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秦艽汤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36例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观察大秦艽汤对周围性面瘫(PFP)急性期的疗效与对后遗症发生发展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72例PFP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大秦艽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0天、7天、14天、21天及第28天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H-B)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0天、7天、14天、21天、28天的H-B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秦艽汤能够明显改善PFP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减少面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大秦艽汤;急性期
  【中图分类号】R26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6-0084-03
  周围性面瘫(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PFP),是面神经核团及其相关的面神经各段的损害所致的面神经瘫痪,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Bell麻痹[1]。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病毒感染相关,病程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2~4周开始恢复,3~4个月后完全恢复。本病根据起病时间可以分为急性期(起病1周内)、稳定期(1周~1个月)、恢复期(1~3个月)及后遗症期(3个月以上),但研究表明仍有25%以上患者因早期失治而罹患面肌抽搐、联带运动等永久性后遗症[2]。目前西医诊疗缺乏针对性手段,多以营养神经和对症处理为主要手段。因而寻求早期干预措施以减少后遗症发生的有效手段成为临床急切需求。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面瘫”、“口僻”等范畴,历代医家对本病有不同临证经验,传世经方者众。大秦艽汤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所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其以风邪初中经络立论,提出血弱不能养筋者法当养血荣筋,乃于治风之中,加补气养血之品,以求祛风扶正,养血荣筋之效。为此,通过研究大秦艽汤治疗PFP急性期之疗效,为中医药治疗面瘫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肇庆市中医院脑病科(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PFP急性期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31~65岁,平均(41.67±9.96)岁,病程0~3 d,平均病程(2.31±0.43)d。治疗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9~67岁,平均(42.31±9.06)岁,病程0~3 d,平均病程(2.39±0.4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俞光岩主编的《周围性面瘫》[3]:急性起病[4],常有受凉或病毒感染病史;单侧额纹消失或变浅,不能皱眉;眼睑不能闭合,眼裂大,流泪;单侧侧鼻唇沟平坦或变浅;口角下垂向健侧牵引,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舌前2/3味觉障碍、乳突部疼痛、听觉过敏及多泪。上述症状,具备不能蹙额,且兼有鼓腮、示齿、吹哨,噘嘴任意一项不全或不能者,即可确诊。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针灸学》[4]关于“面瘫”、“风邪中络证”的诊断内容:主症为一侧面部麻木、瘫痪,不能皱眉、露齿、鼓颊;次症为恶风,口角朝健侧歪斜,额纹消失,患侧鼻唇沟变浅;舌红苔白,脉浮细。
  1.3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年龄18~70岁;病程<3 d;无法耐受针灸治疗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继发性或中枢性面瘫者;合并严重心、肝、脑、肾功能严重不全者;精神病、孕妇、哺乳期妇女、病情危重等特殊人群;对药物过敏者;已经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60023,规格:30μg/瓶;用法用量:肌肉注射,每次30μg,每天1次)甲钴胺(卫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812,规格:0.5mg/片;用法用量:口服,每次0.5mg,每天3次)治疗。治疗组给予大秦艽汤加减(水煎液,每100mL含有生药秦艽15g,独活、川芎、石膏、当归、白芍各10g,羌活、白芷、防风、黄芩、生地、熟地、茯苓、白术、甘草各6g,细辛1.5g;用法用量:温服,早晚各100mL)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d。
  1.6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5]。其中,Ⅰ级:5分,功能正常;Ⅱ级:4分,轻度功能障碍;Ⅲ级:3分,中度功能障礙;Ⅳ级:2分,中-重度功能障碍;Ⅴ级:1分,严重功能障碍;Ⅵ级:0分,完全麻痹。随访28天,分别在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进行H-M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评分。
  1.7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周围性面瘫》[3]拟定疗效判断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符合H-M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Ⅰ级标准,面肌功能恢复正常,表情肌运动时左右两侧对称。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符合Ⅱ级标准,外观静态时左右对称,仅笑时口角轻微歪斜,鼓腮、皱眉患侧稍差。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H-M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下降至少1个级别;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无改善,甚或严重,或须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其他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各时间点H-B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H-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0天、7天、14天、21天、28天的H-B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0天、7天、14天、21天、28天的H-B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PFP是临床多发疾病之一,发病率达(11.5~53.3)/10万人,且发病人群广泛[6]。