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锻炼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而是进一步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将新课程标准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数学知识的逻辑思维特点,激发小学生的思维活力,在日常教学中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简要分析了逻辑思维能力及其培养的重要意义,以及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做出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2-0-01
  逻辑思维能力不仅仅是一个人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指一个人针对一件事情做出的分析、判断与决策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现代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结合实际生活元素、适时引出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通过这些方法来激发小学生思考兴趣,引起小学生的自主思考,循序渐进的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逻辑思维能力及其培养的重要意义
  逻辑思维能力具有概念性、语言性及抽象性的特征,在运用逻辑思维能力时,人需要在进行每一步推演时运用思维逻辑,促使其具备丰富的思维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结合相关数据与信息,对此事物做出概括、判断、运算、推理等行为,且还要运用科学合理的逻辑推理方法,将自己的思路准确的表达出来[1]。
  新课程标准推出后,将逻辑思维能力纳入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是现代社会小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之一。小学生要想透彻理解各学科知识,灵活运用独立思考能力,就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小学生处理杂乱无章的知识点、梳理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小学数学本身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其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均是反应客观世界的一种途径,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发挥出更多实质性的作用,促使小学生更好的掌握分类比较法、演绎法、综合分析法及抽象概括法等学习方法。
  二、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结合实际生活元素,激发小学生思考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结合实际生活元素,将日常生活点滴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促使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能够自然的联想到一些日常生活的场景,激发小学生的思考兴趣,引出小学生的思考行为。
  以《认识人民币》的课堂教学为例,本结合的教学目标为“认识一元及一元以下人民币”、“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然后,小学教师要引进生活元素,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爸爸妈妈在市场买菜,买零食时候使用的人民币呀”、“大家见过一元硬币是什么样子的吗”、“你知道你吃的雪糕是一元的,还是五角的吗”,通过这些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思考,营造生活化情境,促使学生能够自动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的关于“一元”、“五角”及“一角”的事例。最后,教师要利用小学生脑海中联想到的事例,让小学生进行说明,并仔细讲解“一元”与“五角”及“一角”之间的关系,提高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小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熟练掌握基础的人民币知识[2]。
  2.适时引出问题,引发小学生思考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充分发挥“问题”的重要价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考虑班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兴趣方向,适时提出问题,在小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引发其深入思考行为,促使小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自觉形成逻辑思维,运用逻辑思维,则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课堂教学为例,教师首先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然后,要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比如:引进《海绵宝宝》动画片,将动画片的主人公“海绵宝宝”作为主要情境元素,既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又能够将正方形、长方形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最后,教师可以提出“海绵宝宝的头部”与“海绵宝宝的整个身体部分”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等问题,引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外型特征;还要提出“二者之间有何相同与不同”,促使小学生明确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多种特征作为思考元素,从而形成逻辑思考行为,提升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3.利用数形结合思想,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引进数形结合思想,针对较为深奥与复杂的数学知识,小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图形元素引入数字教学过程,让小学生亲自动手数数,将数字的运算过程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实际操作逐渐形成逻辑思维思考行为,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进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小数棒”及“小圆片”等学习工具,让学生展开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比如“四个小圆片加3个小数棒,一共是多少个物品”。通过这种动手操作的行为,学生能够更加直接的感受数字之间的加减变化,从而形成一定的数字逻辑思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重点关注小学生的思考行为及思考习惯,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思维,并认真观察学生的思维变化,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为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礎。
  参考文献
  [1]高辉平,刘广丽.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73.
  [2]杨士永.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64-65.
  [3]刘旭.基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浅析[J/OL].学周刊,2019(26):50[2019-08-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95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