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意识信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主要有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时期出土的一些特殊陶器,反映了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的意识信仰问题。崧泽文化时期则出土了更多能反映先民意识形态的器物和特殊的遗迹,特别是浙江嘉兴南河浜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资料。文章通过分析和比较与早期意识信仰有关的器物和遗迹来探讨崧泽文化时期先民的意识信仰,进而探索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意识信仰出现的经济和阶级原因,以及这些早期的意识信仰与后来良渚文化的意识信仰之间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的意识信仰在马家浜文化中出现,在崧泽文化中发展,并在良渚文化时期发展到顶峰。在实际生活中,祭祀已经成为长江下游原始先民的重要事务,有专人制作用于祭祀的器物。良渚文化时期先民的祭祀内容和祭祀方式均来源于崧泽文化。
关键词:长江下游;早期文化;意识信仰
1 马家浜文化时期的意识信仰
马家浜文化是以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遗址的发掘而命名的一支考古学文化,是目前所知太湖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截至目前,考古界已发现马家浜文化遗址百余处,其年代跨度为距今7000~5800年。据现有资料来看,马家浜文化的分布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影响所及东到海滨,西达皖中平原、宁镇山脉一带,南至杭州湾及宁绍平原地区,北可达江淮之间。
在诸多马家浜文化遗址中曾出土多件与先民意识信仰有关的陶器。一是鸟型陶塑。江苏苏州梅堰遗址出土了一件马家浜时期提梁式陶壶,直口,高16.5厘米,背上有用泥条绞成竹编状的梁,后端附尾状堆纹,形状如肥硕的鸡。另出土有一件鸟型壶,制作精致,壶长33厘米,高11.5厘米,腹宽10.2厘米,一端鸟首为尖嘴环眼,有冠,一端尾翘流口,三只矮足,前二足小,后一足宽而横置,作觅食状。二是兽型陶塑。江苏常州圩墩遗址出土的一件兽形陶壶,形状像“一只昂首张口伫立的动物,有双耳,体扁,短尾,胸饰一乳钉,下有三足,器形别致,高10厘米,另出土两件器口,形似猫头,椭圆口,双耳竖立在口沿上,細颈下残,残高7.2厘米”。三是人面陶塑。马家浜遗址出土一人面雕塑,通高5厘米,宽3.5~5.7厘米,双圈圆眼,连若干放射状睫毛,粗鼻上翘,张口呈吼叫状。这是迄今发现的长江下游古文化中最早的人面雕塑,也是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商代兽面纹的历史原型。江苏圩墩遗址也出土一件人面陶塑,为泥质灰陶,“面部平,用刻划线条表示眼、嘴、胡须。鼻子则由泥团堆塑而成。高4.9厘米,宽3.2厘米。整个人面线条简洁,形象生动”。四是巫术信物陶器。罗家角遗址出土一种捺印纹、烧制火候极高的白陶豆,时至今日在同类马家浜文化遗址中再无发现。对于这种白陶,牟永杭、吴汝祚、徐吉军先生都认为,它应与巫术等宗教活动有关。无论是兽型、人面型陶器还是特殊的白陶豆,都是马家浜先民一种崇拜信仰的象征物。它们不仅仅是马家浜时期社会生活的信使和真实写照,还或多或少都留有史前居民意识形态的印记,展现和诠释了马家浜先民对于自然风物以及自身的崇拜思想。
2 崧泽文化时期的意识信仰
崧泽文化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因1960年首次发现于上海青浦崧泽遗址而得名,是长江下游和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一环。目前发现和发掘的崧泽文化遗址以太湖为中心环绕分布,东至今上海青浦,南到钱塘江,北到长江,甚至长江以北的青墩遗址也呈现出与沿江崧泽文化遗址相似的文化特征,西北部也有部分遗址分布,太湖西岸则只有零星分布。崧泽文化的遗址在太湖东部和东南部分布最为密集。因此,太湖的东部和东南部应该是崧泽文化的核心分布区。
在浙江吴兴邱城和上海松江汤庙沟崧泽文化遗址的墓葬中曾各出土过一件石犁,这是全国发现最早的两件石犁。此外,在上海松江汤庙沟遗址中还发现多处水井,井壁用芦苇和竹片做经纬进行了加固。这些水井有别于马家浜时期和江苏澄湖的水井,证明崧泽时期的人们已经改变了过去人类生活必须依赖水源的被动局面。犁耕农业和水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使崧泽文化晚期的农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为早期意识信仰的出现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期,氏族部落内部的等级差别已经十分明显。