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体质学说浅析慢性胃炎的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医体质学说作为研究人之生命、健康与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对各种体质特征、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的总结归纳,来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趋向,并以此指导疾病预防和诊治。慢性胃炎在我国的的发病率可高达60%,其之发病与否、证候类型、预后归转等与人之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运用体质学说指导慢性胃炎的预防和诊治,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患者的个体的特异性,做出因人制宜的具体治疗方案。
关键词:中医体质学说;慢性胃炎;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7-0099-03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刺激因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性反应,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中一部分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另一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食欲减退、嗳气、反酸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1],故其当属祖国医学“胃痛”、“痞满”等范畴。据统计,我国慢性胃炎发病率可达60%以上,且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可转化为萎缩性胃炎,更有严重者可发展为胃癌[2]。中医学历来坚持治病以人为本的思想,而体质学可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患者的个体的特异性,做出因人制宜的具体治疗方案。现将中医体质学说入手,试论慢性胃炎的治疗与预防,为慢性胃炎的预防提供参考、为其治疗拓展思路。
1 体质学说概述
体质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其在形体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等综合方面具有相对稳定的特质,是个人处于自然、社会环境下的个性特征[3]。而体质学说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正常人各种体质特征、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趋向,并以此指导疾病预防和诊治的一门学说[4]。重视人之体质,是中医诊治疗疾病的特色之一,早在《内经》中就有对体质详细论述,如《灵枢·寿夭刚柔》中言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柔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在《内经》基础上,后世医家又对其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如仲景总结诸家经验,将体质与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关系作了进一步阐述,使体质理论得到新的扩充;至明清时期,通过各医家不断总结与完善,人们对体质理论的运用已有明确系统的认识。体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代医家对其分类持有不同观点,如王琦教授的9分法,将其分为平和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特禀质等种基本类型,另外还有匡调元的6分法,及其他医家的诸多分类法等[5-6]。正是由于各医家对不同观点的探讨,将体质学说推向了一个新的进程,使我们能更全面的认识疾病及其进行诊治。
2 体质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
2.1 体质与发病学的关系 《内经》认为 “内外合邪”是疾病发生的根本,邪正交争是发病的基本原理,若“正气存于内,邪不可干”,疾病的发生与外来之邪和自身因素密不可分,体质的强弱,关系到疾病的發生、发展与预后归转。患者体质虚弱则为邪气提供可乘之机,也为邪气提供了可留之地,正气无力抗邪,则猖狂流窜之邪愈损伤机体,疾病则急而重;若素体强壮,外来之邪则无机可乘,也无地可留,如《灵枢·百病始生》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又如《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言:“凡此九气丛生之病,壮者得之气行而愈;弱者得之气著为病也。”(注:九气乃为寒、炅、喜、怒、劳、思、悲、恐、惊之气。)故体质之强弱关系到是否发病,这也正解释了同一人群对相同的外来之邪时,有人发病而有人不发病或病之轻重缓急的不同。另在面对同一病因发病时,由于体质偏颇的不同,不同人表现的症候不一,如章虚谷《医门棒喝·六气阴阳论》言:“邪之阴阳,随人身之阴阳而变也。”如同为湿邪所伤,阴虚之体易为湿热,而阳虚之体易为寒湿,平和之体则为湿病。因此,在临床中百病不可不辨体,体、病、证相结合而诊,方之效更易突显。
