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管理会计的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要基于管理会计实现企业管理模式创新,除了需要加快完善构建会计信息化体系,也需要更加扁平化的管理体系、落实责任制,同时还需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分析与预测功能等。只有多措并举才能实现企业基于管理会计下的现代管理模式常创常新。
  关键词:管理会计 企业 管理模式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0-0058-02
  管理会计又有别称为内部报告会计,从这一名称不难看出,管理会计虽然是从传统会计领域分离而出的分支,也需要充分应用财务会计的多种工具或手段,但在本质上,管理会计侧重于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辅助规划、控制、决策,这也是与对外提供财务报告或分析结果等的财务会计存在根本的区别。作为传统会计的重要分支,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而具有全过程管理和多种手段综合应用的主要特点。从引进国内起,铁路运输业应用管理会计就呈现出不断深化和加速发展的特点,目前不少企业都处于实践活动日渐深入的阶段。
  一、管理会计的主要特征
  1.全过程管理
  传统财务会计具有相当典型的事后特征,即在一个会计周期结束后,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会就此段时间内企业已经发生的业务或交易等进行统计、归纳、整理、分析,得出财务分析结果,并以特定规格的财务报告或报表等形式对外公布或通报。管理会计则不同。在有需要时,管理会计同样会结合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或加工,得到符合企业管理要求的结论,并运用这些结论辅助开展规划决策。但在更多时候,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却是正在进行的各类项目或业务,需要通过各种专业管理手段将出现差错或失误的操作引导回正确轨道,使之能够继续按照既定规划方向顺利实施。并且,结合历史数据和现实信息,管理会计还需要借助多种工具与手段推导或预测未来,使企业规划与决策更加符合科学、理性、系统原则,并不断提升规划与设计的前瞻性和预见性。[1]
  2.多种管理手段综合使用
  受到对外披露财务信息需遵循标准化、规范性等重要原则影响,财务会计无论是填制会计凭证、记帐核帐还是编制会计报表都有一套相对固定的模制或板式,加之还同时受到严格的会计基本准则规范,故而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与方式存在不少的制度约束。但管理会计则不然。由于基本不存在对外服务的要求,管理会计对内报告重点针对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效率和实现价值再创造服务,因此管理会计工作类型或内容常常因时间、地点、场合等的不同而相对灵活和具有弹性。
  二、基于管理会计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
  纵观国内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从最早既无理论也无实践的空白阶段,逐步发展到理论暂缺实践先行、理论初具实践暂缺,直至加快发展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阶段,其持续时间大约与改革开放的时间相当。可以说国内管理会计伴随着改革开放正在走向日益成熟的良性发展状态。
  而就铁路运输业而言,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的起步时间并不算晚。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行业内开始实行的按年度分解经济指标和预测收支与利润就已经属于管理会计工作下属的量本利分析管理的范畴。约十年后,模拟区域运价改革清算方法其实也属于管理会计具体操作手段中的作业成本控制与标准成本控制。进入新世纪,2002年开始了全面预算管理试点,其中考核经营业绩、预测收支及绩效评价等同样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2014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后,全行业更加快了对管理会计的普及和深入推广。至此,行业内越来越多企业正在进入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管理会计快速发展阶段。[2]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事业单位已深刻的意识到管理会计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正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高度重视这一形势变革,于2016-2018年财政部从管理会计理论着手,陆续颁布《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要求各单位在开展管理会计实践工作中结合自身会计体系参照执行,这标志着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必将融入企业日常管理中,促使财务会计思维模式转变,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管理会计的积极作用。
  三、基于管理会计下企業管理模式的常见问题
  1.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体系
  不同于国外充足的实践经验总结与佐证,我国引入管理会计由于根本国情和经济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实际应用差异化的现实问题。体现在铁路运输业领域中,管理会计虽然试行起步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然而着眼点较低、缺乏足够前瞻性等客观问题却长期抑制了理论和实践的快速发展,导致其对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指导意义有限。从根本上讲,这仍是管理意识存在局限所致,是管理思想缺乏全局性、战略性的结果。因此,基于管理会计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前提仍然是管理理念的全面优化,要从传统交通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信息化全面转换。
