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西药结合治疗轮状病毒腹泻90例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卢山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方法:将180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都首先采用思密达和常乐康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急泻停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止泻、恢复食欲,治疗呕吐等方面积分也都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能提高总体疗效,加快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
  关键词 中西药结合治疗 轮状病毒腹泻 小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211
  轮状病毒腹泻是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轮状病毒腹泻已经给患儿、家庭及社会都带来很大的影响,目前,轮状病毒腹泻尚无特异的抗感染药物,多采用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症及支持疗法[1]。在中医古藉中虽无轮状病毒腹泻这个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泄泻”之“暴泻”范畴。中医药在治疗小儿腹泻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2]。本文观察了中西药结合治疗轮状病毒腹泻90例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9月~2011年2月院门诊轮状病毒腹泻患儿180例,其中男100例,女80例;年龄1~5.5岁,平均3.6±0.6个月;病程30.2±14.2小时,体温36.97±0.41℃。伴发热29例,呕吐36例。把上述小儿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两组临床资料均衡性良好,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方法:两组同时给予口服胃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博福-益普生),2岁以上幼儿每日3次,每次1袋,1岁以下幼儿每日1袋,分2次服用。口服微生态制剂常乐康,温水送服,1次1粒,1天2次。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急泻停胶囊,1次1粒,1日3次。两组都治疗2周。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大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大便常规基本接近正常;②有效:大便性状、次数、大便常规复查好转;③无效:大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大便常规均无改善[3]。
  统计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临床总疗效等计数资料用X2检验;临床症状变化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临床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82.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临床症状变化:两组治疗后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止泻、恢复食欲,治疗呕吐等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讨 论
  轮状病毒腹泻临床上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患者大便每日>3次,大便的性状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黏液便、脓血便及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轮状病毒腹泻病的治疗原则是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继续饮食,合理用药[4]。
  祖国医学对腹泻的称谓较多,称为“飧泄”“溏泄”“濡泄”“鹜泄”“滑泄”“洞泄”“注下”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热邪致泻,有发病急,倾注直下的特点。湿热泄泻多由感受湿热,或为夏令暑湿时邪伤及肠胃,或饮食肥甘及误食不洁之物,致肠胃湿热蕴结,腑气不通,故腹痛、泻下臭秽之物;又肠中有热,热邪类火,火性急迫,故泻下急迫而肛门灼热。细究之,湿、热为病本[5]。
  在中药中,急泻停胶囊主要成分为番石榴叶,研究表明番石榴叶具有抗病毒、降血糖、抑菌等作用[6]。有研究表明番石榴叶及急泻停胶囊对3种不同中医证型都有较好临床疗效,验证了其具有收涩止泻的功效[7]。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止泻、恢复食欲,治疗呕吐等方面积分也都好于对照组(P<0.05)。
  总之,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能提高总体疗效,加快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655.
  2 刘丽莉,黄永坤,魏德群.轮状感染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O(12):759-762.
  3 程天印,朱深海,韦显凯,等.番石榴叶止泻机制的初步研究[J].畜牧与兽医,2009,37(2):13-15.
  4 魏练波,陈宝田,李智军,等.番石榴叶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10,8(1):11-13.
  5 陈国宝,陈宝田.番石榴叶提取物体外抗轮状病毒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10,17(8):502-504.
  6 赵云燕,徐雯,肖达民,等.番石榴叶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粪中SIgA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3(3):230-231.
  7 Teitelbaum JE.Probioties and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diarrhea[J].Pediatr infect Dis J,2005,2(4):267-2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612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