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保存历史记忆、进行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我国博物馆馆藏文物共有300多万件,这些馆藏文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博物馆立足乃至壮大的根本。为了更全面地保护文物安全,更深入地发掘文物价值,必须加强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文章从控制温度与湿度、防控污染、防治害虫与微生物三方面探讨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
关键词:预防性保护;馆藏文物;博物馆
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今天,人民群众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而随着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及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博物馆的价值正进一步显现。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不仅能向社会提供更加直观具体且能满足大众口味的文化产品,还兼有德育、美育等多项教育职能,因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各界对博物馆的殷切期望,对馆藏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已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开展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 2017年2月正式公布施行的《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并利用四到五年的时间,完成对全国一级、二级博物馆文物保存系统的升级。
对于馆藏文物而言,研究其在内外因素下的变化规律,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控制质变速度、延缓质变过程,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保存环境的破坏性影响,是预防性保护文物的关键。而这种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性保护,无疑能减缓文物的“衰老”速度,使之更好地“活起来”。
1 控制温度、湿度
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是导致馆藏文物发生质变的首要因素。不同地区的博物馆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很难有统一的文物保存温湿度标准。这就要求各地博物馆要根据实际的温湿情况,采取适合本馆的保存措施,合理控制馆内和馆外的温湿度,使馆藏文物尽可能处于最佳环境。
1.1 安装温湿度调节设备
针对现实环境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的情况,博物馆可以安装空调、加湿器、除湿器、恒温恒湿器等温湿度调节设备。目前,业内通过对绝大部分博物馆和馆藏文物的研究,制定了认可度较高的温湿度数值标准:建筑内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温度日变化控制在±2摄氏度;相对湿度为45%~65%。另外,不同种类的馆藏文物所需要的相对湿度大相径庭:有机质类文物的相对湿度为55%±5%;无机质类文物的相对湿度为50%±5%;金属类文物的相对湿度不得超过45%,且相对湿度日变化保持在5%以内。
1.2 减少馆外环境干扰
鉴于室内空气的温湿度非常容易受到室外天气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注意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在气候较为恶劣的季节,文物库房需要紧闭门窗,即使需要布展,也应保持展厅相对密封,以缓解空气对流、减少日光辐射。而在气候较为良好的季节,可以在做好除尘措施的基础上适量地开窗通风,以降温散湿。
1.3 打造展柜内环境
除了要注意馆内、馆外的自然环境之外,因人流往来造成的温湿度变化也不能忽视。在博物馆对外开放期间,可以根据馆藏文物的特质,将其放置于封闭的展柜中,并严格控制展柜内的温湿数值。
2 防控污染
空气与光作为自然界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其普遍存在的特性而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而空气与光极易对博物馆内的馆藏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为了更好地对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必须尽量避免空气污染和光污染。
2.1 减缓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灰尘附着在馆藏文物表面,不仅会导致文物色泽暗淡,还可能造成机械性损坏。而在特定条件下,灰尘中的某些化学微粒还会与文物的构成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不同程度地损害文物健康。另外,充斥在空气中的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硫氢化物、氯氢化物等酸性物质极易渗透在雨雾之中,对馆藏文物具有極大的腐蚀性危害。
针对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的特性,博物馆在选址建造之前,应尽量考虑远离工厂、交通要道等污染源。同时,博物馆内部的展柜、库房也应定期维护,以确保其密封性完好。
2.2 防止光污染
馆藏文物对光线辐射的反应,会因材质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通常,受光线照射后容易发生变化的文物具有光敏性,如书籍、字画、棉麻织品、丝毛织品、竹木漆器等。
常见的光污染主要包括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其中,可见光会影响馆藏文物所处环境的温湿度,也会破坏有机质文物内部的原子结构;红外光会使文物表面出现不均匀弯曲形变以及不同程度的龟裂;紫外光能直接损伤有机质文物。
针对不同种类的光线污染,博物馆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合理调节可见光照明时的光照度,能有效减少可见光造成的光污染。在利用红外光时,应尽可能地远离其他光源。使用含有紫外滤光片的夹层玻璃、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有机玻璃或包含氧化铈和氧化钴的玻璃均能有效保护文物免受紫外线照射。若条件不足,普通玻璃也能起到相当程度的防护作用。
3 防治害虫、微生物
害虫和微生物能够破坏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从而影响馆藏文物的保存寿命。毛衣鱼、烟草甲、竹蠹、书虱、白蚁、蟑螂等30余种有害昆虫会蛀咬图书文献、木制家具、生物标本等有机质文物,严重威胁文物的安全。病毒、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因个体极难发现,对馆藏文物造成的破坏性更大。要想做好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就必须做好杀虫和清理微生物的防治工作。
3.1 保持环境卫生
不洁的卫生环境极易成为害虫虫卵和微生物孢子繁殖的温床,从而使大部分预防性保护措施丧失作用。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害虫和微生物的滋生,就必须严格控制环境。
首先,文物库房应尽量建设在干燥通风、安全无污染且远离生活区的地方。库房、陈列室等博物馆建筑建好之后,必须做好防潮、防湿的预防措施,并保证足够的密封性。新建筑在室内装修时尽量选择防霉、无污染及易于除尘的建筑材料;古建筑也可以在保证不破坏文物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必要处理。 其次,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拿取文物时,必须经过严格的杀毒灭菌处理。在出入库房时,必须穿戴经过检验的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
最后,定时清理博物馆,尤其是库房、陈列室附近的垃圾、废水、杂草等,保证馆内、馆外环境的清洁卫生。
3.2 加强文物消毒管理
除了对博物馆的库房、陈列室等建筑内外进行定期的虫害、微生物防治之外,对文物自身的消毒管理也不能忽视。
木器、书画、丝绸等小型的有机质文物非常容易寄生虫卵和孢子。可以通过熏蒸、触杀、放置药物、低温冷冻、远红外线辐照、降低氧气浓度等方式对这些有机质文物进行消毒處理。建筑物或大型、成批文物因消毒成本较高,可以集中安排在合适场所,利用胶帆布、塑料布等对其进行整体覆盖,然后放入药物,进行熏蒸。
经过杀虫灭菌的文物必须立刻放入已经消毒处理好的库房、展柜,以避免二次污染。
4 结语
馆藏文物是每一个博物馆能够存在、发展的命脉,也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只有在传统的文物修复性保护基础上,结合现代理论与科技,重视文物本体与储存环境的和谐共生,提高预防性保护在文物保护中的参与程度,才能真正做到保证文物的安全。
现如今,预防性地从源头上保护馆藏文物已经成为全球所有博物馆乃至整个文物科学保护领域的共识。在保存、陈列、研究鉴定、修复保养等各个环节,为文物提供相对安全、适宜、稳定的环境,防止文物因温度与湿度变化、空气与光污染和昆虫与微生物侵害而受到不可逆的破坏,能够延迟文物的自然衰老速度。馆藏文物可以永葆“健康”与“年轻化”,无疑能使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贺琳,杨晓飞.浅析我国智慧博物馆建设现状[J].中国博物馆,2018(3):116-126.
[2]梁先媚.浅谈馆藏可移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3):122-125.
[3]周雅薇.试论预防性保护在文物收藏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7):106-107.
[4]赵国兴,刘建忠.浅析影响馆藏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及预防性保护[J].文物世界,2015(2):70-73.
【作者简介】韦春凤(1972—),女,本科,研究方向:馆藏文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483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