  由于管理会计体系的相关理论和多数专业方法在我国企业发展的具体业务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因此很难汲取我国企业发展的经验,使得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缺乏针对性与指导价值。部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管理会计实操体系,出现内控制度、财务管理、企业运营等多个部门边界模糊、混乱管理的状况,这不仅阻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也使得管理会计体系的更新乏力,与新经济时代对于管理会计的新要求相互背离。
  2.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出于理论建设有限及认识稍显不足等局限,当前国内不少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有待优化和改进之处。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整体建设进度,也在深入推进管理会计方面存在不少负面因素。由于信息化管理程度不足,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平台构建存在比较明显的分散化甚至碎片化状态。不少企业在建设内部信息化管理平台时着眼点较为片面、局部,打造个性化管理平台时覆盖范围有限,往往对子系统构建重视有余,但在整体管理平台建设上有所疏忽。[3]   这不仅造成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无法全面覆盖管理会计的形式与内容,而且不少子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壁垒,或因系统构建缺乏兼容而难以具备足够的统一性和全局性。故而,不少企业均存在数据信息共享程度有限的问题,这对管理会计管理实现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形成了阻碍。
  3.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从绝对数量看,我国会计人员或从业者数量并不在少数。然而这些人员中的绝大多数只具有初级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体工作中往往只能处理机械重复的记帐算帐等简单财务会计事务。而管理会计侧重于规划管理决策的业务本质,要求从业者应在基本会计业务基础之上拥有更加广泛的分析判断能力、决策预测意识,这就需要管理会计人员既有相对开阔的眼界、广博的知识贮备、良好的分析研判与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而这显然是初级财务会计人员难以企及的高度。因此,从管理会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看,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较长时间都存在复合型人才数量相对匮乏的不利局面。
  四、基于管理会计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
  1.加快完善构建会计信息化体系
  信息时代大背景下,信息化正在成为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与科学化的根本及前提。铁路运输业推行管理会计已有一段时间,之所以存在各种问题,一个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会计信息化建设不尽完备所致。因此加快完善构建会计信息化体系是基于管理会计实现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组成。[4]
  构建完善的会计信息化体系首要的一点在于统一标准,即,应尽快促成现有各类子系统间标准的统一和规范。这既要求各分散化存在的子系统在获取信息形成平台数据时采取口径一致的标准或参数,也需要各子系统之间能够打通信息壁垒,不断提高信息共享程度。最终,原本各自分散的子系统应当汇集而成一个总系统,不仅需要覆盖管理会计从制度到预算、评价和激励在内的各管理环节,而且应当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核心组成。
  完备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统一的入口标准与充分的信息共享不仅构建起全局化、整体性的管理会计体系,而且能在最大限度实现会计数据信息录入、汇总、分析、管理的实时化、自动化、智能化。只需要捕获一次原始数据,系统就能够根据预设程序将包括会计帐目录入、报表编制、分析结论或规划建议等传送到有需求的所有节点或端口。同时,对比内部产品历史数据、市场同类产品信息、行业标准等多项参照值,系统能够实时形成类比报告或异常数据自动告警。
  从这一角度看,完备的信息化体系不仅能够让管理会计实现全过程管理和控制,更能够在发现问题或风险苗头之初即有所警示,避免了事后被动应对容易遭遇的巨大压力或不当处置的隐患。更重要的是,由于系统承担了大部分繁重的机械计算任务,减轻了人工管理者的作业负担,管理会计人员就能将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企业战略规划与决策过程中。如此,不仅管理会计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决策中心,而且能够借助数据持续累积获得越来越准确的指向性信息,从而使规划与决策活动具备更高精度的预见性。
  2.构建扁平化管理体系、落实责任制
  借助网络化与平台化的管理机制,会计数据与信息将能实现最短时间内最大范围的传输与送达。这不仅能够大幅提升信息传输与应用的效率,也能大幅压缩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将省下的时间与资源用于更有需求的前端节点。可以说,由于信息化体系的构建,管理会计能够彻底颠覆陈旧的金字塔型管理层级,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去中心化的企业管理结构。即,各分中心拥有了更大的自主管理权与决策权,对于市场变化的反应更加灵敏、迅速,进而能够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地采取个性化、差异化作业或管理措施,便能避免因层层请示贻误时机而造成机会浪费或形成损失。[5]
