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现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是我国健康素养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检索、分析近年来国内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研究文献,总结归纳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特点,指出当前该项研究在基础理论选用、标准化评价体系构建、干预性举措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健康素养;大学生;研究现状
健康素养的定义,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定义,认为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得、处理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以做出适当健康决策的能力[1]。国际上第1次提出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这一名词,是在1974年召开的曼谷国际健康大会上,学者Simonds提出健康素养的概念,并指出“为促进人类健康发展,将提高人类健康素养工作列入政府工作中”的观点[2]。此后,健康素养引起广泛关注,相关的研究逐步开展,日益深入。多项国外的研究指出,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对健康状态的影响高于教育、收入、失业和种族等因素[3-5]。2003年美国开展成人健康素养评估,美国人群健康素养具备率36%。2000年以后,国际上健康素养的研究逐渐形成两个方向:公共卫生领域和临床医疗领域。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目标是整个人群,关注于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的长期发展,目标是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临床医疗领域的研究目标是患者,关注患者群体的疾病过程,疾病的诊疗情况及康复情况,目标是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我国健康素养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国家启动健康素养工作。2008年1月,前卫生部召集医疗卫生领域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制定并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即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并于同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居民健康素养调查。2009年12月前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发布《首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文中指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仅6.48%[6],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健康工作任重而道远,提出多项促进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政策及举措。我国健康工作自此迅速发展,原国家卫计委持续对国民健康素养水平进行监测。2012年全国调查,此数值上升至8.8%。2015年8-12月,原国家卫计委再次开展全国调查,我国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10.25%[7]。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健康素养研究蓬勃发展,形成以公共卫生领域为主要研究方向,结合小规模临床领域健康素养研究的局面。国内主要研究热点: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现状描述,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健康素养评价体系研究,近年开始出现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评价、慢性病健康素养等方面研究[8]。
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是近年我国健康素养研究的热点之一。大学生人群是国家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毕业后将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健康素养将给未来社会带来重要影响。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人群的健康问题。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战略地位”,会议中指出要全面加强学生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健康意识。近年来,很多医疗与公共卫生工作者加入到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工作中来。
既往研究结论显示,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具有以下特点:①大学生健康素养明显高于居民平均水平。如孙凌云等于2015年对郑州高校1 042名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水平调查[9],大学生健康素養具备率24.86%。2015年答应娟、张婷等的调查中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66.65%[10]。2016年赵跃媛、张耀匀等调查中此数值12.08%[11]。2016年牟劲松、赵淑英等调查的数据为67.5%。上述数据均显著高于2015年全国调查中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10.25%。②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随地域不同呈现显著差异。呈现出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落后地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特点。如2015年郑雪凤、刘燕等调查的青海省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具备率仅1.8%[12],2016年刘华青、夏光兰、张坤等蚌埠市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具备率8.9%[13].2016年调查的长沙市大学生67.5%[14].2015年上海市大学生具备率66.65%。③大学生健康素养3个维度中掌握情况不均衡,其中大学生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具备率较高[15],但健康技能具备率较低。反映出大学生对科学知识理念方面掌握较好,接受程度较高,而健康技能方面欠缺,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的能力较差[16]。④大学生健康素养6类问题中科学健康观、健康信息、基本医疗知识、慢性病防治掌握较好,而传染病防治、安全与急救掌握较差。安全急救的问题:如何处理触电、躲避雷电、火灾逃生、毒物及警示标志的认知、心肺复苏等。传染病防治的问题:流感、乙肝、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免疫接种知识、犬咬伤的处理等。孙凌云等指出安全急救及传染病防治问题一直为国家卫生部门高度重视,相关知识反复宣传,但是大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并没有很好掌握。分析其原因为大学校园环境卫生良好,管理有序,学生安全安定,生活中安全急救及传染病问题并不多见,但是具体安全逃生演练、急救技能培训并未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或者落实不足。⑤大学生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年级、民族、专业、户籍、是否开设健康课程、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等。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健康素养高于低年级本科生,理科生高于文科生,开设健康课程者高于未开设健康课程者。年级、专业、是否开设健康课程均为教育相关因素,可见受教育水平对人群健康素养有重大影响。沈嘉玮、陈蕾的研究中发现户籍地为城镇学生高于农村,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17,18],分析家庭及地域的差异对健康素养存在影响。⑥探讨促进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干预方式:加强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健康选修课,加强校园健康基础设施,定期对在校学生进行健康素养水平监测等。余小明等提出建设“健康教育数据库”,除了医疗知识外,将生理、化学、物理、心理、体育等各科知识融入健康教育当中。刘华青、夏光兰、张坤等建议创建“健康食堂”、“健康示范学院”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健康素养的提升。乔艳华、李翠等建议创建“健康教育实验室”,在实验室中通过各种模型、图片等方式揭示健康的秘密,将健康知识更加直观地表达[19]。 现阶段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指导下,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及学校共同支持下,国内大学生健康素养相关研究逐渐开展,并且研究成果对大学生人群的健康促进已经呈现出显著的成效。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健康素养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针对大学生人群的健康素养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其中有关健康素养的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标准化的评价体系还很缺乏,调查用表侧重对健康知识的测量、对健康行为及技能的测量较少,干预性研究需要加强等[20]。前人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下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尚存的空白领域为下一步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Dewalt DA, Berkman ND, Sheridan.S.et al.Literacyr and health outcomes[J].JC;en IntemMed,2004.19(12):1228-1239.
