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抽取5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选自我院,随机双盲法均分,26例实验组患儿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26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对比对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黄疸持续时间、黄疸消退时间、第1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获得理想护理效果。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9-179-02
儿科疾病中常见新生儿黃疸,发病原因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患儿可表现为血中胆红素水平上升,主要临床表现是黏膜、皮肤、巩膜黄染[1],可分为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可对患儿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发病后应尽早治疗,同时加强患儿护理干预,可促使患儿预后有效改善。本组课题是分析新生儿黄疸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入组52例患儿,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由我院临床诊断、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抽取52例,签订知情同意书,选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根据随机双盲法分组,26例实验组患儿中男女比15:11,日龄3d至24d,中位日龄10.2d,体质量2430g至4009g,中位体质量3518g;26例对照组患儿中男女比14:12,日龄4d至23d,中位日龄10.3d,体质量2435g至4005g,中位体质量3515g。对比分析2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士应严密监测患儿病情,遵医嘱,促使患儿家长增强疾病相关知识了解。
实验组患儿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1)抚触干预。新生儿出生当天,护士应给予患儿实施全身抚触[2],上午、下午各1次,治疗时机是患儿进食后1h,每次治疗15min,抚触时按照常规顺序进行,动作保证轻柔,对患儿反应进行密切观察。(2)健康宣教。护士应加强患儿家长健康宣教,方式灵活多样,为患儿家长详细介绍黄疸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病理、护理要点、注意事项等。(3)肠道干预。使用扩肛或者温盐水灌肠等办法促进患儿排出胎粪[3],若患儿出生36h内,可采取扩肛处理,将无菌橡胶尿管插入患儿肛门中,插入2~3cm深度,轻轻转动,时间约10min,若效果不满意,可使用生理盐水灌肠5~7d[3],温盐水灌肠、扩肛可明显上升患儿排便频率,护士应保证患儿臀部干燥清洁,避免红臀等并发症出现。(4)光疗护理。蓝光照射治疗前,护士应准确评估患儿病情并告知患儿家长蓝光照射相关知识,促使患儿及其家长积极配合。光疗过程中为患儿戴黑布眼罩,使用尿布将患儿会阴、肛门遮盖,将其他部位彻底暴露,取平卧位,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翻身间隔时间1~2h,对患儿体温加强监测,若患儿体温过高应停止治疗或者对蓝光箱温度进行合理调节,对患儿排便情况进行密切监测。
1.3 效果分析[4]
患儿全身黄疸在治疗6d后完全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为显效;患儿全身黄疸在治疗6d后明显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基本正常,为有效;不符合以上标准,为无效。护理总有效率是100.00%-无效率。
1.4 统计学办法
根据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行X2检验(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对比对照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黄疸持续时间、黄疸消退时间、第1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
3 讨论
实验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黄疸持续时间、黄疸消退时间、第1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均明显改善。结果证实,新生儿黄疸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行性及参考性较高。
综上,新生儿黄疸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缩短患儿黄疸持续时间、黄疸消退时间、第1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值得临床推荐。后续探讨中可扩大样本选取数量、延长样本选取时间,对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完善,增加本组研究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 辛美俊, 张艳红.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6, 33(2):226-227.
[2] 彭静. 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1):139-139.
[3] 高子莹.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影响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64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