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诗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拍摄缘起
马丽琳(以下简称马):您拍摄这样一个家庭内部的故事,缘起是什么呢?
陆庆屹(以下简称陆):我喜欢拍照,我们家人也挺喜欢的。2012年底,我在豆瓣上放了一个相册,是关于家乡的特别日常的东西,没想到反应非常热烈。我之前觉得这些照片是关于我自己的家乡,所以容易打动我,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有共鸣,觉得是不是应该更认真对待这件事。那时候正好需要添一台相机,就买了一个可以拍视频的尼康。我始终觉得照片记录下来的是定格的画面,就那一下,没有时间的感觉,所以想着还是拍视频吧。回家好几天之后,才试着去拍视频。那一年里,陆陆续续拍着,看到特好的画面就停下来,拍两张照片,那些视频断得很厉害,反正很碎。2013年,我在豆瓣上写了一篇日记《我爸》,两天之内点赞和转播超过了2万,这在豆瓣是很庞大的一个数字,当时我就懵了。这么个人的内容,为什么会打动那么多人?我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思考记录的意义。所以第二年回家前,我买了一个三脚架,想把影像拍得更好一点,传说中1500元的投资,就是从这来的。当时只是觉得剪成片段,刻成盘给亲戚朋友,只是这么想。2015年我的工作比较自由,回家的时间可以长一点,越拍越觉得可拍,看所谓家乡父老,他们的一举一动跟北京人、跟其他地方的人的状态不一样。这个可能就是所谓的情怀,你就会觉得这种不一样很特别、很重要。为什么重要,你也不知道。我看自己父母的一举一动,吃饭啊,走路啊,都觉得可爱极了,什么都想记录下来。我爸妈本身就是特别可爱的人。
马:后来怎么想到拍成一部电影呢?
陆:其实我之前对电影了解特别少,但是我很喜欢侯孝贤,他的《童年往事》有些状态跟我少年时期很像。我还特别喜欢《风柜来的人》。2015年《聂隐娘》上映,我看了他的很多访谈。有一个导演系的学生问他:“我是学导演的,但我不知道怎么开始我的第一步?”侯导说:“想拍就去拍,你不拍你怎么知道怎么开始”。这句话很刺激我,因为拍摄了几年,对影像也有了一些理解,我觉得我也可以做电影,所以就买书、看电影。那时候我对电影没什么概念,只是凭直觉去看。有些电影打动我,就没完没了地看,比如《东京物语》,看了至少50遍。那个时候也不知道买什么书,就在豆瓣上找各种各样的影评来看,看得头晕脑胀。后来偶然看到有人说《故事》那本书特别好,就买来看。因为它是讲写剧本的,我本人也写东西,看得也是津津有味,但是看了之后觉得跟我的电影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我加了很多影评的公众号,几乎每一篇影评我都看,里面有很多推荐的书,我就买了几千块钱的书。电影世界、电影艺术、电影哲学等等,各方面的书都看。电影哲学的书没看完,看不动了,太厚了。后来我觉得可以做一部完整的作品,不只是给家庭看的影像。从这开始一点点建构自己的电影观。到2016年的春节,我父母的身体突然之间就衰弱下去了,我姐的离开对他们的打击很大。这部片子是想给他们的,当时我又不会剪辑,我怕这个片子他们看不到,因为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剪出来。四月我回到北京后,就找人帮我装软件,也不知道怎么用。卖电脑的小哥建议我买本书来看,我又跑到中关村买了两本书,学习怎么操作软件。就这么一点点剪,剪了20个月才剪完。
那时候我差不多两个星期出一次门,扔垃圾,买点菜啊。每天都是这种状态。当时我自己觉得剪得挺好,但是我没有参照,也不认识做电影的人。我的朋友们看了说挺好的,但是提不出意见。我有个搞艺术的朋友叫刘耀华,他是艺术策展人,不搞电影,不过他看过很多电影,有自己的艺术观念,他给我提了很多意见。其实很多东西是相通的,他的意见有很多独到之处。后来我们就一直讨论,最后两个多月都经常泡在一起。第一场公开放映也是他帮我联系的,在尤伦斯放映一场。我当时觉得能放映一场就挺好,就立刻回家接我爸妈。我觉得他们那一代里有很多人都很有才华,而且对艺术有特别纯粹的爱,但是他们没有太多选择的机会,我也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后面事情的发展就是靠运气,因为直到第一场公开放映,我也不认识任何做电影的人。后来第二场放映的时候,赵殉和王立学看到了这部片子,才开始考虑发行。
马:从2017年第一次放映到2018年12月路演,一年时间做了哪些筹备工作?
