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博物馆文物保护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也有所提升。文章主要说明了对文物进行保护的重要性,解决了在保护文物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促进了我国博物馆内工作人员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利于我国国民精神文化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陈列;文物保护
文物在博物馆中展出,带给人们的不只是艺术上的美的享受,还有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博物馆展览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博物馆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将现代化设备合理运用于文物保护工作。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对博物馆进行相应的资金与技术支持,改善博物馆的展区与库房条件。
1 文物保护的内涵与意义
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主要是在历史发展历程中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物品。文物在自然状态下会不断发生变化,文物保护是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采取的一系列防止其受到损害的措施对文物进行保护与防范,及时对出现问题的文物给予修复[1]。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文物保护工作上,尤其是那些不可再生而又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文物。于是,陈列保管这些文物的博物馆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我国也针对各地的博物馆制定了相关制度,要求各地博物馆必须配备相应的文物研究人员及先进科学设备,方便对文物进行保护。现如今,国内地方与民间的博物馆已层出不穷,博物馆参观人数也逐年上升,这就考验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在我国,大部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匮乏,而能配齐对文物保护起关键作用的设备的博物馆也是凤毛麟角。近些年来,经过专业文物研究人员的不断探索,提出了“修复为辅、预防为主”的预防性文物保护理论,其有助于提高博物馆的工作效率,降低文物被损坏的几率,对保护文物有关键性的意义。博物馆可对文物进行陈列、展览与收藏,博物馆工作人员可近距离观察文物,一旦出现问题可及时解决,有利于文物的保护。
2 博物馆内文物常见问题
博物馆是對文物进行陈列、保管与维护的场所。为了向世人展示文物所承载的艺术性、经济性及历史内涵,博物馆通常会对文物进行陈列展示。在这一过程中,文物可能会遭受不可逆的损害,最常见的问题有几下几点。
2.1 陈列过程中自然损害的问题
文物在展览过程中,其结构机理会因自然环境中的湿度、温度,甚至是空气中的灰尘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多数是不可逆的,如褪色。文物过度展示也会发生细微的变化,这些细小的变化日积月累也会对文物造成影响,而多数文物工作人员未对其有充分认识。因此,有关部门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在陈列及保管中的保护意识。
2.2 陈列与保管制度不健全
经对国内各地博物馆进行走访调查,得出文物陈列与保管制度不健全的结论。调查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尤其是技术方面,多数展馆都不能对馆内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等自然环境因素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尽快完善相关制度能有效提高文物保管效率。
2.3 文物保管环境不尽如人意
受展示空间限制,相当大一部分文物不能展示于人前,只能存放在库房。而库房内温度与湿度都不可控,有些博物馆库房还存在文物堆放杂乱等现象,造成了文物保管环境不尽如人意,不利于文物的保护。
2.4 馆内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升,这给人们追求精神享受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各地博物馆层出不穷,参观博物馆的人数也逐年上升。但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导致大量文物被损害,给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3 文物陈列与保管措施
3.1 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定期对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文物保护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在培训过程中,可对馆内文物的基础知识和如何科学保管文物进行详细讲解,如展品的历史价值、艺术性和保管规章制度等,并定期对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物保护意识。在文物展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密切观察文物的变化,要对文物有深层次的了解,一旦发现文物有任何细微的变化,必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解决,如壁画褪色、经书虫蛀破损等。相关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直接影响到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效。
3.2 控制展区温湿度,保证文物清洁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要科学合理地对展区的温湿度进行有效控制,并应配备温湿度监控器、报警器,当展区温湿度不符合要求时可及时进行警示,让工作人员能及时进行调整,比如对湿度不够的展区进行加湿,对温度过高的展区进行降温处理。
许多博物馆采用防霉杀菌剂来预防文物因长期存放与展示而出现霉变的现象,而长期使用,可造成展区霉菌产生抗体,使防霉杀菌剂失去原有的效果,所以除霉工作应由专业人员定期进行。
文物发生病变情况可能直接受展区与存放区清洁程度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工作人员在搬运文物时手部细菌超标,使细菌存在于包装上,最终影响文物保管。为减少对文物的损害,展示区不能有包装存在,工作人员在对文物进行操作时,需先对手部进行清洁,然后再佩戴手套。
3.3 虫害防治
虫害也可以影响文物的保管,展区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可对文物造成损害的害虫种类,博物馆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虫害培训,使所有工作人员对害虫的种类、习性了如指掌。一旦在展区发现虫害,要立即对其进行控制,将虫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尤其是纸质与布类有机物文物极易发生虫害,若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引起虫害泛滥,那么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在防治虫害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环境温湿度控制在不适合害虫生长的范围内,从根本上对其进行防治。
3.4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应对博物馆内所有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展示区的工作人可近距离地接触文物,方便观察文物,并能对文物疾病、纹理进行及时的掌控。对文物的保护应体现在各个方面,馆内的装修与装饰材料应绿色环保,以免有害气体对文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5 光源控制
在博物馆内,一切热源包括加热设备都要安放在离文物较远的地方,以免文物受到损害[2]。馆内照明以光纤照明为主,并且对光源的亮度要求也极其严格,必须按照馆内的规章制度执行。文物展示柜的玻璃尤其重要,必须要有隔离紫外线的功能。
4 结语
近些年来,国内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进展缓慢,发展得也不是很顺利,其最主要原因是各地博物馆专业人才匮乏和各地的地域差异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规章制度。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可有效促进博物馆内所有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并提升馆内工作人员保护文物的技能。博物馆应该鼓励工作人员创新文物保护方法与方式。加强文物的保护工作,可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多种有效措施,以免文物受到损害。
参考文献
[1]娄景莉.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3):154-155.
[2]崔俊多.博物馆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意识问题的分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10):102-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96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