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周疼痛评分、术后2周腰椎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评分)、住院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复发及椎旁血肿形成病例。观察组有1例出现内镜故障改开放手术。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1例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 二期开放探查髓核摘除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周疼痛评分、术后2周腰椎JOA评分、住院时间分别为(164.21±80.29)min、(14.26±9.81)ml、(2.15±1.06)分、(24.89±1.94)分、(11.15±5.24)d, 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周疼痛评分、术后2周腰椎JOA评分、住院时间分别为(87.63± 29.17)min、(46.57±35.59)ml、(2.52±1.30)分、(20.84±2.58)分、(16.15±4.72)d;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术后2周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术中出血量减少, 腰椎功能提升, 缩短了住院时间, 值得应用。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为常见疾病, 该疾病为多因素作用所致, 存在病程长、易复发、疼痛剧烈的特点, 症状表现为腰腿痛、行动受限等, 生活质量负面影响非常严重, 临床上, 该疾病治疗方案多为手术治疗, 如何选择手术成为了关键所在, 经皮椎间孔镜的应用效果显著[1]。本文为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特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9例。对照组男14例, 女5例;年龄32~68岁, 平均年龄(49.57±9.20)岁;其中椎间盘镜辅助 5例;L4~5间隙10例, L5~S1间隙8例, L3~4间隙1例。观察组男10例, 女9例;年龄38~74岁, 平均年龄(56.89±9.87)岁; 其中椎板间入路4例, 椎间孔入路15例;L4~5间隙13例, L5~S1间隙5例, L3~4间隙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依据WHO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2],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硬外麻醉, 患者保持俯卧, 将患者的腹部悬空, 针对需要实施手术的部位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 铺好无菌巾。手术切口为病变椎间隙中心, 长度控制在6~8 cm, 切开患者的皮肤, 然后逐层切开筋膜、皮下组织, 剥离单侧椎板肌肉组织、棘突, 充分暴露术野, 对病变区域的椎间隙上、下椎体约1/2的椎板及其相关的小部分关节突关节采用椎板咬骨钳、骨刀直接切除并开窗, 实施拉钩保护神经, 摘除突出的髓核, 应用大小为3 mm的椎间孔探头探查神经根出口, 当确诊神经根出口未见任何狭窄现象;应用生理盐水对手术区域进行冲洗, 留置好引流管, 然后逐层缝合切口部位, 完成手术操作后, 手术后24 h内采用抗生素抗感染, 手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 手术后1周时间左右依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实施行走训练。
  1. 2. 2 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进行治疗, 分椎板间入路和椎间孔入路。①椎间孔镜手术方法:手术操作前, 应先借助设备对患者脱垂、突出髓核的具体位置进行确认, 再结合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手术計划, 引导患者对手术室进行熟悉, 缓解患者不安情绪, 依据手术流程标记术点。对手术部位做好铺巾、消毒处理, 采用浓度1%的利多卡因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借助C臂机, 对患者进行麻醉操作, 方法为穿刺针回抽无血, 直接麻醉到患者的椎板, 在患者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前缘部位实施水平穿刺;分次为患者注入一定剂量的利多卡因, 置入导丝, 依据导丝实施1~4级的套管操作, 取出穿刺针, 旋入空心扩张棒, 依据扩张棒做好人工操作的通道。完成手术操作后, 再次对患者使用C臂机透视操作, 本次操作的人工通道位置在侧位于椎间盘后缘、椎弓根连线外侧缘, 为患者注入一定剂量的美兰、碘普罗胺注射液(商品名:优维显), 确保影像图片的清晰, 在能够直视的情况下对染色椎间盘组织进行观察。通过术野镜能够对染色的神经根椎间盘进行清晰观察, 颜色为深蓝色, 浅蓝色的为纤维环、椎板。依据髓核不同使用适当钳取出突出髓核, 然后置入消融电极, 置入后实施电凝、消融操作;然后将电极退至开窗位置, 对开窗实施热凝操作;再借助术镜观察, 确定患者未见活动性出血, 病变椎间盘组织完成被摘除, 能够观察到患者的神经根松弛、硬膜囊搏动;表明患者的病变组织完成摘除, 手术完成后, 缝合切口, 纱布加压包扎。②椎板间入路:全部为L5~S1椎间患者。于X线透视下确定手术间隙, 以S1及L5棘突旁的患侧作为穿刺点, 沿导针将皮肤切开8 mm 左右, 逐级置入扩张管, 最后置入工作套管。使用髓核钳取出突出组织, 直至硬膜囊搏动和神经根松弛。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发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周疼痛评分、术后2周腰椎JOA评分、住院时间。根据视觉模拟量表评估疼痛感, 量表分数范围0~10分, 分数所得数值越高, 疼痛感表现越剧烈, 分数所得数值越低, 疼痛感表现越轻。