陆:后来我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了,我也不问他们。包括参加FIRST影展,都是他们报名的,我不懂。
马:当初您用了一个尼康相机,拍摄频率是29.97帧,而电影的播放速度是24帧每秒,怎么解决这个技术问题?
陆:我不懂,不知道他们怎么解决的。他们说画面的问题还好,主要是处理声音遇到困难,声音对不上,但后来还是解决了。我看他们成天愁眉苦脸,挺搞笑的。
二、人物:乐观坚韧的生命态度
马:我发现影片里两位老人总是在笑。影片中的情绪大部分是快乐的,也有一些悲伤,几乎没有愤怒的情绪。
陆:我爸妈这辈子没抱怨过一句话。我妈一向雄赳赳、气昂昂的,做事情不求什么回报。以前大年三十有乞丐来我家,我妈就会给钱、给饭。他们俩属于乐天知命的类型。我妈一直在做她熟悉的事隋,我爸对所有的东西兴趣都很大,觉得什么都好玩。有时候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就哈哈大笑,自己念叨“大活人,还摔了?”就是觉得很好玩的状态。我从小到大都是这样的。以前家里发生了火灾,他们没有特别大的怒气,也没有追究谁的责任,只是说:“这回小心点!”事情已经发生了,抱怨没有任何意义。我家就是这样,人活着就是解决问题。我们那里,没有人不喜欢我爸妈。
马:影片中的爸爸很喜欢拍照,有很多他拍的照片和视频,这是否也影响了你?
陆:1997年我姐花了2万多买了一个摄像机。那时候我三舅买了一套房子,100多平米,才3万。我们家十年前才买冰箱,2007或者2008年才买洗衣机什么的。但是我爸買手风琴,一个就几千块钱,还买各种乐器,都是添置喜欢的东西。我买洗衣机的时候,我妈说没必要,用手洗就好。买了之后,我妈夸我孝顺。我爸一辈子,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他整个生命的重心就是工作和家庭,他是我们县唯一一个全国高级教师,他喜欢工作。1984年,大家还不知道计算机是什么的时候,我爸就会用单卡的录音机录程序,还教给我。如果在条件更好的地方,他可能会成为研究这些的专家。他太喜欢钻研了,任何他看到的东西他都想钻研。2015年我哥回家带了个电动独轮车,我爸眼睛发亮,说:“我要玩。”太天真了,别的老人不会这样。他不逛街,几乎出门就是去山野。别人叫他交流书法、乐器,他会去参加,但是不深度介入。 马:影片开始的时候就是爸爸、妈妈退休之后的生活状态,很满足、很平和。
陆:他们退休之前也这样。我从小感受到的家庭气息就是这样的。我五六岁的时候,住在乡村中学,贵州雨又多,家里房子漏雨。我们夜里起来拿盆子接水,我爸打着手电筒到屋顶去弄瓦片。那时候物质太匮乏了,但是我爸妈没有抱怨过。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困难,反而觉得挺好玩,全家人说着说着还笑了。除了生死,生活没什么困难。就觉得生活就这样,大家都很穷。他俩结婚的时候连口锅都沒有,我爸一双鞋也没有,我妈用三天给他做了一双千层底,这种鞋一般半个月才能做出来。我爸妈还了整整30年的账,1995年才把账还完。我从没见过他们那样的人,温柔、坚韧又天真。我三舅说我妈那个脾气,要不是陆姐夫,早离婚多少次了,我妈就瞪着他,我爸就嘿嘿地笑。
马:除了物质,婚姻终究是建筑在爱的基础上,包括关爱,健全的家庭的温暖,这是影片《四个春天》想表达的主题么?
