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十年来,儿童死亡认知的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倾心。本文从死亡概念,儿童死亡认知特征,研究儿童死亡的现状,儿童死亡认知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对儿童死亡认知进行综合评述。并在目前最新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当前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最新研究方向。
关键词:儿童;死亡认知;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引言
“死”与“生”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有生无死,不是生命的本质;只死不生,不是生命的全部。生死一直伴随着生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生死的思考也丰富了人类精神发育。
随着生命教育在国内的研究和实践的进行,生命教育中的死亡教育也无可避免的要进入我们教育的视野和实践空间中。而相对于儿童,死亡毕竟不是很遥远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儿童在听见“死亡”信息时,会产生难过,害怕、不舒服、担心的情绪。”对儿童死亡认知的教育,更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怎样更好地了解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程度,研究儿童对死亡认知的规律,可以更好的进行死亡教育,减轻儿童对死亡的不快,甚至恐惧的心理程度。对死亡的认知教育,是对儿童认知水平的提升,更是促进儿童思考生命和加速其社会性的有效方式。从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认识,死亡认知的清晰化可以更好为那些家庭遭受不幸变故的儿童更好的走出心理困境,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美好的生活。
二、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知
对于死亡的概念,国内学者,张向葵认为死亡是指生命的终结,是新陈代谢的停滞。我们对死亡的理解必然要涉及一下五个概念:“(Brend和Speece.1993,Corr.1995):universality(死亡的普遍性即人都有一死)”,irreversibility(死亡的不可逆性,即一旦死亡就无法复生),non-functionality(躯体功能失效性,即身体器官停止一切活动),causality(死亡诱发性,即因为什么而导致死亡)和non-corporeal continuation(非实体状态的延续,即躯体死亡后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也就是生者和死者的情感联系等)。”
相对于儿童来说,儿童在5―7岁时(最迟10岁左右),就基本上把握了死亡概念的三个成分,即不可逆性、普遍性和非功能性,但是儿童对死亡的理解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对死亡的每个成分的理解也不是同时达到的。
而今天,在医学上,确定死亡,从传统的“心脏死亡”――呼吸和心跳停止,发展为“脑死亡”――全脑功能的永久丧失。
卢锦珍(2004)认为,除了肉体之死外,还有“精神之死(心之死)――失去追求和目标之死;自我否定之死――人就必须通过不断的超越自己,超越肉体生命的死亡,求得精神的永恒,以确立生命的意义”,丧失超越之心。这是有关于死亡的哲理层面的认知。根据李丹和陈秀娣对上海学生的研究,到了11年级后才会有超过56%的人开始认知到死亡的哲理层面。而儿童对“精神之死”是模糊不清的。
三、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
(一)国外对儿童死亡认知的发展研究
皮亚杰最初以4~10岁的儿童为被试,研究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并将儿童对生命概念的认识划分为5个阶段:阶段0,没有生命概念,儿童不能区分有生命的物体和没有生命的物体;阶段1,活动性阶段,儿童把活动的物体认为是有生命的;阶段2,运动性阶段,儿童把运动的物体看成是有生命的;阶段3,自主运动阶段,儿童把能自主运动的物体看作是有生命的;阶段4,成人概念阶段,具备了成熟的生命概念。Carandang(1979),Perrin(1981)和Redpath(1984)分别对儿童病因认知的发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对病因的认知发展呈现不连续的阶段性。Nagy用实验研究推断出儿童对死亡理解的三个阶段,即死亡是一种睡眠或暂时的状态;死亡是一个人,是“死亡先生”;死亡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死亡不能避免。这一结果与皮亚杰提出的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阶段相对应。
(二)国内对儿童死亡认知的研究现状
国内最早关注儿童死亡认知的学者为张向葵,他认把儿童对死亡认知的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
水平Ⅰ。对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不可逆性、必然性、功能丧失性和情绪性)不能清楚地认识,即使在研究者的启发下,儿童也不能理解人会死的问题,尤其不能理解动物和植物会死的问题。
水平Ⅱ。能根据某些具体的原因,比较清楚地解释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但是,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情感色彩。就前者而言,儿童认为老爷爷、老奶奶生病治不好会死,因为他们太老了。他自己生病能治好,因为他还小,还没有上学,永远不会死的。就后者而论,儿童认为他们喜欢的人、动物和植物不能死,如爸爸妈妈、小花猫。
水平Ⅲ。能够依据依据一定的自然原因、疾病原因和意外原因来解释死亡,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人死了不能再活。任何人、动物和植物都会死;死去的人、植物、动物既不能走,也不能想问题,并使人感到伤心、难受和悲哀。这意味儿童对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和外延的认知达到较高水平。
