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院前急救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流程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流程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流程管理法,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急诊入院时间以及急救成功率。结果:流程组院前急救時间以及急诊入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P<0.05);流程组急救成功率为98.33%,对照组为88.33%,流程组急救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通过应用流程管理法可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急诊入院时间,并进一步提升急救成功率。
  【关键词】 流程管理法;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2-272-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较急,是造成心脏猝死的主要因素,一旦发病,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治疗效果对时间具有较大的依赖性,愈早得到再灌注治疗,急救成功率愈高[1]。为进一步提升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效率,我院将流程管理法融入到了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当中,效果较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2]:所选入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且经过心电图检查确诊。患者家属对此次研究已经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2]:合并脑出血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者;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急救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流程组(n=60)以及对照组(n=60)。流程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为49~74岁,平均年龄为(63.74±4.77)岁;对照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51~73岁,平均年龄为(63.51±4.62)岁。流程组与对照组在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急救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当院内收到急救电话后,立即派出相关人员开展抢救活动,在医师指导下完成急救护理。流程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流程管理法:(1)指导初步自救。院内护理人员收到患者家属急救电话后,详细询问患者病情状态、家庭急救药物情况等,根据患者家属所提供的信息以及家中现存的资源指导其自救。同时通知急救护理人员将抢救设备、药物等准备好。出车途中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可利用APP进行精准定位,告知患者家属达到时间,让患者家属候车引导。(2)现场病情评估。当急救护理人员达到现场后协助医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心电图检查,将检查结果快速反馈至医生,进行初步诊断,对患者病情做出有效评估。(3)现场急救。给予吸氧治疗,快速构建静脉通道,并给予血管扩展、镇静等药物,同时要关注患者用药后反应以及生命体征变化,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安慰。(4)转运护理。转运途中继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及病情变化,做好详细记录,并将相关信息反馈至院内急诊治疗科室,提前做好治疗准备。(5)院内交接。入院后将患者安全转移至抢救室,与接诊人员进行充分交流,及时告知接诊人员患者详细情况,做好交接工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以及急诊入院时间。另外,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P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以及急诊入院时间比较 流程组院前急救时间以及急诊入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比较 流程组急救成功率为98.33%(59/60),对照组为88.33%(53/60),流程组急救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χ2=4.821,P=0.028)。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往往会伴随严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症状,可能会导致院外心源性猝死。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院前急救过程是改善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的黄金时间段,高效的院前急救能够为患者入院后治疗提供有力支持。常规急救护理耗时相对较长,针对性不强,可能会耽误患者急救。
  此次研究当中,流程组采取了流程管理法,结果表明,流程组院前急救时间以及急诊入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P<0.05);流程组急救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报道结果类似[3]。流程管理法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它以流程导向为管理基础,能够有效构建适应快速动态变化进程当中的业务流程[4]。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抢救过程中,流程管理法主要分为指导初步自救、现场病情评估、现场急救、转运护理以及院内交接等阶段。每一阶段护理侧重点有所不同,能够让急救护理更具针对性,有利于进一步控制患者病情。在总流程与分流程指引下,可降低各个环节自身及转换衔接过程中的无效时间消耗,提升急救效率,为患者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有利于提升急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通过应用流程管理法可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急诊入院时间,提升急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戴茜,王元功.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5):144.
  [2] 李霏,涂惠,喻华妹.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0):207-208.
  [3] 简翔晴,张丽娟,彭利敏.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22):157-158.
  [4] 谢建仪.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6,14(12):1262-12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14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