陆:我就是想在一个旁观的角度看他们,因为我从内心非常赞美他们。
马:每次离开家,爸爸把你们送上火车或者出租车,这些片段特别能触动那些离家打拼的人。
陆:有一年先送我哥走,然后我爸把我送到火车站,送完我,他自己用一个多小时走回家。我妈发了一条短信说,你们还是别回来了,走的时候太难受了。刚才想叫你下来吃面,结果你已经走了。我看到短信,从候车室—直哭到了车上。人要是没有这些成长的经历,肯定也有些缺憾。贵州有些落后的地方,那里的人往外走的渴望很强烈。我爸妈非常支持我,从来没干涉过。我对火车有很特殊的感情,为了拍火车隧道的镜头,我还专门坐了一趟绿皮车。因为绿皮车的厕所可以开窗,我就先把镜头卸下来,把相机伸出窗外,再把镜头拧上。当时风很大,特别担心一失手相机掉下去。我想以后有钱了,要把自己感受到的火车拍下来。目前所有电影里的火车镜头,只有几个是我喜欢的。可能因为我离家出走,我对火车的感受跟别人不一样。我甚至想过拍一部纯粹在火车上发生的故事。
1999年我突然想去当矿工,就是一念之问的想法,我妈问我:“你觉得你行吗?”我说:“应该可以吧。,我妈说:“注意安全。”她没有反对我。我哥当年从清华离职,我爸认为能养活自己就行。我哥19岁在清华当老师,23岁辞职隐居,我爸妈也没有异议。那个时候觉得很自在,过了多少年回想--起来,看到其他人的家庭关系,一对照,觉得我父母特别了不起,特别开明。
马:让你们自由生长,这也是他们爱的方式。
陆:特别无私。我高一只上了一个学期,之后再也没上过学,没在稳定的情况下成长,很多人情世故我不懂。我某些方面很早熟,某些方面很晚熟。比如北京的朋友结婚,叫我去吃饭,我吃完就走。后来朋友在群里讨论给红包,我才意识到还有这件事,我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我2006年开公司,挣钱挺多的,我都没想到给父母钱。不是不想给,是想不起来给他们。当时我回家揣着2万元现金,放在裤兜里露出来。我妈问:“怎么拿这么多钱?那你给我点。”我就抽出几百块,其他钱都给她了。其实那时候我家还有欠债,他们从来没问过我要钱,父母一直在默默承担,我妈说不想给孩子添任何负担。那时候觉得自己蠢极了,后来才意识到挣了钱,除了给朋友,还可以给家里。后来我有了钱就先给父母,但是他们不要。我只好买东西,买到后来我妈都怒了,说:“那么多衣服!没柜子装。”我就买衣柜。他们真的是无怨无悔。
马:《四个春天》展现了一个充满歌声、充满爱的家庭,如何选择影片表现的内容?
陆:本来也设想了表现独山县的风俗、人文的东西,加上自然的风光,想把这个作为背景。后来放弃了这个想法。
马:为什么删掉了这些?
陆:一方面素材不够,另一方面那几年家乡变化很大,比如房地产公司来了,很多变化打乱了我少年时的记忆,我不愿意去拍。两个状态是不一样的。后来决定还是算了,拍最熟悉的内容剪起来更自然一些。
马:您如何看待您的家乡?那个地方的水土和个性有何特征?它们对您的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陆:我家乡那里山水无穷,总觉得隐藏着很多神秘的故事。独山人很热情,是很真挚的热情,这是比山水更能铭刻在我脑中的家乡的印迹。我很喜欢独山人,他们至今还保持着一些可贵的品质,比如尊老、比如对文化的尊重。我很想找到那种看似平常却很有力量的气质,想找到根源。我想以后还会尽力去挖掘那种独特的社会生态。
三、整体构思:本真呈现的生活质感
马:有了这样的构思之后,怎么将内容整合起来,进行叙事?