2.2 体质类型与慢性胃炎证型之关系 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决定疾病症候的类型[3]。临床中慢性胃炎常见证型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及胃络瘀阻证,其中慢性胃炎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等虚性体质的基础上出现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证等虚性症候;而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血瘀质等实性体质的基础上易出现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胃络瘀阻证等实性症候;另肝胃不和证无论虚实性体质都易出现(这主要由于当今社会因素对人心理的刺激作用),但慢性胃炎患者中极少存在特禀质[7-8]。而慢性胃炎在各类体质中的易发成度也不相同,姚星[9]通过对423例慢性胃炎患者观察研究发现,慢性胃炎的发病常见发病体质从多到少依次为湿热质、平和质、气郁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特禀质。综上可见,体质的特殊性决定着慢性胃炎发病后症候虚实寒热的倾向性,由于各人体质基础的不同,故为同一邪侵袭时,慢性胃炎发病的证型也不同;若体质类型相似或相同时,在感受不同的邪气,慢性胃炎发病的证型也可相似或相同,这对慢性胃炎的诊治、预后归转起着指导作用。
3 体质因素指导临床用药
体质的个性特征决定着发病的证型及对所用药的适宜程度。对疾病症候的治疗,实际上也包括了对体质偏颇的调整,反而言之疾病中对体质偏颇的调整亦可促进对疾病症候的治疗。故慢性胃炎的治疗不可不辨体,如《医门棒喝》中曾言:“治疗之要,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而后方能调之使安。”从辨体、辨症、辨病、辨证结合而论治,可从疾病整体上把握慢性胃炎的发病情况,指导临床用药对寒、热、温、凉的选择,体现“治病必求于本”,而“本”于体质的理论思想,从根本上解决患者气血阴阳的盛衰问题,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
在临床中,慢性胃炎患者出现同一证型时,由于个人体质偏颇程度的不同,在治疗时也应有区别,如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等基础体质都可发为脾胃虚弱之证,故慢性胃炎患者虽同为脾胃虚弱之证,但应强调“同病异治”,制定“因人制宜”的治疗方案。实性体质(气郁、湿热、血瘀、痰湿)者宜“清”、宜“行”、宜“化”,不宜“滋补”、“收涩”,如气郁质者应从“滞而行之”、“结而散之”、“木郁达之”入手,适时以加柴胡、郁金、香附、砂仁、乌药之品,以达气机疏调之目的;虚性体质(气虚、阴虚、阳虚)者,宜“补”,不宜“泻”,如素体气虚者,可从补气培元入手,可用党参、黄芪、白术、山药、大枣等药,而忌用攻伐耗散之品;平和质者宜平补平泻,不可妄补留邪,过泻伤体,适选平和之品以治之。 由于体质强弱的不同,其对药物反应也不相同,如《灵枢·论痛》曾言:“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胖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胃薄者,皆不胜毒也。”故用药剂量多少应有区别。一般来讲,体质强壮者如中青年人其对药物耐受程度较高、反应较小,用药剂量、味数宜重、多,药之性味相对宜峻猛;体质较弱者如老人、小孩则对药物耐受较低、反应程度较高,用药剂量、味数宜轻、少,药之性味宜相对平和;就男女而言,男性体质较强,女性体质较弱,故男性用药相对宜重、宜猛,女性则宜轻、宜缓。故在治疗慢性胃炎时,应注重辨体,应用体质学说指导配伍用药,做到治疗“体”、“症”、“病”、“证”四者兼顾,从患者整体情况论治。
4 体质因素指导慢性胃炎的预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思想一直是医家高度重视一种治疗方法,其本质在于切断疾病之根源。疾病之根源可分为外源与内源,外源乃为外来之邪,内源乃为机体自身之病理因素,“内外合邪”乃发为疾病。内源之病因无外体质之强弱偏颇,故预防疾病不可不调体,以消除疾病发病的内在机制。慢性胃炎患者影响体质因素除先天禀赋、年龄、性别等不易控因素外,其他如饮食、情志、环境等因素是可控的,故我们可以从可控因素方面调控慢性胃炎的体质,以减少发病。
4.1 饮食 体质类型可决定慢性胃炎发病证型,反过来,因脾胃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转输精微,长期脾胃功能的受损变病可出现身体虚弱、酿湿生痰、痰湿日久郁热等症状,亦导致体质偏颇变化,故可从“药食同源”入手以调控体质偏颇。