[2] Simonds SK. Health education as socialpolicy[J].Health Education Monographs,1974,2(1):1-25.
[3]Pleasant A.Kuruvilla S.A tale of two literacy:puhlic health and clinicle approaches tohealth literacy[J].Health Promot Int,2008.(23):152-159.
[4] Anne McMurrav. Community Health andWellness:A Sociological Approach(3rd ed.)[J].Brisbane:Elsevier.2007.
[5]原衛生部.健康66条一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J].2008
[6]原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2009.
[7]原卫计委.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2015.
[8]潘秋予,欧阳明月.国内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7,(5):67-72.
[9]孙凌云.郑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6):773-776.
[10]答英娟,张婷.上海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12):1543-1545.
[11]赵跃嫒、张耀匀,白雪,等.中国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Meta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4):34-38.
[12]郑雪凤,刘燕.青海省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现况调查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5,(1)l一3.
[13]刘华青,夏光兰,张坤,等.蚌埠市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6,(7):658-660.
[14]牟劲松,赵淑英,欧阳江,等.长沙市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多水平模型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6,(7):945-947.
[15]罗春花广州市部分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3.
[16]胡新光,李浴峰,曹春霞,等.健康素养研究对健康工作者的挑战[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75-278.
[17]余小鸣.学生健康素养的提升及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7):965-967.
[18]沈嘉玮,陈蕾,贝品联,等.某中专在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J]中国校医,2013,(5): 23-25.
[19]乔艳华,李翠,郝建章,等.河北省高校研究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7,(4):291-294.
[20]常春.中外健康素养研究比较[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7):549-551.
妥善保存胰岛素,您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有人曾在微信里问笔者:“小雨药师,我准备去雪乡旅游,请问我的胰岛素如何保存?”还有人问:“我记得医生跟我说过,胰岛素开封后只能保存6周,但是邻居跟我说,胰岛素开封之后只能保存4周。我是不是记错了?我们上岁数的人记忆力不大好,胰岛素到底应该保存4周还是6周呢?”
笔者今天讲述内容就来自于这两条微信留言,胰岛素开封之后使用时限到底是多少?旅游期间胰岛素如何保存?
在开讲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如何保存胰岛素,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在2 - 8℃的环境中储存,可以放在冰箱门处的置物盒中,因为那里的温度最恒定。已经使用的胰岛素就不能再放在冰箱里了,一是胰岛素的密闭环境被破坏后,放入冰箱会使其水分蒸发,不利于保存;二是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如果反复置于冷暖环境之中,会导致胰岛素变性。所以,正在使用的胰岛素要放在阴凉处保存。
开封后的胰岛素保存4周还是6周?答患者使用的胰岛素是诺和灵系列胰岛素,它开封后的保存期限是6周;优泌林系列胰岛素它开封后的保存期限是4周。
由于胰岛素种类不同,其保存期限也各不相同,保存期限为4周的胰岛素有5种,分别是优泌林系列、优泌乐系列、优思灵系列、诺和锐系列以及甘精胰岛素;保存期限为6周的胰岛素有2种,分别是诺和灵系列和地特胰岛素,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区分。
旅游期间胰岛素如何保存?
答第一,不要托运。虽然提问的网友并没有说他出行是坐飞机,还是坐火车,但是笔者在这里还是想强调一下,如果您乘坐飞机出行,一定随身携带胰岛素。因为飞机行李舱的温度非常低,如果胰岛素结冰就不能使用了。《中国民航总局关于限制携带液态物品乘坐民航飞机的公告》第4条明确指出,糖尿病或其他疾病患者携带必需的液态药品,经安全检查确认无疑后,可适量携带。而且现在携带胰岛素乘坐飞机不需要医院的诊断证明,非常方便。
第二,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如果是去南方或者海边旅行,还需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带来的高温。如果去雪乡就可以忽略温度的问题了,但也要避免阳光直射。
第三,要避免旅途中的剧烈震动。因为胰岛素是一种松散的二肽键结构,剧烈震动会使二肽键断裂,进而导致胰岛素失效。当然,偶尔轻微晃动是不会有问题的,不要矫枉过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71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