依据日本骨科协会腰椎JOA评分评价腰椎情况, 评价总分29分, 评价所得分数越高, 表示腰椎功能改善越好, 反之表示腰椎功能改善越差[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复发及椎旁血肿形成病例。观察组有1例出现内镜故障改开放手术。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1例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 二期开放探查髓核摘除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周疼痛评分、术后2周腰椎JOA评分、住院时间分别为(164.21±80.29)min、 (14.26±9.81)ml、(2.15±1.06)分、(24.89±1.94)分、(11.15±5.24)d, 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周疼痛评分、术后2周腰椎JOA评分、住院时间分别为(87.63±29.17)min、(46.57±35.59)ml、(2.52±1.30)分、(20.84±2.58)分、(16.15±4.72)d;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术后2周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临床上典型的骨科疾病, 该疾病的产生多为腰部椎间盘纤维环破裂, 残留的纤维环与髓核覆盖在上面, 后纵韧带产生椎管内突出现象, 对患者的脊神經根产生严重的压迫, 进而形成综合征, 一旦患病, 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应给予重视[4]。
  临床上,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提升和对该疾病的研究, 传统手术逐渐被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所取代,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需要主治医生的技术非常好。由于椎间孔镜操作还不是很熟练, 通道的建立及镜下髓核处理比传统的开窗手术效果明显,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被广泛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主要应用于椎间盘减压, 缓解对患者的椎间压迫, 治疗效果显著, 但是该方法的操作难度较大, 将来同样需要手术例数的增加, 度过公认的学习曲线[5], 逐渐缩短手术时间。因此, 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治疗方案,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优先选用经皮椎间孔镜[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所有患者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复发及椎旁血肿形成病例。观察组有1例出现内镜故障改开放手术。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1例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 二期开放探查髓核摘除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周疼痛评分、术后2周腰椎JOA评分、住院时间分 别为(164.21±80.29)min、(14.26±9.81)ml、(2.15±1.06)分、(24.89±1.94)分、(11.15±5.24)d, 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周疼痛评分、术后2周腰椎JOA评分、住 院时间分别为(87.63±29.17)min、(46.57±35.59)ml、(2.52± 1.30)分、(20.84±2.58)分、(16.15±4.72)d;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术后2周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术中出血量减少, 腰椎功能提升, 缩短了住院时间, 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肖雪莲, 苏顺和, 连小燕, 等.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 临床军医杂志, 2016, 44(11): 1153-1156.
  [2] 李华南, 海兴华, 张玮, 等. 通脉松筋易骨推拿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随机对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 19(29):4752-4756.
  [3] 马菲, 吴颖, 李华南, 等. “松筋易骨”膏摩法配合腹部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 21(10):4142-4145.
  [4] 张喜林, 沈国权, 金喜宏, 等. 分期综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816例分析.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5, 23(6):14-17.
  [5] 董健文, 戎利民, 冯丰, 等.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学习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3, 2(4):204-210.
  [6] 范志勇, 李振宝, 赖淑华, 等. 基于筋骨力学平衡探讨提拉旋转斜扳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临床思考. 中国中医急症, 2016, 25(4):642-643.
  [收稿日期:2018-12-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6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