首先,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防治慢性胃炎的发生。龚雪妍[10]通过对慢性胃炎发病与饮食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饮食是诱发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而进食生、冷、辛、辣等食物是慢性胃炎发生的重要因素,且与进食速度快成正相关。故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规律,不可暴饮暴食或饥而不食,应尽量避免过度进食辛辣刺激、过酸或过甜、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等食物。其次可通过饮食的摄入,调节体质的偏颇。匡调元[11]认为不同体质类型应吃不同性味的食物,因忌某些性味的食物,吃对了可以调节病理体质,长期误食则可能导致病理体质的出现或加重体质的偏颇程度,正如《寿亲养老书·食治养老》言:“人若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故慢性胃炎患者应针对自己体质类型,选取适宜自身体质类型的食物食用,如:痰湿体质之人可多食苡米、荠菜、萝卜、冬瓜、赤小豆等清淡除湿之品,不宜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油煎油炸之品以酿生湿浊;再如阳虚体质之人宜多食羊肉、韭菜、桂圆、葱蒜、狗肉等温热之品,不宜过食生冷寒凉之品以耗伤阳气;而湿热体质之人则不宜食羊肉、韭菜、桂圆、葱蒜、狗肉等温热之品,应多食藕、绿豆、赤小豆、苋菜等清热利水之品。故体质类型不同,宜、忌之食物亦不相同,要针对个人体质选取适宜之食物以调节体质。
4.2 情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举痛论》云:“……百病始生于氣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与脏腑之间相互影响,情志的变化通过影响脏腑精气的变化,间而导致体质的变化,而体质的偏颇影响情志变化及慢性胃炎发病的倾向性。故情志的改善一方面可减少精神因素导致慢性胃炎发病;另一方面减少长期情志改变对体质偏颇的影响,从而降低因体质因素而致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所以应加强对精神心理因素的关注,有意识的调养精神,保持平和、乐观的情绪,对已患病者也应加强心理疏导,避免情绪过激,影响脏腑气机病变,引起体质之不利改变及增加或加重慢性胃炎的发病。
4.3 运动 《素问·宣明五气》曾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故生活过于安逸亦会伤及机体。过于安逸而少动则会导致人体气机的不畅,气运行不畅则可致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的失调,出现食少、腹胀、肌肉萎肉、四肢疲惫、关节屈伸不利、腰酸背痛等症状,久则导致体质的偏颇病变。故可通过适宜的运动来增强体质,使筋骨强壮、脏腑和调、气血通畅,以此来预防慢性胃炎的发生。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进行锻炼,另外跑步、广场舞、散步、各种球类活动等方式也适合进行。体质强健、气血畅通则脾胃功能的以正常进行,内外之邪难侵。
4.4 其他方面 除上述方面外,长期饮酒、吸烟、熬夜,常饮浓茶、咖啡、碳酸饮料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除会直接使胃黏膜的保护屏障遭到破坏而引发慢性胃炎,还可导致体质的病变,从而引起慢性胃炎的频发或加重慢性胃炎的发病程度。故从体质出发,戒烟、戒酒、按时作息、少饮不利于健康饮品等可调节调节体质的偏颇,减少慢性胃炎的发生或减轻慢性胃炎的进展。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的发病与其体质的关系密不可分,从体质理论出发治疗慢性胃炎可知其发病之根、进展之向、治疗之法、预后之果;另从预防角度而言,体质学说对慢性胃炎的预防恰合中医“治未病”之思想,其可从发病之根源灭绝慢性胃炎之因,降低其发病率,除从未病先防,其也可做到既病防病、病已防复。故从体质学说出发防治慢性胃炎,应抓住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连续可测性、后天可调性等特点进行系统防治。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7):3060-3064.
[2]王凌云.慢性胃炎的诊疗现状[J].中国当代医药,2009,25(16):159-160.
[3]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95-210.
[4]王琦,盛增秀.中医体质学说[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5.
[5]郭春秀,皮明钧.试论中医体质理论及其意义[J].新中医,2005,25(4):24-25.
[6]袁冰.试论中医体质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历史地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9-11.
[7]吴晋兰,陈长春,沈一山,等.慢性胃炎不同证候与体质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9):1876-1878.
[8]卞立群,李振华,李保双,等.《慢性胃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特色和临床解读[J].世界中医药,2017,12(10):2492-2495.
[9]姚星.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10]龚雪妍.慢性胃炎发病与饮食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52.
[11]匡调元.体质食疗学[J].北京:中医杂志,1997,30(10):626-6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82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