陆:就是四个春天,按照时间上一年一年的小的变化。比如一株腊梅,最开始很小一株,长高、开花,就像养孩子一样。比如燕子,飞去又飞来。我自己那个版本有段对话,我爸看着腊梅说:“腊梅黄的啊,不好看。”他就是那种特别客观的人,也不会说假话,想什么就说什么。
马:这些都成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元素。第一个春天开始的时候相机就记录了爸爸在晨跑,然后熏腊肠、做饭,以这些生活细节展开?
陆:挺奇妙的,这是生活的一部分,维系着生活的内在逻辑,人要吃饭。其实我还删掉了很多食物的片段,不然就变成《舌尖上的我家》了,我妈会做很多本地的食物,我想以后有闲心了,剪辑一个独山的食物。
马:通过这些细节感受到生活的质感。
陆:这话我特别赞同,我想拍的就是生活的质感。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质感,看你去不去拍,你以什么角度、身份去介入,生活以什么样貌被记录。我觉得剪辑这个片子的过程中,对我的思考有很大的扩展,我想了很多以前没思考过的东西。人是什么,生活的本质是什么,社会的样貌是什么。每个地方的差别,都培养出一些灵感。有一次我叫朋友来看影片,他特别喜欢植物,他看到我妈说“大地回春,刺梨发芽”,就潸然泪下。你很难想象那种状态,普通人不会因为平平常常的两句话有那样的反应。对于时间的叹息放到一个特殊的环境里来表达,就—下子戳动了情感,就像在好多日本片子里精微的细节,让人产生共鸣。之前共鸣都是朋友之间聊天产生的。 马:这里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
陆:状态。真正应该拍的是人的状态、人的反应,不是事件本身。这是我喜欢的。有些拍摄者特别关注事件,会凑得很近。我觉得远点、稳定点会更好。我不喜欢拍成新闻调查的风格。
马:有的人是线性思维,不是艺术思维。
陆:不知道,人跟人的差距太大了。喜欢植物的人就很喜欢这部片子里的一些细节,种植也是我爸妈的爱好。我觉得我对植物、对自然有一种敬畏感,以前困难时期,我们家种了这些植物才得以顺利地挺过来。我自己在北京种了二百多棵植物。
马:影片跟大地、跟自然的关系特别近,大地拥有治愈的力量,可以把悲伤消融。人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人的一部分。你怎么看影片跟自然和大地的关系?
陆:人最后变成山林。所以有的事情争来争去很无聊。你想想乔布斯在临终前的那段时间会想什么?可能还在想做什么伟大的事情。人最后就是白茫茫一片,不管社会身份是什么,不管最后怎么样,把自己的生命力展示出来,就不枉一生。
马:影片里还有很多细节,比如爸爸给妈妈染头发。有一个镜头妈妈在做小鞋子、爸爸对着电脑唱歌,两个人乐在其中。用这些很暖心的细节构成这部影片?
