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于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技术教学课堂逐渐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做到寓德于教,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呢?以下是本人的教学心得。
【关键词】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143-02
今天是职高13班的信息技术课,学生又提出要求上网,每次上信息技术课,学生总是提出这样的要求,最近很多班的同学也提出过这样的要求,似乎他们学习信息技术就是为了上网娱乐。笔者决定在全部14个新生班级中做个简单问卷调查。
一、主要调查内容
1.你了解互联网的产生、发展和功能吗?
A.了解( ) B.基本了解( ) C.不了解( )
2.学习信息技术就是为了上网吗?
A.是( ) B.否( )
3.你上网的目的是什么?
A.聊天( ) B.游戏 ( ) C.学习查资料( )
4.你经常上网吗? 每周( )次, 每月( )。
5.你去过网吧吗?
A.去过( ) B.从没有去过( )
6.什么是网瘾?你认为网瘾可以戒除吗?如何戒除?
二、调查结果
学生首先对这一调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调查内容也乐于回答,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均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如实回答,但调查结果令人堪忧,全部新生班七百余人,其中对互联网了解和基本了解的不到20%,80%以上的学生不了解;40%的学生认为学习信息技术就是学习如何上网,且上网聊天与游戏的占90%,学习查资料的只有10%;近60%以上的同学去过网吧。
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对互联网功能更是知之甚少,很多同学有不良的上网习惯,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存在的种种差异,被逐渐边缘化的职业学校学生也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其中来自互联网的的各种信息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及人生价值观的形成。结合我校接连发生的几起因学生偷偷去网吧而引发的事件,我深深地感到想要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首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还应该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思想教育,做到寓德于教。于是,我决定临时修改教学计划。
这节课是职业高中11班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为Internet的主要服务功能介绍,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与发布、网上通讯、专题讨论、网上交友、电子商务、远程登录等几个方面。我在备课时结合课程内容需要设计了几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小程序,上课之前先演示,不仅能够使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问题,激起学习兴趣,还可以使他们主动要求学习如何去做这个程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老师、学生都动起来了,课堂就显得很充实,学生每次上信息技术课也不再感到无聊了,不再轻视课堂纪律。在这节课上,从互联网的产生、发展到Internet的强大功能,都做了详细的讲述和具体演示,由于先前的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需要都已掌握,所以讲课更具针对性,重难点容易把握,同学们听地津津有味,关键时候让同学们进行热烈的讨论,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积极的学习态度容易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而消极的学习态度则容易产生消极的学习行为,积极的行为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从课后学生及以后学生上课学习的态度来看,这一课的网络知识的学习是必须的,也是成功的。首先,使同学们对互联网的发展及网络的各种功能有了重新认识,计算机可以在数值计算、信息处理、辅助设计、教学、多媒体应用等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网络技术只是计算机中的一项应用技术,学习信息技术不再为了追求上网,更重要的是掌握计算机的各种功能与应用,上网也不再只是为聊天、游戏,更重要的是资源共享,获取各种资源、信息、网上学习,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个人的信息素养。通过教学,同学们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也有了新的认识,逐渐转变了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的转变,促进了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与掌握,从以后的上课中发现,上课要求上网玩游戏的少了,积极要求学习的多了,我认为课堂的教学是成功的。
三、心得体会
1.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行为,积极的行为有利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经历了顺从、认同和内化等三个阶段,对职高11班同学的教学,我先用问卷调查、再用循循善诱的理论教学和具体演示操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使学生顺从、认同到内化,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既保证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教学,又促进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2.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应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真正做到寓德于教。
如在打字教学中,指法的练习是枯燥乏味和不易掌握的,教师首先要强调指法练习的重要性,明确指出熟练的指法是学好用好计算机的基础,在学习中同学们可以进行打字比赛,看谁打的又快又好。通过“指法”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自觉性、竞争性的良好品质。
3.正确面对学生网上游戏
教师通常为了防止学生上网QQ聊天、打游戏等,在不用上网的情况下把网络断开或者控制学生的计算机,这样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对网络的好奇心,进而使学生产生不良的上网偏好,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对待学生“网游”不应刻意回避,更不要谈“游”色变,而应正确面对,应该以疏导为主。教师可以把游戏教学纳入教学计划,教导学生如何注册账号、游戏设置等,教导他们文明游戏,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过度游戏的危害,使原来隐蔽的游戏失去神秘感,让同学们能够正确对待“网游”,认清过度“网游”的危害。
4.课堂内外结合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布置阅读、查资料等网上作业,学生在家中通过互联网完成作业并传送给老师,能比较及时地获得反馈,利用课外教育系统,可以创建虚拟教室,让身处异地的教师和学生互相听得着、看得见,进行异步辅导、异步讨论等,这样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枯燥乏味的信息技术课程变得丰富多彩。
5.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发挥替代强化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老师应该借助自己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等外在的表现形式把课程内容讲得生动有趣,同时穿插一些有意义的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其次,教师同时还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即教师在课堂教学和上机指导时,也应该有良好的习惯,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给予精确的示范和榜样,教师师表美德的作用,促进了学生榜样的学习,能够改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能,有利于学生美好品德的形成。
四、应注意的问题
1.信息技术课毕竟不是思想品德政治课,无需刻意改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无意中给予引导即可,防止学生起厌烦心理。
2.关于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是否开网的问题,如果上课不开网或者需要开网时才开网,在某种程度上讲,确实避免了学生滥用网络,避免了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形成,但这样容易阻断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信息技术老师可采取一些好的方法,如把一堂课安排的很充实,在考虑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的情况下,让学生沉浸于课堂内容的学习中。
当今社会的德育要求在不断的提高,还有更艰巨的挑战等着我们,我们坚信,随着我们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不断学习、了解、认识,它终将成为德育工作的大舞台。只要我们善于挖掘、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就会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26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