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文翰
中华武术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朵奇葩,武派太极拳是这一奇葩园地的精品。
武派太极拳兴起于清朝咸丰年间,创始人武禹襄,名河清,号廉泉,禹襄是他的字。武禹襄生于清朝嘉庆十七年(1812年),卒于光绪六年(1880年),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地区永年县)人,廪贡生,候选训导,以子侄贵(侄用章曾任清兵部郎官,孙延绪曾供职翰林院),赠封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
永年武氏原为山西太谷县人,明永乐年间迁居永年县七级村,后有一支移居永年城内。禹襄为第七世。曾祖父讳镇,字静远,曾充卫干总。祖父讳大勇,字德刚,武秀才。父亲武烈,字丕承,庠生,英年早逝,卒时33岁。禹襄有两兄两姊,依靠母亲教养成人。其母赵氏是宣化镇君子堡把总赵宏勋之女,幼熟经书,达大义,夫亡后自课诸子,训以五经四书,皆成名。(参阅《广平府志・烈女传》)
禹襄长兄澄清,字霁宇,晚号秋瀛老人,生于嘉庆五年(1800年),卒于光绪十年(1884年)。澄清十八岁考上秀才,授徒养母,兼课两弟读书。咸丰壬子科进士,官河南舞阳县知县。禹襄仲兄汝清,字酌堂,号兰畹,生于嘉庆八年(1883年),卒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科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后辞官归里,主讲晖清书院与磁州书院达三十年。
禹襄一姐嫁同郡举人李世馨,生四子:长名经纶,字亦畲;次名承纶,字启轩;三名曾纶,字省三;四名兆纶,早卒。
禹襄及两兄虽系儒生,因受时风及家庭影响,亦雅好武技,勤练不辍。永年太和堂药店为河南温县陈沟陈姓经营,伙友大都为陈沟人,多习拳技。店铺房产是武家产业,禹襄与药店掌柜王昶友好,得以知其拳技梗概。永年南关人杨禄禅(名福同,又名福魁,1799-1872年)自幼在陈沟陈德瑚家帮工,得随陈长兴习长拳十三势,返里后住在太和堂内以教拳为业,结识武氏昆仲,武氏兄弟得以知其拳技大要。(参阅徐震《太极拳考信录》)
咸丰二年(1852年),禹襄借去河南省舞阳县省兄之便,绕道河南温县赵堡镇,拜访当地著名拳师陈清平(1795~1868年)。当时清平正为官司所累,禹襄为之了断,清平深为感激,留禹襄居住月余,授以拳技奥妙。(参阅李亦畲《太极拳小序》)
禹襄长兄在河南舞阳县北舞渡镇某盐店获得一册山西人王宗岳编写的《太极拳谱》(详见李亦畲《太极拳谱跋》)转授禹襄。禹襄读后多有发悟,返里后放弃科考,“惟日以上事慈闱,下课子孙,究心太极拳术为事”。(见武莱绪《先王父廉泉府君行略》)他以儒家学说为指导,远法王宗岳,近师陈清平,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术、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经多年潜心研习实践,遂神乎其技,并根据心得写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和《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论和习拳要旨,把原有的十三式长拳升华为练体、养气、蓄神、形神并重、内外兼修的高级拳术,成为中华武术的精品,太极拳之名乃为世人熟知及习用。
武禹襄承王宗岳之余绪,系统地总结了太极拳理论,其传人李亦畲(1832~1892年),宗禹襄之学光而大之,著有《五字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撒放秘诀》、《论虚实开合图》、《身背五弓图》、《太极拳小序》及《太极拳谱跋》等拳论;李启轩著有《敷字诀》和《太极拳各式白话歌》。禹襄长兄澄清著有《释原沦》、《打手论》,仲兄汝清著有《太极拳结沦》等。他们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了系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众多太极拳家俱受其膏馥,开创了文人研究探讨太极拳艺之先河。太极拳由原先的长拳十三式技艺型走上了学术和技艺型的新征途,研习者不再是“把势匠”和赳赳武夫,更多的是文质彬彬的儒雅之士,影响所及,日后各派太极拳相继出现了不少融技艺学术为一体的太极拳大家,为扩大太极拳的研究领域,提高太极拳的社会地位,使之迅速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