此外,他还提出,我国学前儿童对死亡的三个特征(普遍性、不可逆性、功能丧失性)的认知并非像西方儿童一样存在发展顺序上的差异,而是均衡发展的。
朱莉琪等人(2006)的最新研究表明,四岁儿童对死亡认知的死亡的无机能性、不可逆性和普遍性等三个次感念都不清楚。5岁儿童在死亡的无机能和不可逆上认知较好。普遍性上的认知较低,而六岁儿童在三个次概念上的水平较高,尤其是认知较易产生困难的“死亡的普遍性”也很好。
郑永爱(2006)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对死亡概念认知的年龄主效应显著、性别主效应不显著;2、幼儿对死亡概念的内涵有一定认知,但同时这种认知还是不太成熟。其中,对死亡的适用性和死亡无功能性认知较高,对死亡的不可逆性认知居中,对死亡的普遍性和死亡原因性认知较低;3、在三类生命体死亡概念的认知中,对动物死亡和人体死亡概念认知要高于对植物死亡概念的认知。
李丹,陈秀娣(2009)在对儿童死亡认知的基础上,研究了儿童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认知。
由表可知,不同年级水平的儿童,其对生命认知的抽象程度是不同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对生命进行具体形象认知的人数减少,能够感悟生命哲理的人数越来越多;而对生命表达态度的认知到6年级有个最高的比例,随后两个年级渐次减少。总体看来,6年级儿童的各类生命认知均呈一个明显的转折。男女儿童的生命认知无论总体还是分年级均无显著差异。
四、研究儿童死亡认知的基本方法
阅读相关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文献,可以看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方法有三种:访谈法,个案法、问卷法。
这三种方法外,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增加研究可信度,基本上三种方法综合运用。
五、当下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新方向
当下儿童死亡认知研究,在各个儿童年龄段上的死亡认知研究,已经被当下学者研究所剩无余了,而且已经盖棺论定。于是很多的学者开始不断发现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新方向和落脚点。
(一)儿童群体性死亡认知研究
儿童死亡认知从个体研究和个体年龄段的研究已经穷尽后。从个体走向群体。今天的学者开始了群体环境下的儿童死亡认知研究。在这方面上,比较突出研究是华东师范大学李芳的硕士毕业论文《大班儿童对死亡或死亡事件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该文从大班儿童为研究对象。该文从大班儿童这个一群体为对象,从影响他们死亡认知的外部因素为研究起点。从儿童性别,家长死亡态度,家长如何谈论死亡对儿童的影响调查研究,儿童接触死亡的经历等四个方面来研究影响群体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外部因素。
(二)生命教育与死亡认知交叉研究
生命教育理念在国内已经研究和实践了十几年,而作为生命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认知生死价值部分,大众对死亡的回避,忌讳的态度转向认识死亡的价值。并借用死亡哲学和生死学研究成果。从哲学和文化两大视角下观照儿童死亡认知。多维度的了解死亡价值。这些研究领域的成果极大的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程度。引领我们的去学生认知死亡。从死亡价值领域去拾取生的意义,从对死亡认知中汲取生活积极力量。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极其丰富,数不胜数。
(三)网络媒体环境下的死亡认知研究
作为外部因素对儿童死亡认知影响的研究。今天的社会,网络媒体无孔不入,全方面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者,儿童从怀胎十月开始,父母就开始借助网络,进行胎教。
当今的媒体上充斥了死亡事件,孩子没有都可以从五花八门的电视新闻中大量接触死亡事件,重大影响的灾难事件。更令我们担忧的是,当下媒体的无敌加无德定位,网络媒体的平面上大量充斥了暴力,残杀,恐怖的死亡事件,还有虚拟的暴力恐怖游戏。这无形中也会影响孩子们死亡认知。
张国华的硕士毕业论文《暴力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死亡认知及攻击性的影响》就是这个死亡认知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在网络游戏中,角色可以无数次“死亡”,然后在系统的控制下,扮演角色一次又一次地“活过来”。神话影视剧中,像孙悟空这类似的角色长生不老。在网络暴力血腥游戏中,如CS类(反恐精英,穿越火线)中大量的杀戮,被击杀死后,然后还能自动复活,再一次参与游戏。“青少年长期沉迷这类游戏中,很可能导致区分现实和虚拟的能力减弱,把人的生命与游戏中的“角色人物”相比。认为人的生命可以像在游戏中那样通过‘加血’或重新开始游戏‘重来’,认为人(包括自己)是不会死去,即使死了也能再活过来。”
而相对于儿童来说,网络电视媒体的影响更是强大。东北网6月9日电近日,双城市13岁女生小影(化名)与8岁男生宁宁(化名)在和还没有上小学的7岁小伙伴海洋玩“牺牲游戏”过程中,把电线缠在海洋的脖子上,将其吊在房梁上摇晃。其间,小海洋感到不适让宁宁和小影将其放下,并不停地挣扎。宁宁和小影见状害怕地跑了,小海洋被活活吊死。
参考文献:
[1]黄晓月.对儿童死亡认知的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2010,(01):202- 203.
[2]张向葵.3.5-6.5岁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
[3]卢锦珍.青少年死亡教育之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
[4]李丹,陈秀娣.儿童生命认知和生命体验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04):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55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