陆:每个家庭里都有这些东西,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诗意。比如丈夫给妻子盛一碗饭,生活就是由这些细节构成的。很多时候细节里有特别细小、微妙的情感。重要的是凝视感,对生命的凝视,用心去观察生活。凝视多了,对于什么东西能打动你,自然比较敏感。我爸妈对这个世界特别温柔,特别天真,特别怜惜,这里面就有诗意。比如,我家网上购物的纸箱子,我妈就会留给收废品的老太太。这老太太生病了,我妈还买了几斤核桃去看她,特别慈悲。这也影响了我,我以前上班坐地铁,地铁上有收矿泉水瓶的老人,我每次都给他矿泉水瓶。你有一点点善意,对自己满意一点。其实那时候每天下班,就像流水线上的零件一样,乏味极了。有这个事情,每天有些小小的期待。
马:这是生活中暖心的时刻。
陆:暖谁呢?暖自己,感觉多了一件事情可做。一个矿泉水瓶对人家老人能有多大帮助?没多大改变,自己知道而已。
马:他们对别人的苦难怀有悲悯之心,他们自己也经历了人生的波折。
陆:以前他们特别穷。我印象中6岁之前我都没吃过几次干米饭。但是没有比较,大家都这样,我也没觉得我家特别穷。有些广东的知青,他们的亲戚会给他们寄一些年糕、奶糖,我家就没有。我妈托人从广西弄了两斤蜂蜜,分成好几份,等到假期的时候送给我外公。那时候物资太匮乏了,但是也挺快乐的。
马:两位老人一直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姐姐去世之后,妈妈在姐姐坟前哼唱起姐姐最喜欢的歌,歌聲把内在的痛苦变成了可以言说,能被超越的身外之物。
陆:我姐最喜欢跳舞。我妈10年前就跟我聊过,如果他们走了会怎么样。他们对这事看得挺淡的,还能怎么样呢?谁也不知道。这就是生命的过程吧。
马:《四个春天》里的家庭充满了乐声、歌声,音乐在你家里起了什么作用?在影片里发挥了什么作用?
陆:音乐在我家是生活的一部分,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生活的自然呈现。
马:音乐起到了治愈作用?
陆:这不应该是作者回答的问题,每个观看者会有自己的答案。每个人都是世界的过客。比如坐地铁的时候我们看到两个人吵架了,我们会去问为什么吵架吗?基本上不会,很少会去追究原因的。我只想让人们看到这样的生活,那些很具体、很细的东西,我不想去挖掘。
马:第二个春天和第四个春天的开头,是爸妈站在门口说欢迎欢迎,这是一个特意的设计吗?
陆:本身就是这样的,回家拍到的第一个镜头。2014年我把相机挂在身上,为了拍那样的镜头,没告诉他们哪天回来,所以回去的时候他们很惊喜。2016年也是这样,我自己先回去,回家拍到的第一个镜头就是爸妈在厨房门口欢迎。
四、镜头语言:整体观照的生活状态
马:《四个春天》的影调偏向朴实平和。您学过油画,请谈一谈美术经历对这部影片的影响。在摄影基调方面,这部影片又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陆:纪实摄影和绘画是两个领域的东西,只能说画画的经历培养并强化了我的审美的“意识”,在拍摄时我会随时下意识地判断画面构成。
马:拍摄时用了很多平视的角度,用儿子的视角去贴近两位老人的日常生活?
陆:其实我反倒想远一点,但是相机的收声限制了我,很多素材用不了。距离太远,听不到他们说什么,很可陪。后来就随心所欲地拍。
马:所以您还是用冷静节制的方式处理家庭影像。作为一部纪录片,很多时候人物会直接对着镜头说话,观众会意识到儿子就在镜头后面,有意识带入你的视角?
陆:相机在我手里,从儿子的视角拍他们在那个环境的感觉、状态。不能说完全没有设计,所有的拍摄者都无意识地在进行设计,但是他们在镜头前没有压力,能呈现出生活本来的状态。我拍了很多,有二百四十几个小时的素材。
马:这么多素材,您的剪辑取舍原则是什么?