武禹襄除精研太极拳理论之外,还根据拳理创编出一套融技击、健身、养性为一体的拳势和刀、杆锻炼套路,把原来只有一进一退的打手演化成为进退各三步半的活步打手。他创编的拳势势简技繁,组织合理,动作简洁,术法分明,重在实用,不尚花法;法度严谨,身正势圆,双掌护中用中,前伸不越足尖,后曲肘不贴肋,左右相系,上下相随,三环九折,节节贯穿,内外相合,周身一家;以心行气,内外兼修,以气运身,务求顺遂,招式变化须有折叠,走化蓄发妙在腰隙抽掣;起承转(开)合,一身五弓,拳风质朴。外则柔和渊懿,内则坚韧雄直,含阳刚与阴柔之中,寓雄奇与淡远之内,别具神韵;体现拳理,功法高深。武派太极拳在拳势、拳法、拳理三方面达到了高度一致,形成了“简洁缜密,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的独特风格。
由于禹襄所创拳势不同于陈清乎,对拳势名称也做了较多订正,使之更符合太极拳理拳法。武氏在传统长拳十三式的基础上创编的太极拳势,富有独特风貌,与之相适应的拳势名称,也做到了信、达、雅,收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反映了太极拳术自身的衍变,也为日后太极拳的弘扬发展起到了有益作用。(详细论述,参阅吴文翰《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33至35页)
武禹襄传承的器械有太极十三杆(枪),源于杨家枪;四粘枪、四散枪源于八母枪和河南省汜水张八传的“张飞神枪”。(详细论述见李英昂《太极十三枪谱》)太极十三刀和四刀法是他依据太极拳理和刀法特点自己创编的。武派传人中的太极剑和太极棍,太极鞭等器械,是民国年问各地武派传人创编的,也大都有姓氏可考。
武禹襄在王宗岳拳论的启迪下,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敏捷的思维方式,酷爱的执著精神,渊博的武学知识,发展了太极拳的理论内涵,完善了太极拳的运作形式,使太极拳形成完整的武术文化体系――“太极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武禹襄为太极拳发展所作出的不朽业绩。武禹襄虽有五子十五孙,
因武家以科举为业,孙辈武延绪、武莱绪、武勃
然等虽亦习太极拳,仅是健康养性而已,能传
其艺者仅长甥李亦畲、次甥李启轩及杨班侯三
人。
李亦畲名经纶(1832~1892年),秀才(民
间多说亦畲是举人,但文献记载是秀才),嗜技
击,从母舅武禹襄习太极拳,“心领神会者:二十
年,得其精妙。尔时禹襄年已高迈,凡有习此武
术者,远近皆来从学于亦畲。如清河、磁州、临
清、彰德与本境人士拜门墙者日众。最有心得
者如葛福来、姚洛朝、葛顺成、李洛同、魏庆祥。
本境郝和、王明德尤为精巧。”(引文见《永年拳术・李经纶传》)武延绪在《李公兄弟家传》中对亦畲学拳经过有详细地记载:“先王父(指其祖父武禹襄)好之(指太极拳),习焉而精,故未尝轻以授人,……惟公(指李亦畲)来,则有无弗传,传无弗尽,口诏之,颐指之,身形容之,手足提引之,神授而气予之。公步亦步,趋亦趋,以目听,以心抚,以力追,以意会,凡或向或背,或进或退,或伸或缩,或萦或拂,无不穷极幼眇,而受命也如响。倘所谓用志不分,乃疑于神者邪”。(全文见《李氏太极拳谱》)亦畲仿舅父禹襄的做法,重“实习实用”,常与年轻力壮者较技,印证所学,每有所得,即写出贴在墙上,朝夕揣摩,一再修润充实,直到满意为止,最后总结写成《五字诀》等精品。他于1881至1882年间,将王宗岳、武禹襄拳论汇集一起,益以己作,手手三册,一册自存,一册交胞弟启轩,一册授弟子郝为真。李亦畲书法精美,手书拳谱,均为工笔小楷,格式规范,不仅是太极拳的经典,也是书法艺术的上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298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