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所有人都是帮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樽

  西方的新闻理论中有句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一句妙语,因为从事新闻工作多年,这句话早已耳熟能详,但看到把“人咬狗”的比喻映现在电影上,还是觉得新鲜。影片表现的是连环杀手一路行凶的故事,本该属于正常的“狗咬人”之类,但拍摄者是比利时的三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电影学院学生,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生猛,追踪连环杀手“实地拍摄”并为此“以身殉职”,这就成了真正属于“新闻”的“人咬狗”。
  
  名不见经传的人要想一夜成名,惊世骇俗是必然的选择之一。《人咬狗》从起初的策划到最后的结果,都是如此道路的成功案例。
  该片以黑白纪录片的手法,描绘一队纪录片成员跟随着连环杀手四处奔走的过程。最吸引人的不是细节而是整个架构:纪录片成员从客观跟随的拍摄者,进而成为参与罪案的追随者,“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地陷入了暴力旋涡,最后全部以死亡告终。纪录片成员的职责就是忠实的记录,因此故事里的连环杀手的性格决定了影片的性格。不幸的是,片中的杀手是个没有理性的家伙,他所有的杀戮几乎都没有什么理由。影片开始就是他在火车上用绳子勒死一名女乘客,他站在车窗前,当那女乘客经过他身旁时,他甚至连她的脸都没看见,就把她勒住拖进卧铺车厢。跟下来,一般电影就该表现杀手为何杀人或被杀者是谁,或杀人之后的影响等情节。但在该片中却完全不是这样,那个被杀的女乘客只是这个杀手随意杀死的无数倒霉鬼之一。接着,就是杀手在河边沉尸,从他的讲解中,观众知道了侏儒、老人、小孩等各种类型的人在沉尸中的差异。原来,这是一个以杀人为乐趣的恶魔自传性“纪录电影”。
  因为是纪录片的样式,也有不少镜头表现杀手的“可亲”,比如他带着摄制组成员造访他的家人、老情人,介绍他早年的生活。他说,“即使是杀手也有纯洁温情的一面。”这个瘦高的杀手,似乎还特别喜欢诗歌,他在追杀一个人的间隙,在废弃的楼顶看到两只安静的鸽子,这引发了他的诗情,他对着摄像机示意拍摄者把声音放轻,不要惊动那对鸽子情侣。并开始讲述一对求偶季节的鸽子的特点,还朗诵诗歌,而随后当然是不忘继续追杀那些无辜的人。
  影片中的杀手和拍摄者的关系最是有趣,杀手与拍摄者是雇佣关系,可以设想,拍摄者是一群有着高远艺术野心的人,但他们没有钱、也没有人给他们提供机会实现艺术理想;而杀手却无意间成为他们的知音,他利用杀人后抢劫到的不义之财提供给他们拍片,虽然是拍摄杀手自己,但毕竟有了拍摄机会。在“以暴示暴”的展示和欣赏中,拍摄者(也是片中人物、杀戮的见证和参与人)实现了一个由表及里的变化过程:原始暴力(杀手无理由杀人)诱发现代人潜伏的心理暴力(纪录片成员从记录到参与),然后,显现到影像。当然,编导者的切人点,决定了影片重心是对暴力淋漓尽致的展示,无暇也懒得去作任何罪案探讨,也就没有任何对暴力心理的剖析和批判。
  
  片中有个细节特别具有黑色幽默效果。在一栋旧楼中,跟踪拍摄的摄制组遇上了另一队也在跟拍杀人的电视台记者,民间和政府的两大影像媒介的邂逅令人苦笑也令人沉思。在杀手面对镜头喋喋不休的独白中,有很多话都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他谈到路边楼房时说:“为什么人们把大街上的砖都涂成红色?是因为人们喜欢这个颜色,红色是血色,是暴力的色彩。”这些话,不妨理解成暗示了某种全民性崇尚暴力的本质。
  实际上,这是一部极其“别有用心”的电影。既然杀手是个变态的杀人狂,既然拍摄者是在拍摄纪录片,那么杀手在实施杀戮时,拍摄者虽不直接参与杀戮,实际也是帮凶。事实上,从接手去拍这部影片就无可逃避地成了杀手的一部分。影片中间有一段,是杀手装作电视台的人去采访一个孤独的老太太。从敲门蒙骗进屋到把患有心脏病的老太太吓死,以及在屋子里洗劫钱财,这些拍摄者都是从犯。而就在这场戏中,观众还看到了摄制组成员出现在镜头里。此后,我们看到,除了主摄影师,其他几个辅助者都陆续出现了,他们参与到了剧情中,还与杀手一起吃饭喝酒。后来,在对一个胖女人先强奸后杀的过程中,摄制组的成员已开始直接参与强奸的犯罪活动了。
  更险恶用心是在看完影片之后,观众蓦然发现自己最后竟成为杀手的帮凶和同谋。起先,观众只是一般地观看,随着杀戮变成家常便饭之后,观众对片中令人发指的杀戮也经历了一种习惯的变异过程:从最初的不解震惊,到淡漠麻木,再到逐渐习惯,最后,杀戮似乎已是不可缺少的生活部分。在不经意之间,在潜移默化中,观众从罪案的窥视者成了罪案的参与者。影片通过冷静客观的手法,巧妙地实现了这种转换。观众从至高无上的影院消费者,没有防备地被强奸,并被强拉入伙,成为与罪犯同流合污的一群。
  当观众清醒以后,身份的转变似乎已成定局,愤怒也罢,震惊也罢,帮凶的面貌都在自己的心上显影。
  责任编辑/张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094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