陆:我高兴就行。因为同样的素材太多了,只能说挑一个吧,都差不多,也许第二次看觉得另一段更好。有一段是我妈种了苦麻菜,挨家挨户给邻居送。那些街坊看到我拿镜头拍,也没有特别诧异。但是最后剪辑的时候没有放进去,如果你不是在一个很长的时间线里去了解这些人,你会觉得这些人太好了,太假了,以前的人情世故跟现在不太一样。影片里有一段是邻居送腊梅,我爸收下之后,邻居说了谢谢。其实这背后有故事,在我们那里,如果我爸妈接受了谁的礼物,他们会感到很高兴。那个吴叔叔知道我们喜欢植物,他到成都的时候就带回来两株送给我们,还对我们说谢谢。但是这些前因后果我没有拍到,我也不想去摆拍。从小我家里就寄宿别人家的孩子,直到我15岁离开家,这期间陆续有17个孩子曾经在我家生活过。我爸辅导他们功课,管他们吃住,没要过他们一分钱。我爸妈也不为什么,纯粹是帮助他们的学业和生活。这些我没展开,我妈说凭良心做事情,不求回报。这些都没放到影片里,不然就太杂乱了。 马:据说最初剪辑的版本长达四五个小时,后来剪到这个长度?
陆:我自己那版是2个小时,上院线是1小时45分钟。我特别欣慰得到了金马最佳剪辑的提名。我自己觉得剪得挺好,但是没有横向的比较,也没有专业人士的评判,总是觉得不清楚。有了专业人士的肯定,我挺欣慰的。至少证明我对剪辑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
马:所以您是按照直觉把这些素材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
陆:我没有按我看过的纪录片的方式剪。我研究的是《谍影重重》和《七武士》。它们对我的剪辑有多大影响,我不知道,我从里面看到了一些剪辑的逻辑,我就不想剪成很闷的那种。
马:有没有关注商业电影的技巧?
陆:我特别喜欢研究斯皮尔伯格。他的部分商业片很程序化、特别精密,作为学习对象是极好的范本。阿巴斯的片子,比如《橄榄树下的情人》,一看就像艺术家做出来的。我前几天看了蔡明亮的《爱情万岁》,发现再怎么样的片子都有自己的规矩在里面。电影想吸引人看下去,必须有某种特征在里面。蔡明亮制造悬念的能力太强了,他什么也没说,他不需要说,看到这一段,就可以了q我觉得电影很好玩,就觉得什么都好。电影没有类别的高低,只有水平的高低。我最喜欢的片子还是《东京物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那么喜欢。还有《风柜来的人》,特别喜欢。生活中有很多残酷的东西,一旦隐藏到电影里面,能感受到人生的复杂,这一生需要去体会的东西太多了。
马:怎么把握影片的节奏、起伏?
陆:我觉得纯粹是凭直觉,到现在我也总结不出来。非科班出身的,很难去总结这些东西,没有系统性。流畅度、节奏感的把握就是凭直觉。
马:艺术创作需要凭直觉。
陆:我不知道。我觉得我有电影天赋,我觉得我能拍好电影。自信是一方面,还得看有没有把握。我现在没有把握,这东西还得学习。我现在看很多片子会想导演怎么想,导演的心理活动是什么,为什么这么拍。看多了,就会有收获。一些在书本上看到的不能理解的东西,在观影的时候反而理解了。
马:第一部作品就获得金马奖提名,在FIRST获奖,是很难得的事。
陆:其实我激动的是入围FIRST初选,特别激动。那时候大家都很忐忑,不知道能不能入围,而且没走过后门,也没后门可走。对我而言,那一项就够了。后来入围金马,反而没那么激动了,特别奇怪的状态。
马:豆瓣评分达到了8.99分,被称为年度黑马,您怎么看?
