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也论人迎寸口诊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对“盛”和“躁”的重新解读,阐述《黄帝内经》中“人迎寸口诊法”用于临床的个人体会。
  【关键词】人迎寸口诊法;针灸疗法;脉诊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6-0055-02
  人迎寸口诊法,见于《黄帝内经》,在后世诸多著作中,皆有讨论,但一直没有真正用于临床。笔者反复研读《黄帝内经》,若有所悟,将所悟与临床结合,反复验证,对人迎寸口诊法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现介绍如下。
   人迎寸口诊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1]20记载:“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这是《黄帝内经》首次提到人迎寸口诊法,根据以上论述可知:人迎候阳,寸口候阴。然后根据脉“盛”之程度不同区分所在三阳三阴。但三阴三阳,有手足之分,这段论述中并未提及。
   《黄帝内经》中第二次提及人迎寸口脉是在《灵枢·终始篇第九》[1]27中:“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从此段论述可以看出,病位在手还是在足是根据脉“躁”与否来区分的:不躁在足,躁则在手。至此已经将人迎寸口法阐述清楚。以人迎候阳,寸口候阴;脉躁在手,不躁在足,根据盛的程度区分三阴三阳。根据这个诊法,通过人迎寸口的脉诊可以判断出病位具体在何经脉。但此诊法历经数千年却无法真正用于临床。笔者认为,其原因与对文中“盛”与“躁”的理解有关系。
  1 关于盛的解释
  历代医家一般从《灵枢·经脉篇第十》、《灵枢·禁服篇第四十八》中关于人迎寸口脉的描述来理解。
   《灵枢·经脉篇第十》[1]31-37记载:“肺手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大肠手阳明之脉……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胃足阳明之脉……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脾足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手少阴之脉……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小肠手太阳之脉……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膀胱足太阳之脉……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肾足少阴之脉……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三焦手少阳之脉……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胆足少阳之脉……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肝足厥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灵枢·禁服篇第四十八》中记载[BF]:“[BFQ]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
   《灵枢·经脉篇第十》、《灵枢·禁服篇第四十八》都将“盛”理解成“倍”,将人迎脉和寸口脉相互对比来判断病在何经:人迎一盛理解为人迎脉大寸口脉一倍,病位在少阳,余以此类推。历朝历代的医书也比较倾向于这种解释。如张介宾《类经六卷·脉色类二十二》[2]注:“人迎,足阳明胃脉也,在颈下夹结候旁一寸五分。一盛二盛,犹言一倍二倍,谓以人迎寸口相较,或此大于彼,或彼大于此,而有三倍四倍之殊也。……俱盛四倍已上,谓盛于平常之脉四倍也。物不可以过盛,盛极则败。凡脉盛而至于关格者,以阴阳离绝,不能相营,故至羸败。”
   笔者不认同将“盛”理解为“倍”,理由如下。
  如果将“盛”理解为“倍”,在临床上很难实施。从解剖学角度,人迎脉的宽度恒大于寸口脉宽度,故“盛”指的不是“脈宽”,指的应是脉象的力度。但笔者观察了近100例患者的人迎寸口脉,发现人迎脉与寸口脉力度相当的,占比80%左右,寸口脉的力度大于人迎脉的占比15%左右,人迎脉的力度大于寸口脉的,占比不到5%。而且这种寸口脉大于人迎脉或人迎脉大于寸口脉的人当中很难判断这个力度的一倍两倍三倍。
  再看《黄帝内经》中关于“关格”的描述。“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如果将“盛”理解为“倍”,则原文可以理解为“人迎脉和寸口脉都大四倍以上为关格”,那么“关格”脉象是无法理解的。
   综上,故笔者未将“盛”理解为“倍”。笔者认为应该按《素问·六节藏象论》和《灵枢·终始篇第九》来理解,而不应被《灵枢·经脉篇第十》、《灵枢·禁服篇第四十八》误导。原文中“一盛”、“二盛”、“三盛”指的是脉的三种不同力度,是人迎脉或寸口脉自身三种不同力度的描述。不同的力度,代表病位在不同的经脉。故将《素问·六节藏象论》理解为:人迎脉一等力度时,病位在少阳;二等力度时在阳明;三等力度时在太阳;寸口脉一等力度时,病位在厥阴;二等力度时病位在少阴;三等力度时病位在太阴;人迎脉与寸口脉皆为四等力度时,为关格。    2 关于“躁”的理解
   一般将“躁”理解为躁动不安,与“静”相对。故躁者在手,静者在足。躁为阳,静为阴。而手为阳,足为阴。这种解释似乎说得过去。但笔者将之用于临床,却始终不得要领。翻阅《释名》[3]:躁,燥也,物燥乃动而飞扬也。从《释名》之意,将“躁”理解为“浮”更为适宜,“浮躁”与“沉静”相对,脉躁者即为浮脉,不躁者即为沉脉。“躁”者浮,在手;不“躁”者沉,在足。根据脉的“躁”与否即可判定病位是在手还是在足。
   综上所述,人迎寸口诊法应理解为:人迎候阳经,寸口候阴经;寸口浮沉候手足;人迎寸口力度候三阴三阳。
   3 病案举隅
   周某,男,41岁,公司职员,于2013年7月23日初诊 。因左下肢外侧放射性疼痛5天就诊。患者5年前有腰部扭伤史。体查:第4腰椎左侧压痛明显,环跳穴压痛明显,左侧直腿抬高试验(+)。腰椎MRI显示 :L4/L5椎间盘向左后侧突出。根据病史及检查结果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脉诊:人迎脉与寸口脉力度相等,寸口脉二盛而沉,病位在足少阴和足太阳。治疗:在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各针刺两针,针刺得气,留针20分钟。5次治疗后左腿外侧部放射性疼痛消失,左腰部及环跳穴压痛消失,左直腿抬高试验(-),临床痊愈。
   胡某,女,19岁,学生,于2014年4月3日初诊。因反复经行腹痛7年,再发加重半天就诊。自诉 初潮始于12岁,周期一般为 28天,经期 6天,色黯有块,自初潮起即经期第二天即出现腹痛,全身畏冷,得热痛减,常伴恶心欲呕、腹泻。一月前作腹部彩超示: 子宫及双附件无明显异常。症见:面容苍白,手足欠温,舌质淡暗略胖大,苔薄白。根据病史及检查结果诊断为原发性痛经。脉诊:人迎脉小于寸口脉,寸口脉二盛而浮,病位在手少阴。治疗:在双侧手少阴经各针刺一针,针刺得气,留针20分钟后疼痛消失。
   4 小结
   《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人迎寸口诊法一直未真正应用于临床,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对原文中的“盛”与“躁”的理解有误,将“盛”理解为脉象的力度,“躁”理解為“浮”,更贴合临床实际,其对针灸的临床更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27,31-37.
  [2]张介宾.类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6:147.
  [3]刘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2016:51
  (收稿日期:2018-12-02 编辑:陶希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70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