在氏族部落中,地位较高的巫师和首领死后,用于陪葬的物品丰富,且多代表神权和王权的玉器和非生活用的陶器;而普通的氏族部落的成员和俘虏死后,陪葬品很少或没有,有的墓葬中甚至尸骨不全。等级制度的出现为宗教信仰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综上所述,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晚期的崧泽文化宗教现象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而社会贫富差距和等级差距为晚期崧泽文化宗教现象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此外,在南河浜遗址祭台周围等级较高的墓葬M15中出土过一件鹰头壶。在墓葬M27中还出头了两件陶龟。这两件陶器皆造型精美,惟妙惟肖,但又与真实的鹰和龟的形象有所不同,应该是此氏族部落臆造出的本部落的图腾的形象。这两件造型奇特的陶器出现在祭台附近,也很有可能与该氏族部落的祭祀活动有关。鹰头壶的出现,让我们联想到了在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频繁出现的鸟的纹饰。而良渚先民对鸟的崇拜几乎已经成为研究良渚文化宗教现象的学者的共识。良渚先民与鸟有很深的渊源,鸟是良渚先民最尊崇的图腾。上文提到的马家浜时期的鸟型陶塑,说明早在马家浜时期,鸟的形象就已经成为长江下游古文化的图腾信仰之一。而鹰头壶的出现说明南河浜崧泽文化的先民也是鸟的崇拜者,并且在众多的鸟类中选择了鹰作为本氏族部落的图腾。以鹰的形象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则体现出了这个部落的卓尔不群和强大的实力。
除了鹰首壶和陶龟之外,南河浜遗址还出土了许多制作规范、而非一般生活用器的陶器。比如带甑鼎,这种鼎制作小巧,仅见于少数大型的墓葬之中,与当时流行的鼎不同,具有模仿早期实用器的复古现象,或许是在祭祀中专门用于供奉之列。蛊型豆,在南河浜遗址中共出土14件,这种豆制作小巧,无实用性,而又非模仿一般的生活实用豆,应该是专门用于祭祀的祭器。塔形壶,在南河浜遗址中出土了3件,这种壶是崧泽文化晚期的一种特殊器物,它的上部一般做成高耸的柱状,柱的顶端有不同的开口,在壶身一侧的肩部则另有开口。顶端立柱的非实用性和其内涵形态的变化性,反映了它是一种象征性和标志性的东西。尽管它们的造型不尽相同,但它们隐含的意义是一致的,这些塔形壶应该也是一种祭祀用器。兽面壶,南河浜遗址出土了1件,泥质灰陶,整器呈圆形转交的方棱体,上大下小,顶部为弧面,大平底,一侧堆塑刻划出一个兽面形态,眼睛为复线扁圆形,中间刻划圆点表示眼珠,嘴也是复线扁圆形,嘴里刻划两排牙齿。兽面的背后一侧为椭圆形的壶口。这个器物构思设计精巧,动物形态逼真。兽面壶是崧泽文化时期信仰与艺术自由多元的一种反映。兽面壶与马家浜时期的兽面陶器以及良渚时期的神人兽面纹十分神似。
3 结语
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崧泽文化在长江下游和环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从马家浜文化遗址和崧泽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专门用于祭祀的器物,特别是从南河浜崧泽遗址出土的祭台中,我们可以窥测到长江下游原始先民的意识信仰的信息。总体来说,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的意识信仰在马家浜文化中出现,在崧泽文化中发展,并在良渚文化时期发展到顶峰。在实际生活中,祭祀已经成为长江下游原始先民的重要事务,有专人制作用于祭祀的器物,良渚文化时期先民的祭祀内容和祭祀方式均来源于崧泽文化。
参考文献
[1]黄文浩.崧泽文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2]刘斌,蒋卫东.浙江嘉兴南河浜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5(6):4-15+97.
[3]张明华,孙维昌.上海松江汤庙村遗址[J].考古,1985(7):584-594+673-674.
[4]杨菊华.浅谈良渚文化的崇鸟习俗[J].江汉考古,1994(3).
[5]陈洪波.从玉器纹饰看良渚文化宗教信仰中的两类因素[J].南方文物,2006(1):49-55.
[6]杜金鹏.良渚神祇与祭坛[J].考古,1997(2):52-62.
[7]陈玉寅.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63(6):308-318+7-9.
[8]吴苏.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78(4):223-240+289-291.
【作者简介】郝智国(1985—),男,山东博兴人,硕士,文博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专门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48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