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教学的基础,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教育作为不可缺少的部分,直接关系着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对此,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与阅读能力,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阅读教育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文章针对性提出有效策略,全面发挥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1-0-01
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基础是否扎实、综合素养是否达标的主要体现。高效的阅读教学,能够巩固学生语文基础,锻炼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语言技巧与表达能力。但是,在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度并不高,学生阅读主动性欠缺,阅读教学的课时较少,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影响了学生对小学语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速度。
一、阅读教學的重要性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只有学好语文,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并快速掌握其他学科。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的开展,具有如下作用:其一,能够直观地为学生展现语言的表达技巧,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其二,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知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在学生反复阅读文章时,能够感知文章内涵,更加深入理解文章。同时,在不断深入文章中心含义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得到拓展,理解能力明显提升。其三,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语言是一门思维艺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透过文字感知文章内涵、作者感情等,在不断阅读过程中,学生自身文化素养潜移默化的提升[1]。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不足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特点。然而,在阅读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大行其道,课堂很难吸引学生兴趣,师生课堂互动并不理想,学生被动参与学习,影响了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且,学生阅读主动性不足,在课后阅读中,缺乏教师的约束,很少有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影响了阅读教学质量。
2.教师忽视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必不可缺,只有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习惯,才能更好地发挥阅读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自主学习,则是短时间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独立思维的有效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较少,甚至因学生年龄较小而直接忽视,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成为教学主要模式,影响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3.阅读环境不佳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教师很少注重阅读环境的营造,尤其是农村小学,良好阅读环境更是欠缺,极大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阅读质量受到影响,教学进度受到阻碍,语文阅读的难度增大。须知,良好的教育环境,学生将拥有更多思考空间,并将阅读看做享受而非必须完成的任务,为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供帮助。然而,在实际阅读教学中,良好阅读环境的欠缺,影响了学生对阅读的认知,多数学生对其的认知为--教学任务,影响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调动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觉性,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实现高效阅读课堂。在阅读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非常多,其一:以神秘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探索。如:在学习“五彩池”一课中,为引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教师可提出一系列问题:“同学们知道五彩池吗?”“五彩池在哪里呢?”“五彩池到底是哪五个色彩组成的?”等,引发学生对“五彩池”的兴趣,以此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其二,巧妙运用故事,诱发学生阅读兴趣。故事作为小学生最为喜爱的文学形式之一,是小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为培养学生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为学生讲述故事,在听故事与说故事的过程中,学生阅读习惯会逐渐养成。如:为激发学生对“一千零一夜”的兴趣,教师可任意选择一篇故事,为学生讲述至精彩处停下,引起学生兴趣,之后引出该书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2.将课堂主体还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开始转变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也达到显著效果,课堂内活跃却不散乱,秩序井然又活力十足,学生们积极讨论问题,教师从旁引导,课堂效率显著提升。并且,学生阅读积极性明显增长,并通过说故事、绘画、表演等方式,将阅读过程中所理解的内容展现出来,学生表达能力、思维活跃性、自主学习能力等显著提升。然而,对于仍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的阅读课堂,网络的影响,学生个性化越发明显,课堂效率也逐渐低下。对此,教师应转变自身思想,积极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课堂,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推动学生健康成长[2]。
3.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主动性
为提高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营造阅读氛围,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感受阅读的魅力与力量,感知文章深度与含义,以此增强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在课堂设置阅读角,教师可带领学生布置阅读角,使阅读角文化氛围浓厚却又赋予童趣,使学生在享受中感受阅读乐趣。同时,依照学生年龄选择书籍,吸引学生阅读兴趣。当然,教师也可根据课外阅读举办阅读比赛,以竞争方式激励学生参与阅读中,营造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主动性。
总结
总体来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率,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发展受到抑制。对此,调动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将课堂主体还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阮以婵.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100-101.
[2]李加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5):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689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