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印象派艺术特色变革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上重要的艺术流派,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开创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主要从绘画题材、运笔方式、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变革;色彩对比;片面式构图
  十九世纪是美术史上一个变革与繁荣的时代,而最大的成就就是印象派的产生。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众多在绘画表现上成绩斐然的大师,艺术家们将绘画与宗教、哲学、文学分离出来,借助科技的进步,着重表现自然带给人的视觉感受,将自己的感受通过独特方式表现出来,用绘画作品反映真实的世界。在这一时期,西方绘画艺术也发生了许多变革,印象派形成了独有的艺术特色。
  一、绘画题材的革新
  印象派画家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与官方的学院派形成对立,摒弃了学院派一味模仿古希腊、古罗马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手法,不再将题材围绕在神话、宗教传说,也不再为贵族服务,而是以当代人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手法去描绘现实生活和自然风光。
  十七世纪以来,在尼德兰地区开始出现直接描绘自然风光和平民现实生活的作品,但规模较小,并不能完全取代学院派崇尚的宗教、神话题材。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长远的发展,新崛起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必然会在文化领域有一番作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法国写实派画家库尔贝的作品对后来的印象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法国画家摒弃传统绘画题材,开始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题材。
  印象派画家开始走向自然,走进生活,到乡村里捕捉大自然的光与色,巴黎郊区明媚的风光更是成为常用的绘画题材。同时,印象派画家也热衷于表现近代工业文明,如1877年莫奈创作的有关圣拉扎尔火车站的作品,成功表现了典型的现代生活景象。
  画家在当时已有的光学理论基础下,选取光元素来诠释自然。摒弃以往的褐色调,选用丰富鲜艳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瞬间的变化,保留最真实的色彩。印象派很多作品表现的都是现实中某个普通的角落或平常的场景,平易自然,使人们有着熟悉的亲切感。这鲜明地体现出印象派画家反对传统绘画的文学性题材,着重强调绘画本身的表现语言特性的艺术观念。
  二、表现形式的转变
  西方传统绘画采用光影明暗塑造形体,没有区分明暗与色彩,只是着重描绘物体固有色。随着19世纪初欧洲科学技术的发展,印象派在光学理论的启发下,开始意识到光与色的产生关系,借助新科技、新理论,更加关注物体在光与色的影响下产生的不同变化,创造出色彩冷暖、明度和色相变化,运用色彩表现营造空间。这一时期的画家开始意识到将色彩与明暗作为问题来解决。莫奈的《干草堆》系列作品,描绘的是同一个干草堆不同的色彩变化,可以看出物体的色彩随光线的变化而变化,他的另一幅作品《日出印象》,画面中橙红色的朝阳与大面积的灰蓝色湖面形成了强烈的补色对比,使画面更加地娇艳明媚,成为影响力很大的经典作品。雷诺阿被称作是色彩的大师,他著名的“彩虹色系”去除使用黑色画阴影的习惯,改用补色取代。这对印象派和后来的新印象派的点描画法,有很大的贡献。马奈《草地上的午餐》这幅画里,画家的兴趣根本就不在画的内容,而是对强烈的色彩把女人极白的身体对比出来感兴趣,是画家为寻求色彩对比的大胆试验。