  同时,由于每次会计或管理活动都会在系统上产生痕迹,与每项业务或管理操作有关的评价管理或激励管理也能实时进行。按照预设的制度管理程序,结合各项预算任务的完成情况,各作业点的绩效或激励管理结果便能即时显现,或在一定周期形成表单制的结果送达有关方面。如此,不仅能够形成更加客观、公正、准确的考核评价管理体系,而且能够帮助全员培养良好的任务意识、责任观念,同时也能让各规划目标切实落地、执行。
  3.加强教育培训,打造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
  管理会计既是管理工作中的会计,又是会计中的管理业务,这种兼顾管理与会计的“跨界”特质决定了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广博的知识结构与宽泛的业务能力。因此,优秀的管理会计都是能够理论联系实践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这就对广大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但在现实中,多数会计人员却只能从事相对基础、简单的记帐核算等财务会计作业,能够切实参与管理者寥寥无几。因此,加强教育培训,打造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在不少企业中,会计人员通常很难有机会深入其他作业环节或管理岗位积累不同的职业经验。这不仅容易束缚会计人员的视野和创新创造能力,也在物理层面阻断了管理会计融入企业核心决策层的可能。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彻底跳出财务管理只归于财务部门的传统观念和手段的束缚,将管理视角和架构放到更加全局化的企业管理整体中。即,企业管理模式需要更加充分地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联动和融合机制。在管理思想层面,财务人员需要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企业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基于传统财务工作基础,放眼于财务服务于业务的宏观视角。而在具体工作手段方面则要实现两手抓。即,企业财务管理既要保持对财务指标的高度重视,又要将财务管理理念充分渗透到企业生产和经营各项业务管理的作业过程中,实现财务工作与业务经营的融合。如此,企业财务管理才能从传统核算会计全面转变为管理会计,才能实现财务管理职能服务于企业全过程控制的战略目标。企业不妨更加大胆一些,尝试采取轮岗式或内部竞争上岗等机制,鼓励会计人员申请竞争管理岗位。這种良性竞争不仅能够活跃相对固化的管理体制,而且可以营造起全面应用、深入推广管理会计的良好氛围。
  此外,企业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管理会计培养方法进行创新,可采取定期或长短期间隔等内部培训方式提高普通财务会计人员的管理理论与技术水平。也可通过外(委)培的方式,借助专业职业教育机构,或者研究设计类似“会计之家”等人才培养平台,为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提供科学、便捷的道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企业一方面可以从各大高校引入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内部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升级,使其具备企业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价值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再借助完备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会计工作。
  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要有通用的商业语言进行贸易,而管理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既要符合我国特有的发展现状,又要不断经过创新驱动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管理,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快培养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相关人才,在完善管理会计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并进行推广应用。而作为企业,只有通过管理会计的视角重构经营模式,立足于构建统一、整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互联网思维着眼、以全流程管理着手,形成上下游产业链联动的整体机制,实现内部组织的扁平化、网络化与信息化,才能发挥和提高企业价值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这也是借助管理会计助推企业管理模式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金灿灿,王竹泉,王海龙.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研究:基于海尔集团的纵向案例[J].财会通讯,2017(2):98-103,129.
  [2]闫华红,孙曌君.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基于蒙牛集团的案例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6(12):28-29.
  [3]王妮.浅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交通运输行业企业项目管理的提升作用[J].经贸实践,2017(11):134,136.
  [4]张继德,王霞.试分析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J].会计之友,2017(20):122-126.
  [5]杨倩.试分析“互联网+”大背景下现代交通运输业管理会计的应对策略[J].管理观察.2016(10):142-1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22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