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观察及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淑萍
【中图分类号】R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44-01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其特点是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如果观察不仔细,会延误病情,护理不当易发生并发症,影响愈后。我科自2007年以来共收治并手术治疗16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120例重型患者行开颅手术治疗,治愈35例、好转40例、死亡25例,死亡率13.6%,现将我们手术前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科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病人中,男性82例、女性28例,年龄3―69岁,平均年龄37.5岁。其中脑挫裂伤伴血肿38例,硬膜下血肿41例,硬膜外血肿21例。昏迷程度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GCS)评分3―8分重型颅脑损。
二、护理体会
1、术前护理:(1)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意识的观察:意识是颅脑损伤的重要症状之一,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应观察意识有无障碍及意识障碍的程度,以及意识障碍发展的趋势。瞳孔的观察:是最重要的观察内容,尤其是脑疝前期及脑疝带偿期瞳孔的变化,及时发现为早期治疗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因此,对脑损伤的病人应半小时观察一次瞳孔并做好记录,如发现生命体征及瞳孔有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2)呼吸道的观察及护理:病人入院后首先观察呼吸频率的变化及呼吸道是否通畅,即给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昏迷时的呕吐物,颅底骨折时出血以及舌后坠易阻塞气道,引起呼吸不畅,加重脑肺缺氧,引起脑水肿。对呼吸不畅者取侧卧位并托起下颚,彻底吸出分泌物和血块,必要时行气管切开。(3)快速术前准备,手术是治疗颅内血肿的重要措施之一,迅速术前准备,尽早手术能降低颅脑外伤的死亡率,一般入院后半小时之内将手术准备做好。
2、术后观察及护理 加强颅脑外伤病人手术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及恢复的关键。如观察不认真细致,护理措施不得当,可危机病人的生命,为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体征的稳定,术后应加强一下几方面的护理。(1)继续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的变化,继发性颅内出血可发生在术后6―24小时内,需每30分钟观察意识瞳孔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做好记录。(2)加强呼吸道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2.1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及时吸氧、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术后病人抬高床头15厘米,头偏向一侧,有利于分泌物排出,防止误吸及吸入性肺炎。2.2气管切开的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吸痰管必须每人每次一管,每1―2小时拍背一次。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室稳在22摄氏度左右,湿度在50%―60%,病室空气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根据痰液的粘稠度每日雾化吸入2―3次,持续泵入湿化液2―6ml/小时,有利于痰液排出。(3)加强基础护理。3.1皮肤护理:根据昏迷程度制定翻身时间,每1―2小时翻身一次并按摩受压部分,以促进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3.2留置尿管的护理,每日定时开放排尿,尿道口护理或膀胱冲洗2次/日,每周更换尿管,3.3高热护理,术后28例高热患者采用头部及全身冰帽和冰毯降温,有效地控制了高热,病人体温下降,神志清醒后维持使用2―3天,有利于脑细胞功能的恢复。(4)营养支持及护理,充足的营养对创伤修复、脑细胞恢复功能起主要作用。营养供给途径是静脉,不能进食者给鼻饲。鼻饲液主要以高维生素,高蛋白和高糖的混合物为准,要求热量在836焦耳以上,混合物每4小时鼻饲一次,每日6次,每次不超过250mil,每周更换胃管,准确记录出入量。(5)病人术后留置脑室外及创腔引流管者,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引流管的高度并详细记录。(6)心理护理,鼓励病人尽早生活自理,对有自觉症状者告知其恢复过程,使之保持乐观情绪,参加娱乐活动和户外活动,纠正不良习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结论
临床实践证明,要做好每一个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只是和专业护理技术,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在成功抢救患者生命后,应尽可能的帮助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等诸多方面最大程度恢复健康,能够身心健康的回到社会,这才是我们最佳护理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58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