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一旦发生很难防控,发病麦田减产严重,90年代以来随着小麦产量的大幅提高、免耕及秸秆还田的普及、种子的频繁调运、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的推广等导致小麦全蚀病在我省许多县市严重发生,扩展蔓延迅速,危害逐年加重,发病田块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近几年来,笔者对小麦全蚀病的扩展与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的试验与研究。
  一、小麦全蚀病的危害特点及症状
  小麦全蚀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危险性大,难以根除等特点,是造成小麦减产的头号杀手,被称为小麦“癌症”。小麦全蚀病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但有两次侵染高峰期,第一次是在小麦冬前三叶期为主侵染期,小麦感病后陆续出现苗枯、黑脚、黑膏药、白穗等症状。但以幼苗期和苗高15cm时被害最为严重。第二次是在春季分蘖高峰期,病害发生的轻重受多种因素影响:连作重茬发病重;土壤沙质通气好、偏碱性发病重;土壤缺肥发病重;春季多雨,土壤湿度大易发病。小麦感病越早,产量损失越大。小麦全蚀病受土壤菌量和根部受害程度的影响,田间症状显现期不宜,轻发病地块在小麦灌浆期病株开始显现零星成簇早枯白穗,远看与绿色建株形成明显对照,从抽穗灌浆到成熟症状明显,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死白穗,老病区或重病区地块成片出现枯死白穗。据有关资料介绍,冬前和拔节期前感病的植株早期枯死,可造成绝产。小麦拔节期感病可减产71%~73%,孕穗、抽穗期感病可减产47.3%~50%,灌浆期感病可减产26%~29.7%。
  二、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传播
  小麦全蚀病病原真菌为Gaeumannomycesgraminisvar.graminis(Sacc.)Walker禾顶囊壳禾谷变种和Gaeumannomycesgraminis(Sacc.)ArxetOlivervar.tritici(Sacc.)Walker称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自然条件下仅产生有性态,病菌生长温度范围3~33℃。子囊形成适温20℃左右,14℃以下不利于子囊壳和子囊孢子产生。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0~25℃。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12~18℃,土壤温度在6~8℃仍能侵染。病菌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相对湿度,相对湿度80%~90%为适宜条件,低于50%则生长减慢,也不易产生子囊壳。病菌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以pH5.5~8.5为最适。子囊壳的形成需要光照,以室内散射光较好,光照过强不利于子囊壳产生。
  (一)耕作措施
  小麦—玉米—小麦连作有利于土壤中病原菌积累,病害逐年加重,合理耕作能减轻发病,但轮作不当则不一定减轻发病。实施免耕或少耕,降低土壤的通气性,能减轻发病。适期早播可减轻发病。
  (二)营养条件
  主要营养要素缺乏有利于全蚀病发生,但营养元素对全蚀病发生的影响较为复杂,试验证明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能明显减轻发病。土壤中严重缺钾或氮磷比例失调是全蚀病危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施用钾肥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减轻发病,减少白穗,增产效果明显。其他营养元素对小麦全蚀病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三)土壤性质及温湿度
  pH值越大发病率越重,pH值7以下病害严重度下降,达到5时对病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沙土保肥水能力差,利于发病。黏重土壤,病害较轻。偏碱性土壤发病重于中性或偏酸土壤。冬麦区冬季温暖、晚秋早春多雨发病重。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田间病残体的腐熟,降低菌量,能减轻冬麦发病。
  (四)品种抗病性
  目前国内外均缺乏抗全蚀病的品种,小麦属和大麦属也缺乏可利用的抗源,仅在感病程度上有差异。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施用带有病残体的未腐熟的粪肥,田间浇水、翻耕犁耙等导致病菌在较近距离的扩散。种子、秸秆调运及农机跨区作业扩大了全蚀病的传播与蔓延范围及速度。
  小麦全蚀病是迄今为止明显产生自然衰退的病害。所谓“全蚀病自然衰退”(Take-allDecline,TAD)即是指全蚀病田连作小麦或大麦,当病害发展到高峰后,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情况下,病害自然减少的现象。
  三、小麦全蚀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一)加强检疫保护无病区
  无病区加强检疫,严禁从病区调运种子,不用病区麦秸作包装材料外运。防止该病的传入,带病小麦不能作种用,从病区调进种子要严格检疫。
  (二)合理轮作
  重病区轮作倒茬可控制全蚀病危害,零星病区轮作可延缓病害扩展蔓延。轮作应因地制宜,坚持1~2年与非寄主作物轮作1次,如花生、烟草、番茄、油菜、绿肥等。
  (三)平衡施肥
  增施有机底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机肥施用应注意氮、磷、钾的配比,要控磷、稳氮、增施钾和锌肥。土壤速效磷达0.06%、全氮含量0.07%、有机质含量1%以上,全蚀病发展缓慢;速效磷含量低于0.01%发病重。麦田严禁施用未经高温处理土粪、麦糠、秸秆等,防止病菌随土粪扩散。
  (四)生物防治
  对全蚀病衰退的麦田或即将衰退的麦田,要推行小麦两作或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以维持土壤颉抗菌的防病作用。经研究调查发现,小麦连作区全蚀病从田间零星发病到全田块严重危害一般經3年,如土壤肥力高则病害发展缓慢,一般需6~7年达到高峰。病害达到高峰的标志是白穗率在60%以上,严重危害时间1~3年不等。此后病害趋于下降稳定。
  (五)坚持五改
  在病区收获小麦后的农机,要彻底清理干净后再进入无病区作业,不要将病残物带出病区或带入无病区。改低茬收割为高茬收割全蚀病病菌侵染部位多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高茬收割可有效控制种子间残体带菌。收割后及时清除田间麦茬,集中处理或烧毁;改常温沤肥为高温发酵灭菌沤肥由于常温沤肥不能使病菌死亡,将大量病菌带入田间,扩大发病面积。改自留种为购良种麦田病麦与无病麦混合收割脱粒时,种子间夹带大量病体残屑。而正规种子生产部门生产的良种,经严格精选,无杂质,杜绝了病菌传播。改浅耕为深翻实践证明,深翻50~60cm可使小麦全蚀病白穗率降低80%以上,深翻后,需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单一施肥为配方施肥合理搭配肥料,培肥地力,促进小麦健壮生长也是防治该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六)药剂防治
  用12.5%全蚀净100~150mL兑水500mL拌麦种50kg。或用3%的敌萎丹250~300mL加2.5%适乐时100~200mL兑水500mL拌麦种50kg。小麦返青至拔节期用药灌根挑治。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前,对发病地块的发病中心,及时用50%多菌灵粉剂500倍液灌根挑治,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与发展,重病地块要随水全田灌药防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455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