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章美
摘要: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的现实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教育变得非常必要。文章以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为依托,对目前高校内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创业现象进行剖析,指出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可以做出的一些尝试和努力。
关键词:实践 创业 创业教育
随着金融风暴的到来,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一方面,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11万,这些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如果再加上往年毕业但尚未就业的高校学生,今年的就业大军将会高达1000万。这“三重压力”对于即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是相当现实而又棘手的。
一、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简述
“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是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的重大举措,对于引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该训练计划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从选题到方案的确定有一定的宽松性,因此学生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选择,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二、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在训练计划实施期间我们做了一次关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的调查问卷,
本调查主要在苏州国际教育园中的3所高校(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中展开。包括文、理、工、管理等学科,涉及18个专业。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5份,有效回收率93.75%。
本问卷主要是针对目前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的一些调研,大量的数据表明: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的创业意愿很强烈,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对创业表现出了兴趣,其中很感兴趣的占了25.8%,比较感兴趣的有30.6%,而“从未考虑过创业”的仅仅为10.7%。这个结果在某种层面上说明苏州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2008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中,苏州名列第八。学生平时的所见所闻和他们所处的环境都对其产生了影响;但同时我们的学生是否真正开展创业活动或者何时创业还是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因为在那些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中只有3.68%的人正在开展创业活动,可见高职学生虽然对创业兴趣比较高,但是却存在“敢想不敢做”,对创业前景充满迷茫和压力,在行为上则表现出“不敢闯不敢动”。另据笔者调查也发现很多大学生虽然斗志昂扬,但却缺乏冷静思考,有时候又空有一腔热情而不知该如何施展,感觉很迷茫。
(二)大学生缺乏创业的条件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对“你认为什么是你创业的最大障碍?”的问题,其中有43.7%的学生选择了“没有经验”,32%的学生选择“缺乏资金”,16.4%的人选择“没有关系”,也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了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以及家人的反对等等。但是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学生最大的实际是“一有三无”,即“有知识”,经过大学的学习和训练,已经具有了科学文化知识储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这种知识可能内化为能力,外化为创造,这也是大学生的最大财富;“无资金”,学生是消费者,靠的都是父母的钱,加上目前家长的思想还没有很开放,总想着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后能够过一种稳定并且相对休闲的生活,因而既艰辛,风险又高的创业行为自然得不到家长的青睐;“无经验”,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可能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无关系”,他们的交际圈子仅限于同学和老师,社会关系基本空白。
(三)学校缺乏明确的统一意见
在被问及创业障碍时,有学生也补充“因为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我们也发现,针对于大学生创业,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意见没有做到口径一致,从而导致大学生们的创业活动无法深入开展下去。比如,我们这次的训练计划也同样遇到这个问题,学生自主创建的校内网站,一开始的宗旨是在方便在校学生和老师的前提下锻炼自己的能力,而既然是购物网站就势必有进货的问题,但是后勤服务总公司却将学生的货拦在宿舍门口。学校学生处一方面在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而其他部门却又在此时给你设定门槛,相关管理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创业的难度便是可想而知了。
(四)学校创业教育的力度不够
有数据表明,目前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不到3成,这对正在摩拳擦掌的大学生创业者们起到了很大的负面效应,也同时遏制了他们的创业热情,7成以上的失败率,不仅由于创业者个人能力的不足、经验和社会关系的缺乏,也从另一个层面显示出当下高等院校中创业教育的不足。
虽然说创业和创业教育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看,必要的理论指导才能有实践的正确方向,因此可以认为,创业教育是实施创业活动的基础或前提。
三、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点尝试
所谓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结合专业教育,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使大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实现自主创业或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创业学、创造学、法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一)创业教育必须建立在“体验式”的基础上
在我们实施这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过程中,的确发现学生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虽然过程会很艰辛,但从创建网站开始一直到后期的寻找货源、制定营销策略、物流配送等等都是学生亲历亲为,让他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看不到的东西。因此,我们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也一定要加强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得到创业技能的训练。比如我们的“校园网络超市”就可以作为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这里接受实战训练。学校方面也可以给创业学生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资金和政策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平台。
(二)将创业教育纳入到学科专业教学体系中
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上海湘江实业公司董事长马国湘委员在2009年两会中呼吁:将创业教育纳入学科教学专业体系,通过创业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他建议由教育部设立“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承担起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师资培训和咨询指导等工作,规范创业教育课程和教学要求,将创业教育课程列为高校公共类必修课。
(三)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的氛围
对创业教育氛围的营造,高职院校的领导层首先要高度重视,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排在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去,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起良好的舆论氛围。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硅谷创业文化”是我们可以拿来参考的案例,虽然在创业的路途上失败和成功并存,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他们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可以支持“大学生创业协会”的成立,并为其提供一定程度的物质保障,同时也要鼓励专业教师进行有关创业的学术研究,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关注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大学生创业教育既具有理论性,更具有实践性,但是我国当前的创业教育还处在发展阶段,尚未形成有效的创业教育机制。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为契机,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切实地做好创业教育,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大学生。
基金项目:
2008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创业研究课题组. 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报告.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
[2] 魏和平.我国高校试点开展KAB创业教育拓展计划[N]. 中国青年报,2008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工程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74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