于属自然观的环境伦理和生存状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变迁——以纳西东巴文化为例。 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纳西学研究成绩最为突出的国外学者是法国国家科学院(CNRS) 口传语言与文化研究所(LACITO)研究员米可(Alexis MICHAUD)。他在纳语(包括摩梭语)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科研成就,而且能比较流利地讲纳语的西部和东部方言。2015年,他与纳西青年学者和丽昆合作,在《东亚语言学报》发表了《丽江大东乡片丁纳西方言的音位和声调分析》,据专攻语言学的纳西博士研究生和丽昆介绍,平调分析是米可对纳西语研究的一大贡献。米可最大的学术成绩是花了十多年功夫写的《永宁纳语的声调研究》(Tone in Yongning Na》,2017年在德国柏林语言科学出版社出版。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Juliette Blevins教授评论米可这本著作说,本书提供了一个恢弘的声调分析:声调类别;声调与音节结合的音系规律;以及各种语境下语法结构中特有的变调规律。本书字里行间所表现出来的新鲜透明度,对于涉及到的语言学各个研究领域都具有启发性的推动作用。⑤
现在西方也有学者从文献学和文字学的角度来研究纳西东巴古籍的,英国的安东尼·杰克逊(Anthony Jackson)和他的学生潘安石博士曾做过关于纳西东巴教仪式和相关索引书籍的作者和占卜书的研究,潘安石博士还做过关于纳西经书的翻译的研究。最近美国密歇根大学的青年学者戴林(katherine dimmery)正在研究“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白地纳西文字使用方法的变迁”。
近年来,我国科研机构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进行流落海外的纳西古籍文献翻译整理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与美国哈佛燕京学社合作,对哈佛大学所藏的东巴文献进行翻译释读,《哈佛燕京学社藏纳西东巴经书》(1-5 卷)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它是迄今为止国外所收藏的纳西东巴文献第一次影印回归我国,并由我国学者用“四对照”(原文影印、国际音标标音、汉文直译、意译)的科学翻译方法翻译出版的文本,这五卷译本的每一册文献还有英文内容提要。
三、结语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西方纳西学研究,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以东巴教文化为聚焦点的展览和学术研讨会相结合,继而出版有深度的学术研究成果;二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且关注当代的文化变迁,学科涉及宗教学、文化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医学人类学、旅游人类学、民族音乐学、语言文字、文献等;三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合作进行的学术活动在加强,具体表现在合作进行展览、合作研究、合作教学、合作翻译整理纳西古文献等。对纳西学的研究也扩大了更多的研究空间,将纳西东巴文化作为解读喜马拉雅周边文化区域中的前佛教文化、萨满文化种种不解之谜而进行深入研究的趋势在西方学者中不断形成。对东巴教和其他周边民族的宗教、习俗进行比较研究也是国外学者所关注的一个热点,在这方面有着十分可观的前景,这种比较研究不仅将涉及上面说到的与藏族本教的比较研究,而且还将涉及与汉族古代文化、古羌文化、敦煌文献、藏缅语族群以及西夏语言和宗教文化的比较研究。
注释:
①[德]Oppitz. M:Naxi Connections:Lecture held at the Rubin Museum of Art NY, Naxi conference May 14th 2011.
② The Tenth Karmapa and Tibets Turbulent Seventeenth Century Edited by Karl Debreczeny and Gray Tuttle, Serindia Publications, Chicago,2016。关于17世纪噶举派和格鲁派之争后十世噶玛巴却英多吉来到丽江避难的详情,可参考杨福泉《纳西族与藏族的历史关系研究》(第三版),民族出版社,2017年版。
③Lamas, Princes, and Brigands—Joseph Rocks Photographs of the Tibetan Borderlands of China,edited by Michael Aris, Chian House Gallery, 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 New York City, 1992.
④ “Ein 《Fossil》 überlebt. Die nichtpatriarchalischen Mosuo aus Yongning (VR China) als Gegenstand der ethnologischen Forschung und der Minorittenpolitik.” in: PERIPHERIE 47/48 (1992) S.150 – 171.
⑤這个资料是和丽昆博士提供的。
参考文献:
[德]米歇尔·奥皮茨,[瑞士]伊丽莎白·许.纳西摩梭民族志——亲属制、仪式、象形文字[M].刘永青,骆洪,等,译,杨福泉,校.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364.
杨福泉.记在瑞士举行的国外首次纳西东巴文化展[J].云南社会科学,1998(4).
杨福泉.美国纽约举办纳西东巴文化展览和纳西学国际学术会议[N].中国民族报,2011-05-27(10).
杨福泉.柯兰的纳西学研究新角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2-20(理论与批评).
杨福泉.德国的纳西学研究学术史述略[J].思想战线,2016(5).
杨福泉.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和孔子学院联合举办纳西学系列讲座[N].中国民族报,2013-03-29(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159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