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52例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 眼底出血;眼衄;中西医结合疗法
引起眼底出血的临床特点是发病突然,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病变范围可日益扩大,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预后疗效差,单靠西药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不甚满意[1]。我科自2008~2011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2例患者获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18~82岁。右眼底出血25只眼,左眼底出血27只眼。28例眼底出血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2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眼底出血17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引起眼底出血7例。治疗前视力在0.1以下41眼,占78.84% ;0.1~0.4者11只眼,占21.15% 。一周以内就诊者40眼,1个月就诊者12眼。
1.2 治疗方法根据眼底出血病因分别给予辨证论治,并配合西医治疗。
1.2.1 糖尿病在中医属消渴范畴,以血虚,阴虚,血瘀多见。阴阳失调,虚中夹实是糖尿病眼底出血的主要原因[2]。中药治疗应该标本兼顾,既要用黄芪、山药等健脾益气;又要用知母、葛根、天花粉、鸡内金、枸杞子等养阴生津;还须用水牛角、赤芍、丹皮等清热凉血。这样气足津生、虚火得清,才能控制本病的进一步发展。倘若出血量多,脉外的瘀血久留不去,则又当酌加三七、茜草、蒲黄、丹参、当归、泽兰等活血化瘀之品,加速患者视力的恢复。
1.2.2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出血多见于老年人,且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史。证见头晕耳鸣,烦躁易怒,腰酸腿软,舌红中裂,脉弦细数。证属阴虚火旺,血热妄行。治宜养阴清热,凉血止血,知柏八味汤加减: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牡丹皮、知母、黄柏、旱莲草、白茅根。出血严重者加三七粉;出血停止后可停用白茅根、旱莲草,加丹参、桃仁等活血化瘀药。
1.2.3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眼底出血多是青年人,症见突然出现眼前黑影,视物模糊或视力骤降,口苦咽干,目胀目弦,舌红苔少,脉弦数有力。证属肝火上炎,血热妄行,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山栀子、菊花、甘草、生地黄、当归、牡丹皮、侧柏叶、仙鹤草。血止后可停用侧柏叶、仙鹤草,加牛膝、桃仁等活血化瘀药。
在中医治疗同时,视病情轻重缓急配合西药综合治疗[3]。早期针对原发病选用神经营养剂如ATP、肌苷、维生素AD、维生素E等,后期用血管扩张剂如西比灵、烟酸及碘剂如安妥碘等;如出血时间短,有继续出血倾向,加止血剂如止血芳酸等。
2 结果
治疗期间,其中服用中药最少13天,最多50天,平均30.5天。治疗后视力在0.1以下者11只眼,占21.16% ;0.1~0.4者16只眼,占30.77% ;0.5~1.0者25只眼,占48.07% ,与治疗前相比,视力有明显提高。
3 讨论
眼底出血中医名为眼衄、血灌瞳神、云雾移睛、暴盲等。视力急骤下降,轻者如云雾薄纱遮盖,重者仅能辨别明暗,或眼前红光满目,或一片漆黑等症状。中医认为由于肝经实热,血受热迫,冲破眼内的血脉而溢于络外;或由肾阴亏耗,肝阴亦亏,虚火上炎,血不循经而引起血溢络外起。因此,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加快了眼底出血的吸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陈建云.眼底出血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实践[J].当代医学,2008年第2O期
[2] 路志敏.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16侧[J].中国中医急症,2008年第9期
[3] 陈丽芳.中医中药治疗眼底出血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1991年第4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5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