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生成及应对策略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颠覆了公众对外界信息的认知途径,更颠覆了公众传统的阅读、生活甚至工作方式和习惯。而各类互联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的交迭更替,不仅使得网络成为信息获得、言论交流、情感互动的主阵地,也成为舆情衍生与发酵的强大载体,其裂变式传播与发展,对社会效应产生强大的冲击力与推动力。网络舆情事件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对其发酵及走势进行准确研判?如何有效、平稳化解舆情带来的负面效应?如何成风化雨,引导舆情方向往正面发展?本文对网络舆情生成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研究,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情;生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1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4-0-01
引言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众既是信息的受众者与受益者,也可能是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因此,公众在网络空间表达其社会认知、情感情绪的同时,随着传播途径中事件误读、理论分歧、负面情绪等不良因素发酵,网络舆情就会成为不可避免的衍生物,而这种负面能量堆的裂变效应,将会给社会带来极大影响与危害。
既要满足公众通过各种平台去合理发布自己言论、表达自己诉求,又要避免这种正常诉求被误读、内心情绪被好事者扭曲使其演变成不良传播,一直是政府、媒体、企业不断探讨的问题和一度遭遇的瓶颈。由此看来,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已经迫在眉睫,适度加强舆情监管、科学引导舆情发展方向,便可有效降低负面舆论造成的社会影响,加速推动和谐大环境构建。
一、网络舆情及生成
1.网络舆情概念
舆情是指舆论情况,舆指群众、大众的;情指情感、情绪。网络舆情通常是由于社会公共事件所引起的,主要传播途徑包括:微博、论坛、网络新闻等,其中微博和网络论坛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网络舆情事件集中反映了公众对该社会公共事件的认知程度、情感表达以及态度倾向,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以及互动性等特点。
网络舆情是公众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极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当传播、定性等舆论核心资源被社会媒体、互联网媒体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和掌控,网络舆情会被人为炒作、掩盖事实真相,与此同时衍生出来的舆论暴力、网络谣言等负面影响会严重破坏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网络舆论情况的生成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有效治理和政府引导,抑制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
2.网络舆情的生成
网络舆情的生成通常伴随社会公共事件的发生,当事件发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互联网的散播,网络舆情会经历一个初期形成、中期高涨、波动期以及后期消退的过程。
网络舆情的初期,当一个社会公共事件发生,经过网络媒体的传播,引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热议,通过微博、博客、QQ群、微信、网络论坛等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情绪、态度,从而形成网络舆情,在舆情发展初期如果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可以及时化解尚未形成的舆论热点。
高涨期,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升级,群众情绪不断高涨,事件的关注度急剧增加并达到高峰。根据网络舆情的发展,高涨期所持续的时间对于舆情应对有直接影响,如果应对得当,有利于及时抑制不断高涨的网络舆情,释放公众情绪;
波动期是指网络舆情达到高峰后呈现波浪式发展趋势,在此期间事件如果处理不当,网络舆情可能会出现下一个高峰,如果处理及时,则可以帮助网络舆情快速进入消退期。
消退期是指随着事件的处理以及其他事件的发生,公众关注点发生转移,热度降低并最终沉寂。掌握网络舆情生成的全过程有助于在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二、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网络监督可以有效帮助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避免形成网络舆情危机。网络舆情可以通过法律、行政手段等方式进行有效应对,对网络舆情行使监督和管理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媒体单位等。下面就对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1.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科学合理的舆情管理机制,可以帮助网络舆情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具体可以通过开设官方微博,建立运营、管理制度等方式加强舆论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信息采集制度,可以公共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掌握舆论发展态势。从网络舆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深度挖掘有效信息,进行多种渠道、跨媒体的关联分析,对网络舆情未来的发展态势推演进行分析整理,通过健全的舆情评判机制,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掌控能力,明确主管部门官方平台的响应时间、处置流程、改进方法,落实相关责任部门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2.加强与政府网站的监督管理
政府部门在网络舆情应对和管理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舆情事件的迅速蔓延,打破了政府部门常规的管理、控制机制。因此,在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应对措施应该与政府网络的有效结合,完善政府部门与网络媒体的协同配合功能,对舆论的公开、引导、互动、政策宣传以及舆论监督等内容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建立政务部门内部响应、处理机制,与政务网站形成一体化管理。
3.提升信息素养和管理水平
网络舆情的生成和发展,超越了传统地域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同时也超越了政治权利的控制范围。因此,党政机关在进行网络舆情监管方面,需要充分了解舆论情况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网络真假信息的辨别能力以及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在管理方法和理念方面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能够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及时的搜集信息,实时掌握民意以及公众舆论的走向,通过系统完善的网络舆论评估体系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管理。
总结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开放的时代,有效避免与化解社会舆情发酵与信息转播矛盾,就需要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公平化、开放化。政府部门是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监管,策划信息主动影响和引导媒体舆论。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网络论坛等平台发布信息,公众可以进行有效互动,在线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情绪和态度。政府部门需要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使网络舆情事件向积极一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殷辂.网络舆情治理的基本理论问题辨析[J].电子政务,2017(07).
[2]谭云明,饶潇.网络金融的舆情引导策略[J].重庆社会科学,2015(07).
[3]王立峰,韩建力.网络舆情治理的风险与应对策略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03).
作者简介:王海岳,男,1972.6,山东济南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新时代背景下的媒体融合发展及舆情研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93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