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循证护理模式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针对循证护理干预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索。方法:将抽取我院54例在2017年5月-2018年7月住院期间治疗的胃肠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时分配,将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人数上都是27例,其中观察组是采取循证护理方案采取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治疗,两组患者在意外脱管、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疼痛以及满意度上采取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意外脱管、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疼痛以及满意度上的效果都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循证护理模式干预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不但给患者在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上有所提高,同时将意外拔管的风险大大降低,将医疗的质量有所提升,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胃肠外科;管道;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1--01
  引言
  在外科手术中胃肠手术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患者在病情上相对复杂,并且发展速度很快,所以在手术后会将管道才预留,可以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实时地观察,有效地进行辅助治疗措施。但是,进行胃肠外科置管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问题,将护理工作的难度有所增加,容易出现意外的脱管、非计划性拔管等状况,为此,要针对管道的护理工作进行强化。相关的数据显示,循证护理可以强化胃肠外科管道的护理工作,同时还能让管道发生意外的几率大大降低。循证护理时将大量的科学研究作为基础和依据,将临床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给患者进行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研究证实:给患者进行留置管道过程中,极易发生意外脱管和非计划性拔管,不但给患者的心理带来烦躁、焦虑的情绪外,对护理的服务也有不满,同时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实际病情很难做到准确地判断。要想将这些问题有效地改善,下面是我院针对胃肠外科管道患者实施的循证护理干预,具体的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抽取我院54例在2017年5月-2018年7月住院期间治疗的胃肠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均27,男性患者在30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19-69岁,平均年龄在(38.67±4.29)岁。其中有:胃癌根治术22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8例,直肠癌根治术18例,胃穿孔修补术6例。上述54例患者都已经签署了医院的知情协议书,将重度的糖年病、重度的心衰和心肝肾功能不全者进行了严格地排除。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病例、年龄和性别上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两组进行护理干预过程中,要将循证的问题制定出,大量的临床经验得出,通常情况下胃肠外科患者出现意外脱管以及非计划性拔管都是在夜间发生,其中造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患者在夜间睡眠过程中在管道的管理上失去保护意识,同时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查房的过程中不太仔细,另外,还有在日常的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安全知识观念和意识不强。下面将结合护理的方法和实际的情况采取分析和整合,给循证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将患者的详细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评估。进行循证护理工作是由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的。针对小组成员要采取前期的循证护理培训,让小组成员的循证意识增加,将护理过程中的基本方法进行确定,同时理解循证护理的规范等。主要分为下面三方面内容:第一,发现问题。需要护理过程中,小组成员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同时将这些问题采取整理和总结。例如,胃管滞留期间没有得到充分,如何向患者讲解健康的知识要点和教育。另外,针对细节的问题采取及时处理,患者在夜间容易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事故,为此,就需要在巡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以重视。有的患者在睡眠质量上很差,护理人员要多采取特殊的护理,同时准备适量的药物保障睡眠時间;第二,查阅文献。护理人员要针对相关的文献采取查阅工作,同时将胃肠外科管道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护理的方式采取总结,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到实践工作中,给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提供理论基础以及循证的依据;第三,循证细节的护理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再给患者记性置管前要进行健康的教育,告诉患者治疗的必要性,同时要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采取监督。另外,医护人员要不断地学习,增加自身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有的患者出现了心理状态不好,睡眠质量差,情绪不好的情况,需要给予多鼓励。
  1.3 评价指标 经过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采取干预后,针对两组患者在意外脱管、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疼痛以及满意度上等心理状态上采取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分析的软件是SPSS 17.0,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在意外脱管、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疼痛以及满意度上等心理状态上要高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结语
  在胃肠外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留置管道,不但让医护人员可以准确地掌握患者的实际病情,同时还能保证其患者的生命安全。胃肠外科疾病的管道相对复杂,其中有:尿管、胃管和腹腔引流管等。留置胃管不断可以让胃肠起到减压的作用,同时还能将胃肠中的血液进行改善,将胃肠的胀气消除,增加胃肠的蠕动性。但是在护理的实际过程中,一些患者在管道的了解程度上不足,进行管道留置的过程中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的情况,让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几率大大增加。为此,针对胃肠外科留置管道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造成上述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护理人员在护理的措施,护理的责任感上严重缺乏,同时患者在管道的了解和认识上不高,为此,就要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另外,要加强病房的巡视工作,时刻地观察患者的管道情况,让意外脱管和非计划拔管的概率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在胃肠外科留置管道患者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不但将管道的状态保持正常,同时还能将意外拔管的出现率降低,是目前效果最显著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张翠娟, 刘彦强.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 113-114.
  乔小丽, 李玲.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28): 146-147.
  王双群, 刘莉, 朱学玲, 等.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27): 196-197.
  莫代芬.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浅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9): 177-1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239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