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悲观主义”为着眼点,对悲观主义的创始人——叔本华进行简要阐述。悲观主义的提出必定有其理论来源与历史背景,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悲观主义得以创立并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即便此学说为“悲观主义”,但并不影响创始人身上所应享有的乐观主义因素,叔本华在悲观主义的前提下,提出了解脱的两个途径:艺术创造与欣赏以及佛教中的禁欲主义。虽然叔本华是悲观主义的创始者,但他一直在探索人生得失的奥秘,并提出见解,用以启迪后人。
关键词:悲观主义;乐观;叔本华;解脱
当今时代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逐渐走向上升趋势,但是这种物质产品上的满足与娱乐性消费上的渐长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幸福程度。相反,在某些方面,这种幸福是不完善的。对于作为个体化的人来说,其一生是由种种得与失所组成的,而叔本华是第一个用悲观主义的思维方式对人生得失进行深入思索的人。
一、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一)悲观主义的形成原因
首先,要提及的是叔本华的家庭因素以及他自身的性格特征。他的父亲脾气暴躁,易怒而忧郁,他的母亲自私而冷漠。叔本华与母亲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他甚至将父亲的突然离世均迁怒于母亲,最终母子二人关系决裂。或许是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叔本华成为一个潜在抑制症患者,在该性情的影响下,他形成了孤僻而又悲观的性格。但性格与家庭因素只是作为一个积淀因素,不能作为他的悲观主义思想的哲学来源。
其次,要谈到的是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哲学来源。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是受康德哲学的影响。叔本华继承了康德的哲学思想,抛弃了德国哲学的思辨传统,主张从非理性寻找出路,将康德所谓的“自在之物”解释为意志——生命力,这正是他唯意志论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主体的自我意识,没有意识,世界是不存在的。而意志又是主体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生存的本质就是意志,它是一种心理现象,叔本华认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盲目的欲望冲动,对主体的行为活动有调节与控制的作用。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的生存与发展、植物的生长、以及无机物的化学反应等都是受意志活动的支配,而这种意志正是生存的根本。在这种世界的本原是意志的推动下,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得以产生。
最后,以家庭原因和个人性格特征为背景,以康德哲学思想为理论积淀,叔本华提出了著名的“唯意志论”,在唯意志论的影响下,必定形成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人生即痛苦。
(二)唯意志论下的人生观
1、人生的苦恼
叔本华曾言“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和倦怠之间摆动,这二者就是人生的必要要素。”
其一要素“痛苦”,就是在满足与欲望之间不断摇摆,原有的欲望满足,主体便会欣喜,那種目标达成的幸福感只是来自刚产生变化的一瞬间,但是不久之后,新鲜的满足感逐渐退去,心中不免会发出“也不过如此”的感叹。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满足也是无穷无尽的,这是一种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模式,最终还是会以“痛苦”为终结点。其二要素“倦怠”,主要是产生于休息中,每当人们满足了上一个欲望之后,如若没有很快确立下一个目标,一旦人们停止手头的工作,在此期间的空闲时刻容许人们得以片刻的休息,这种倦怠感就会随之而来,没有了倦怠并不等于没有了痛苦,倦怠的消失,带来的是新的欲望,欲望的满足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在新旧欲望之间的片刻喘息便是倦怠在此稍作休息。这也就是叔本华所参透的人生即是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的哲学道理。
2、人生的悲剧
在叔本华看来,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大大小小的悲剧。以中国的俗语为例来看,中国人常说的两句话:其一,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其二,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们将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划定到百分之八十,这或许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悲观主义的思维方式,而人的一生当中剩余的那百分之二十或许就等同于此处的人生四大喜事。虽说与人生四大喜事相对应的还有人生四大悲剧,但是若以“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为着眼点,四大悲剧也只不过是这不如意之事中的四大件罢了,而人生的四大喜事与这些不如意之事相较而言也变得微不足道了。
二、从悲观主义中透视乐观
人生是痛苦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在膨胀的痛苦之中没有出路,故此,叔本华为摆脱人生的痛苦提出了解脱之道。
(一)艺术创造与欣赏
鉴于叔本华的解脱之道,最为可取的就是他提出的艺术创造与欣赏的观点,“艺术”在叔本华哲学当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叔本华认为美就是与理念相符合,而此处的理念等同于柏拉图所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认为理念是美的本质与核心。正因如此,叔本华才由此得出艺术家是真正理解世界本质的人,给予了艺术家和艺术以较高的地位。
通过艺术创造与欣赏,世人便能理解到美的核心理念,在艺术领域内寻找真正的灵魂,真正的自我,而不是用结束生命的低级方式来寻求一种浅薄层次的解脱。
(二)佛教的“涅粲”思想
叔本华在宗教信仰上崇尚的是佛教,为了达到解脱的境界,除了上述的艺术哲学的方式之外,还有就是此处的佛教中的“涅架”思想。要想永久的解脱痛苦,则要放弃一切欲求,彻底地摆脱掉意志的控制,走一条禁欲主义的道路,以达到佛教的“涅槃”境界。他提出的解脱之道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再次帮助世人重新审视人生得失,这正是在他的悲观主义中所映射出来的乐观主义思想萌芽,更是对其之前悲观主义思想覆盖下的一种批判。
三、综述
在我看来,叔本华的解脱之道正是对他之前悲观主义的一种反抗,虽说叔本华本人是一位悲观主义者,但是并不妨碍他去为世人寻求人生的出路,这种在看到问题之后,并非采取悲观的自杀形式来结束生命就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这种升华正是与悲观主义抗争的乐观精神。所以,我们都应该以一种客观的、理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他的哲学思想,不偏不倚的正确看待叔本华的哲学观,不会因其悲观论而陷入悲观才是对他哲学思想真正的理解与尊重。
[参考文献]
[1]叔本华.谈人生得失[M].天津社会社科院.2011.
[2]张卫婷.浅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2):24 - 25.
[3]阎伟.叔本华哲学中的“痛苦”概念研究[D].南京大学,2017.
[4]李为涵.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研究[D].长安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29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