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语》和谐意识及其现代教育意义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红菊

  【内容摘要】《论语》中孔子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这蕴含着和谐意识。孔子所说的“和”主要有三层含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谐,这一思想在今天仍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论语》 和谐意识 和谐关系 教育意义
  
  和谐是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精华和首要价值,古代典籍《周易》、《诗经》中已经闪烁着阴阳和谐思想意识的光辉。“和”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它有三种原始意义,一为“声音相和”,《尚书・尧典》中有“律声和”;二为“稼禾成熟”,《逸周书・商誓》中有“亚明祀上帝,亦惟我后稷之元谷,用告和”;三为“五味调和”,《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有“和如羹焉。”孔子则明确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蕴含着和谐意识,可以说是今天和谐思想的源头。
  在《论语》中,“和”字共出现了八次,其含义十分丰富。如在《论语・学而》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即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到好处为可贵。这里,“和”是指恰当、和谐的意思;《论语・子路》中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此处,“和”是指求同存异、主张坚持原则的和谐共处;而“同”则是否认矛盾、无视差异,追求绝对的一致与单调的完全相同。《论语・季氏》中孔子曰:“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该处的“和”则是团结、和睦之意,不均、不和、不安就难以实现和谐。
  尽管《论语》“和”的涵义是丰富而复杂的,但最基本的内涵是主张“不同”之“和”,孔子所说的“和”主要有三层含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君子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论语》中“仁”出现了109次,“仁”是由人本身引申出来的行为原则,它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人的价值,把别人也当作与自己同类的人看待,以人为人,相亲相爱。
  孔子说“仁者爱人”,是从家庭血缘亲情中直接引申出来的,任何人一生下来首先遇到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兄弟关系,于亲人的爱抚之中,并逐渐萌生对亲人的深深依恋、情爱,因此,家庭中的亲爱,是人最早形成的爱心。一个人只有首先爱自己的亲人,才会去爱他人。所以《学而》中,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但孔子的仁爱原则又不仅限于宗法血缘道德范畴,而是要求人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人,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
  在对待人与人的道德关系问题上,孔子以君子的道德人格为和谐的典范。他认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应坦荡荡,不逞强好斗,不结党营私,一切都光明磊落,以和为贵。除“仁”外,孔子还以“义”、“礼”、“智”、“信”作为君子的基本人格要求。
   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中国古代文化里,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表述为天人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天”的解释至少包含了这样三层意思:一是自然之天,指自然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和必然性,反映的是一种客观自然现象;二是伦理之天,指体现为天的普遍必然的道德原则和价值依据,又指内在于人的仁义礼智等道德本性;三是人格之天,指某种神秘的、无法认识、无力摆脱的掌握人类命运的神或帝。本文阐述的主要是“自然之天”,孔子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于“自然之天”,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人与天地、大自然是不能分开的,天虽无言,但天地造万物,人是万物之灵,大自然影响人类,人类能认识大自然,适应大自然,效法大自然,并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利用并改造大自然。天地覆载万物,正大光明,无私无偏,生生不息的大德,不能不影响人的性情,日月寒暑相转移,阴阳刚柔相推移,大自然的往复变化无穷的规律,不能不影响人的思维和行动,天人结合,法天地大自然,这正是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智慧。
  孔子已认识到要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不要人为地破坏自然法则,提出要“使民以时”:以农耕为主的自然经济,对于四时运转、气候变化依赖性很大,所以要因时适宜地开展农业生产。这些思想实质上包含了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的法则,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应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的法则;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否则是逆天行事,会遭到自然的惩罚。
  另一方面,孔子又赋予自然以道德法则,即所谓天道、天命,人要达到与自然的和睦相处,除了要按自然法则行事之外,还必须符合道德法则,即以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家国一体,和谐共处。“家”在中国古代社会占据着极为关键的“本位”地位,它不仅是担负着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社会功能的庞大氏族组织,而且还是一个涵盖最基本道德关系的伦理实体,并成为社会价值观念的最初源泉。
  “孝”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核心的道德观念和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孝”实质上是个体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下辈对上辈的尊敬服从。《论语》中“孝”字出现19处,弟 (悌)字18处,其中作为道德观念的弟(悌)共11处,而且孝与弟(悌)经常一起使用。“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显然,“孝”是指对长辈的“无违”。同时孔子认为“孝”要以礼施行,强调了敬重长辈。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不以礼的规范来赡养长辈、孝敬长辈,与犬马无别,不能算“孝”。
  与孝经常一起使用的是弟(悌),“悌”是兄弟之间的敬爱关系,是“孝”的延伸。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但孔子的“孝”并不是愚孝,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即对父母的错误也要委婉地指出。
  “孝”不仅是家庭问题,而且关系到民族问题、社会问题。一个人不能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他同样难与别人相处,就更不可能尽忠国家、报效社会。因此,在中国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里,孝不但维护着家庭的秩序,而且在由家到国的扩大中,由孝至忠地维护着整个社会秩序。
  在孔子那里,“孝”与“忠”是维护人与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本道德范畴。孔子的“忠”是与忠信、忠恕连在一起的,即忠诚忠实,反对奸诈。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道德观念。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至夷狄,不可弃也。”这里的“忠”实质上是为人忠信,不相欺。孔子的“忠”还表现在臣下、国民对国君、执政者的“忠贞”、“忠诚”行为上,但并非“愚忠”,而是有条件的相互以礼的关系。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即君上对下属的使役应该符合“礼”,否则下属对君上的”忠“就无以谈起。
  四、《论语》中和谐意识的现代教育意义
  《论语》中孔子所说的“和”的三层和谐关系对今天人们的社会生活,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仍然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具体表现在:
  1、指导青少年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孔子说“仁者爱人。”对血缘亲属的爱普及到天下人的身上,那么自己就会获得了更多的手足兄弟,也就把亲情普及到四海之内,于是天下大同,人人相亲,世界因此而充满了和谐美。这确实包含着不少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一般性、共同性的成分,反映了人际交往中的一些起码的行为规范,体现了“和为贵”的精神,仍可为我们今天服务,让青少年继承并发扬友爱、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2、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孔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思想对今天的人们来说还具有醒世作用。曾几何时,人欲横流,人类的征服欲极度膨胀,无视自然的法则,想主宰自然、超越自然,让自然听命于人的支配;工业化的文明大肆掠夺了自然资源,造成了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要解决现代人的这些苦恼,恐怕还要认真体会孔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这需要从青少年开始,青少年应从祖师爷孔子那里吸取养料。
  3、培养年轻人的孝顺诚实意识。孔子主张的“孝”、“悌”、“忠”之道,排除那些封建守旧的内容,有其可以借鉴的价值。所主张的“忠”与后世儒学所宣扬的“愚忠”存在很大差别,指的是与人相处讲忠信,对上级相乃至对国家、民族讲忠诚,这是积极的道德意识,在今天这个诚信缺失的社会仍有继承与发扬的必要。“孝悌”所主张的长幼之间、平辈之间的职责、规范,能够为叛逆的年轻人树立榜样,懂得孝顺和忠于职守。
  参考文献:
  [1]杨伯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3]石国兴,高志文.心理和谐结构探析[N].光明日报,2007-07-03(3).
  [4]陆自荣.船山学刊.关系和谐:儒家伦理的主要特征[J].湖南,200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6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