陆:最初点映了几十场,最开始那批观众的热情建立起影片的口碑。这是发行方最关注的。我只是觉得很喜欢路演,我比较喜欢跟观众互动,能得到很多不同的信息,跟观众的交流让我感到很温暖,还有的让我感到很惊喜。从观众的视角看到的东西对我很有帮助。
马:您内心还是喜欢故事、叙事,包括您关注的电影技巧。
陆:我从小就意识到自己是个旁观者。小时候躺在床上,看到墙上有个黑点,脑海里就想这个黑点是不是苍蝇,它会不会飞?然后我就想这个房间在独山县哪个地方。然后抽离出来,思考是否有人知道有个小孩在家里想这些。这种状态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还比如坐公共汽车,有人走过,跟我目光对视,我就会带入他的视角,揣摩他的心理。
马:这种思维和视角的转换很电影化。
陆:我的直觉告诉我电影特别适合我。我以前画油画,我还做过运动员。我踢球的时候,踢着踢着,我的思维就飘掉了,我觉得变成了移动镜头,其他人在动,空间在变幻。
马:你的眼睛就像摄影机。
陆:真的是。我把自己分裂成一个主观、一个非主观的视点,有点像魂魄分离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我经常这样。很早以前,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经常主动加班,每天赶末班车回家。那时的公交车不开灯,车里是黑的。我背着包,拿着笔记本、小铅笔头,我就摸着黑写日记。等汽车停站的时候,灯亮了,我就看看自己写得什么,一看发现全写花了。你可以试一下盲写。你会发现,在黑暗中,你也可以做点什么事情。那种感觉很好,没有人知道你在做什么,感觉自己的手里有一个小秘密。然后你会想,车上这些人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小秘密,可能是心理活动,可能是他们手里摸着什么小东西。我感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马:这些镜头的选取,也构成了影片的风格。
陆:我拍了很多好玩的镜头。但是给自己家人看与给观众看是不一样的。有好多剪掉的,我当然知道特别好,但是没放进去,太动人了,可能这种动人出现在生活中很自然。但是单独截取出来,就很突兀。
马:破坏整体风格的一致?
陆:说不清楚,文艺作品,我喜欢情感含蓄的,像《海边的曼彻斯特》。
马:所以您喜欢客观节制的拍摄方式?《四个春天》对特别悲伤的事情表达也很克制,这种克制的表达反而让人觉得很有力量。
陆:本身也没什么故事,很少戏剧化的东西,生活就是这样。我喜欢静静地待着,观察,感受很难说清楚。人过了35岁或者40岁,想法会不一样,我以前是个特别躁动的一个人。以前夜晚的时候会骑车出去瞎逛,有这样的习惯就会碰到一些奇怪的事情。有一次在清华西门附近,碰到一个躺在大马路上的人。我犹豫了一会儿决定去帮他,我过去一看是个三十几岁的男的,我问:“你怎么了?”他说:“这是哪儿啊?”我说:“你是不是喝酒了?你躺在这,一会儿被车撞死了。”他说:“瞎说!车敢撞我?”我说:“随便吧,你要是爬不动,我可以扶你,挺危險的。”他说:“那帮我吧!”他很重,拖都拖不动,最后他连滚带爬到马路边了。然后,我就骑着车走了。如果没有特别无聊的人的习惯,是碰不到这些事情的。这些事情—直在发生,我也没有特意观察,它就在你眼前。我就是喜欢晚上出去,我上初中的时候,三四点就起床,先去跑一下步,然后自己煮碗面,背着书包去学校。我就坐在窗台上,看天亮起来,看同学们背着书包来学校。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特别愉悦。我们那的早餐吃米粉,那时候1角5分钱一份,加点肉丝是2角钱。我爸妈总是给我2角钱。那时候马路上有两家米粉店,我总是去其中一家。后来我觉得自己煮的面条也挺好吃,我就没跟我父母要钱,我路过米粉店的时候,我绕着走。心理活动特别有意思,我之前一直吃这家,而且是他们的第一个客户。现在不去吃了,我担心他们想我是不是去另外一家了,有点隐隐的背叛感。人的心理特别微妙,有意思。我始终觉得电影的事件只是背景,真正应该拍的是人的状态。我喜欢的东西是这样的。
马:您艺术创作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陆:缺乏经验,我会去学习。剪辑《四个春天》的时候我也没有经验,我觉得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马:您下一步的计划呢?
陆:下一步,我要拍故事片。我试着写剧本,内容不太相同,但基本都是现实题材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700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