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上海市虹口区496名护士职业压力现状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史晓东 甘 莺

  当前,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医务界有关部门的重视。护士职业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更要有健康向上的心态和充沛的精力。据调查,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耗竭,导致护士身体素质下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此现象与护士的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以及护士的心理特征等方面有密切联系。到目前为止,国内对造成护士群体职业倦怠和身心耗竭的各种因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496名护士的调查,了解护士职业倦怠的情况,探讨组织压力管理策略和提高个人应对问题的能力对消除护士职业倦怠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9年1--4月,在虹口区21家一、二、三级医院中抽取6家医院(一、二、三级医院各2家),再从6家医院的护理人员中,用系统抽样法抽取50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96份,问卷回收率为99.20%。
  1,2方法
  采取现场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调查问卷包括四部分:①基本情况;②职业压力现状的个人认识;③职业压力心理影响及应对方式;④轻、中、重度职业倦怠评量表(包括疲劳感觉、疼痛感觉、睡眠障碍及胃肠不适等)(表1)。开始评定前先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把问卷内容、评分方法和要求告诉被调查者,然后由其作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并用铅笔(便于改正)填写。评定的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者是“最近一个星期”。评定结束时,工作人员仔细检查自评表,凡有漏评或者重复评定的,提醒自评者再考虑评定,以免影响分析的准确性。
  1,3分析工具
  采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496名被调查护士中,女性489人,占98.59%;护师职称者最多,占42.34%;工作年限在15年以下的占61.70%(表2)。
  2,2个人认识
  496名被调查者中,有81.85%的人表示“如果再次选择职业不会选择成为护理工作者”,仅有18.15%的人表示会让自己的孩子“子承父业”;97.18%的人认为了解法律、法规很重要,49.80%的人自学过相关法律、法规;87.50%的人认为医患关系是合同关系,7.06%的人认为是敌对关系;对于当前医院减压教育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35.55%的人认为作用大,55.56%的人认为作用一般,8.89%的人认为无作用。
  2,3心理影响
  举证责任由医院承担对75.60%的护士有心理压力;工作倦怠产生的症状中,有身体疲倦、食欲减退、失眠的占95.56%,有情绪改变、烦闷、易怒、消极冷漠的占88.89%。有行为改变,如吸烟、喝酒、离职改行等的占33.33%;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出现恐惧、不知所措的占20.76%;对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95.56%的人认为是护理职业压力,只有4.44%的人认为是来自家庭原因。
  2,4轻、中、重度职业倦怠评价
  496名被调查护士中,59.11%的人有职业倦怠,其中轻、中、重度倦怠的检出率分别为19.70%、31.69%和7.72%。
  有21.98%的人经常出现头痛,22.87%的人经常胃痛,26.67%的人经常出现睡眠障碍;20.56%的人喜欢在感伤的音乐中休息;26.01%的人经常会被卷入一些小纠纷;23.79%的人会为坏消息而长时间不安;22.78%的人喜欢独处;当出现问题时,有朋友可依靠的仅占21.16%,能与朋友讨论自己的难题的占19.35%;在需要时能从家庭获得感情上的帮助和支持的占32.66%。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一直被外界视为好职业的护士行当却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由于各级医院临床一线护士数量不足的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已成为护士职业倦怠的瓶颈问题。本调查的目的是要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笔者认为缓解护士职业倦怠必须从医院管理者和护士个体两方面着手。
  3,1采用组织压力管理策略
  3,1,1 有计划地进行组织情境的干预 主动帮助护士排遣压力,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组织干预包括专业知识和心理健康的培训。社会支持研究表明,来自上级的支持比来自同事的支持更为重要。本次调查中护理管理干部占38.56%,这是采用组织压力管理的良好基础。当前医院职业压力教育需求量大,受访者最想通过健康心理培训、“休闲娱乐,放松心情”和“找家人、朋友倾诉”的方式来缓解压力的占85.00%以上。
  3,1,2提高护士群体的心理调节能力 管理者应多关注护士们的身体状况,定期给予关怀激励,同时,要了解护士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本次调查中,新护士不愿从事护理工作的占75.00%,因为承受不了强压而产生离职想法的占16.33%,67.34%的人如再次选择职业时不愿意选择护士职业,81.85%的人不愿意让子女或后代从事护理工作,50.10%的人有职业紧张感,60.90%的人有负荷感,说明大部分护士有职业倦怠。因此,医院领导应多体谅护士,提高护士群体的心理调节能力,创新管理。
  3,1,3政治上关心和帮助护士 通过党、团组织的工作,指导他们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培养他们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增强自我价值感和职业自信心。提高他们民主管理和参与管理的程度,更多地接纳护士对工作流程和护理程序的意见,给每一位护理人员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在一次次的自我挑战和角逐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可以成立形式多样的同伴支持小组,定期组织护士们在一起讨论遇到的问题,互相开解,排遣压力。
  3,1,4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工作者 当护士们有心理伤感,躯体不适症状时及时开展疏导工作,重点帮助有职业倦怠感者,防治职业倦怠感的产生。不论护士还是管理者都应重视职业性倦怠的预防并更重视组织情境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同时配合心理健康咨询,加强医院信息化自动化的设施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抗压能力。
  3,1,5变“钢性管理”为“柔性管理” 要以人为本,用人所长,容人所短。护理管理者要主动与一线护理人员沟通,及早发现护士的职业倦怠,特别在护士生病、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可以进行及时的慰问和资助;建立护士生日档案,福利上尽量向工作在护理一线的护士倾斜。管理者要关心护士、尊重护士,对护士群体和个体的极限工作时间进行研究。
  3,2增加护士个体对压力的抵抗能力
  3,2,1增加自身压力管理意识,学会健康生活要排遣压力,增强个体抗压能力,关注自己生活,提高自身素质。骆宏等分析,个体因素直接影响着倦怠情绪,很多躯体症状的病根在于心理。可见护士们提高自身的压力管理意识,增强应变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
  3,2,2加强护士个体抗压能力的措施护士应从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培养工作热情等方面开始。遇事学会暂时回避矛盾不失为一种减轻压力的有效方法。在调整心理状态方面要学会解脱,要时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评价。压力面前暗示自己一定可以解决问题。本次调查中,有91.11%的护士渴望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技巧,说明大多数护士要求掌握心理调适技巧而迫切需要得到指点。实践证明,除领导者要关注引导和教育外,自身在实践中体会与学习更重要。自信可增加个体对压力的抵抗力,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不但能丰富业余生活,而且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工作烦恼的解除。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共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依靠良好的网络交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球赛、卡拉OK比赛、舞会)等。
  由于医疗服务本身的高风险性和特殊性,职业倦怠现象在护理人员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要从根本上减少护士的职业倦怠,稳定护理队伍,需要社会、患者、医院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61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