  印象派画家运用小而细致的笔触、开放的片段式构图,强调精准地描绘光线变化,捕捉瞬间的自然变化。为了突出瞬间印象,印象派选取随意的构图,使画面出现了更多的偶然性,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完成了对绘画构图传统的“解构”。印象派打破了传统绘画严谨的构图方式,画面表现相对松散、无序。即使其中有一些结构秩序,也与古典主义绘画不同,而是打散了传统的结构秩序再重新组合起来。反对传统的整体统一的构图原则,创造一种松散的和不完整的片段式构图。 印象派绘画从一开始就反对理想化且程式化的古典风格及其构图模式,体现出与传统绘画观念相对立的倾向,重视画家直观的视觉感受,在构图中强调偶然性。他们的作品构图都带有近乎随意的、非理想化的构成意向,非常干脆地打乱了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构图原则,使文艺复兴以来各种经典的构图模式不再成为唯一。马奈革命性的现代色彩构图风格,在《吹短笛的男孩》中表现得更简洁有力。受当时风靡画坛的日本版画技巧影响,平涂颜色的笔触突出了色彩纯粹的力量 。
  印象派绘画的构图突破传统构图观念主要在于重视构图的随意性和特意的反常规性等方面,更贴近生活,不进行任何艺术上的处理。事实上这正是印象派画家所追求的一种新的美学观念。 印象派绘画的构图看上去只是随意选取一角,在画面上组织并不严谨。但不能说印象派绘画不讲究构图,只是他们不按传统构图方式组织构图。其构图也是很讲究平衡与完整的,如马奈的《圣拉扎尔车站》一画,把“母与子”这种传统性的题材放在一种很偶然的情境中,母亲与女儿一左一右,形成一种对比变化中的均衡;小女孩背对观众,没有老套的那种“亲情”表达,背景也是简单的平行垂直线构成的栏杆,产生一种平面化的效果;莫奈的《草垛》画面也是在对比变化中形成均衡;画面中没有优美而意味深长的景物,只有非常平常的两个草垛。而正是由于对文学性主题的强烈排斥,使传统大师们那种围绕主题对构图所做的精心安排不在了,画中没有了复杂而精妙的关系,展示的只是对现实的某种随机场景的截取,和对自然的变化有意识的保留。马奈在绘画形式上有着独特的追求,他寻求一种平面构成的造型语言,从形式上看是达·芬奇、弗朗西斯卡、维米尔等构成性风格的发展,只是画面中没有这几位大师那样深邃的主题表现,而是追求一种鲜活生动的直观效果,具有其独特的轻松与洒脱的气质。印象派画家雷诺阿、惠斯勒也有类似的倾向。
  总之,印象派的这种随机的、不完整的片段式构图,产生了自然、生动、灵活的视觉效果。
  同时,印象派作品中的形体趋于平面化,三维空间相对减弱,形体轮廓线相对变得模糊,分析修拉的作品不难看出,随着空间纵深感的减弱,平面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到了后期,印象派画家更是突破了西方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方式,光影与空间逐渐被消解。
  三、运笔方式的变革
  印象派之前的传统绘画采用的是层层罩染的运笔方式,画面效果追求逼真。而到了印象派,为了表现光与色,画家多采用色彩并置的方式,颜料无论厚涂薄涂、笔触无论大小,都十分的零落、自由、不拘小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增加了画面的肌理效果和凝重感,使画面出现了抽象语言。雷诺阿在表现女性肌肤时,笔触极其细致,将女性柔美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西斯莱虽然碎但却有序的笔触,毕沙罗粗犷速写式的笔触,以及惯用浓厚色块的塞尚都对传统绘画的运笔方式做出了重大变革。以及受日本版画影响的高更,他的作品《有什么新鲜事》通过大面积的平涂色块来表现两位土著妇女的轮廓,妇女棕色的皮肤在强烈的红、黄、黑等色彩的映衬下显得原始意味十足,显现出令人向往的野性之美,青色的水果更进一步加深土著民族的风情。
  作为现代绘画的起点,它不仅将绘画题材从古典主义的宗教、神话传说中脱离出来,竭力地表现事物的瞬间印象,更是完成了色彩造型的变革,画面从明暗表现转向色彩表现,使色彩成为形体空间的另一重要表现形式。同时在构图方式上也打破传统,做到随意而有秩序。所以印象派绘画在西方绘画流派的变革中能够产生划时代的影响。
  (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 艺术的故事[M]. 广西美术出版社.
  [2](美)鲁道夫·阿思海姆 艺术与視知觉[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3](美)约翰·雷德华 印象派绘画史[M]. 广西师范出版社
  [4] 常磊 印象派效应[M]. 河北美术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23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