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4例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诚英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EB)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儿童易感,抗生素及一般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目前,对EB病毒所致IM的诊治尚处于摸索阶段,为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儿童EB病毒所致IM的疗效和安全性,笔者对我院治疗的54例传染性I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2009年9月在我科确诊IM住院患者10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2个月~10岁,平均2.8±2.0岁;住院前病程1~8天,平均4.2±1.7天。对照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2.5个月~10岁,平均2.7±2.3岁;住院前病程2~10天,平均4.8±1.9天。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①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②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10;③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④EB病毒抗体阳性。符合①,再具备其他3项中的任何1项即可确诊。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剂量10 mg/(kg•日),疗程7~14天;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剂量10~15 mg/(kg•日),疗程7~14天。两组均对症治疗及酌情使用抗生素。肝功能异常者加用保肝药,心肌酶谱异常者加用心肌营养药。
  观察指标 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查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变异淋巴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心肌酶谱、肝肾功能和腹部超声。每天观察记录体温、咽部症状、肝脾及淋巴结回缩情况,治疗期间观察有无药物引起的发热、皮疹,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详细记录患者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用药24小时内体温开始下降,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肝脾淋巴结缩小,一般情况好转。②有效:用药后3天,体温开始下降,5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肝脾淋巴结缩小,一般情况好转。③无效:5天后体温仍未达正常,肝脾淋巴结无缩小。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X±S表示,组内两样本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
  
  结果
  
  临床症状恢复情况 治疗组发热、体温恢复正常、咽峡炎缓解、淋巴结偏小和肝脾肿大开始缩小、异型淋巴细胞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临床疗效 结果见表2。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有2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出现头痛,减慢输液速度后症状消失,1例出现粒细胞减少,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对照组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讨论
  
  IM是儿童较常见的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其病原体为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属,该病毒多数情况下仅感染B淋巴细胞,并导致其抗原性改变,进而使T淋巴细胞活化,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使B淋巴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退化,同时分泌产生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从而产生相应临床症状,如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增高以及心、肝、肾等损害。
   更昔洛韦是一种新的无环鸟嘌呤衍生物,水溶性好,在病毒胸苷激酶作用下转化为活化的三磷酸型。更昔洛韦抗病毒作用为阿昔洛韦的25~100倍,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更昔洛韦静脉注射直接吸收,而且分布广泛,可透过血脑屏障、眼内及深部组织。因其不在体内代谢,无不良反应,不损害肝酶系统,直接经肾排泄,无肾毒性;病毒唑可在细胞内被腺苷激酶磷酸化,形成病毒唑单磷酸,干扰肌苷磷酸脱氢酶活性,影响鸟苷酸合成,从而阻断DNA病毒复制,病毒唑三磷酸亦可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活性,起到抗病毒作用。但其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太强,且易产生耐药性,使其临床疗效受到限制。由于更昔洛韦对病毒感染的淋巴细胞有高度亲和性,故较病毒唑有更好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更昔洛韦治疗儿童IM有明显疗效,能缩短热程,促进咽峡炎改善,加快淋巴结回缩,减少住院时间。治疗过程中仅2例出现粒细胞减少,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1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出现头痛,减慢输液速度后症状消失,未发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更昔洛韦治疗IM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7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