现代医学认为其与病毒感染相关,病毒侵袭以致面神经血管痉挛,局部缺血、水肿,髓鞘脱失,同时轴突变性所致[7]。目前治疗方法主要以抗病毒治疗、糖皮质激素和营养神经为主。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尚缺乏广谱抗病毒药物治疗,加之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显著,容易遗留面肌痉挛等后遗症,是目前治疗的重点难点之一。营养神经治疗主要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研究表明,鼠神经生长因子对Bell面瘫和Hunt综合征具有疗效,能明显改善PFP患者Fisch评分[8]。而甲钴胺则可显著改善PFP患者治疗后21d改良Portnann评分,对遗留的面肌功能障碍起到改善作用[9]。
   缩短病程和减少面肌功能障碍是治疗PFP的主要目标。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较为丰富[10],《灵枢·经筋》言“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诸病源候论·偏风口候》亦言“偏风口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风因虚而乘之,使其经筋偏急不调,故令口僻也”。历代医家多认为本病因于劳累过度以至正气不足,脉络空虚,是以卫外不固,风邪趁虚而入,而后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发为歪僻等症,治疗多以“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为主。
   现代中医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对PFP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但有部分患者难以耐受外治法,故而仍需中医中药干预。大秦艽汤方中重用秦艽祛风通络为君药,以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等辛散之品为臣药,功能祛风散邪,加强君药祛风之力。风药多燥,易伤阴血,故以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使血足筋自荣,络通则风易散,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并能制诸风药之温燥。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配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以化生气血。生地、石膏、黃芩清热,针对风邪郁久化热而设,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功兼佐使。故本方用药以祛风散邪为主,配伍补血、活血、益气、清热之品,舒养结合,邪正兼顾,针对机体正气不足,营血虚弱,脉络空虚,风邪趁虚而入中,气血痹阻,经络不通。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秦艽汤能够明显改善PFP患者临床症状,可减少H-M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目前研究认为,大秦艽汤具有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血液循环 、抗炎抗免疫活性、抗氧化作用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且具有镇静、镇痛作用,能够减轻炎症水肿部位的疼痛感[11-12]。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大秦艽汤可减轻PFP患者28d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能够有效减少面肌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疗效优于鼠神经生长因子与甲钴胺。
   综上所述,大秦艽汤能够明显改善PFP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减少面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2):84-86.
  [2]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等.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97.
  [3]俞光岩,顾晓明,蔡志刚,等.周围性面瘫[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7 -51.
  [4]梁繁荣,王华.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46-158.
  [5]Eli G, Thomas SL, Yadranko D, et al. Facial Nerve Trauma: Evaluation and Considerations in Management[J].Craniomaxillofac Trauma Reconstr, 2015,8(1):1-13.
  [6]Dong HL. Clinical Efficacy of Electroneurography in Acute Facial Paralysis[J].J Audiol Otol,2016,20(1):8-12.
  [7]王兵,杨金洪,陈枫,等.不同中医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评价[J].中医杂志,2017,58(22):1929-1933.
  [8]李海洲,那学武,朱丽明,等.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1):47-49.
  [9]蔡斌,赵合庆.甲钴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8):1136-1137.
  [10]刘志丹,梁薇,杨艳.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文献中医证、治特点数据分析[J].中医药信息,2014,31(2):33-36.
  [11]赵勤,胡锐,葛明娟,等.大秦艽汤抗炎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28(3):21-22.
  [12]赵勤,赵娴,孙涛,等.大秦艽汤治疗中风的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2004,25(7):659-660.
  (收稿日期:2019-01-17 编辑:杨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69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