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报刊对农村妇女的关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村妇女作为近代中国社会群体之一,数量巨大、分布较广,因此,对近代农村妇女进行研究,则可以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常”与“变”有一另面的认识。一方面,伴随着近代的思想启蒙与解放,男女平等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女性无论在婚姻、教育还是职业领域均获得了比以往更加广泛的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农村妇女因其处于偏远的乡村地区,宗族势力较为强大,并且交通闭塞,旧思想不易被改变、新思潮又难以及时被传播,所以近代中国农村妇女又不得不受到不平等的对待。通过对近代报刊有关农村妇女的文章进行分析,可以对近代农村妇女的这种处境有一真实的认识。
关键词:近代报刊 农村妇女 教育 职业
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3-0255-02
农村妇女作为近代中国社会群体之一,数量巨大、分布较广,通过对近代报刊中有关农村妇女的各种文章进行梳理,将对近代农村妇女的现实状况有一更加真实的认识,并以华北社会为焦点对近代中国妇女这一长期“失语”群体有所透视,从而对近代中国的“变”与“不变”有一另面之观察。
一、近代中国农村妇女的重要地位
农村妇女一直是近代中国不可忽视的群体,其数量十分庞大。清代中后期的著名学者包世臣在《安吴四种》中认为当时的人口结构为“三民居一,而五归农”,农业人口比重大致在5/6左右,虽然这样的描述过于粗糙,但却很贴近历史的真实。20世纪30年代,金陵大学农学系教授卜凯主编的《中国土地利用》一书对1929—1933年中国22省168个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其中分布于农村的人口为79%左右。综合近代社会学家对于人口的抽样调查,以及何炳棣在《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中的估算,中国近代人口性别比大致在110左右,而1949年中国人口调查中,性别比约为108.16。除去中国近代儿童口数所占比重(这一比重长期保持在30%左右),根据近代城乡人口比与人口性别比,可以看出近代农村妇女所占比重大致为总人口20%左右,而近代中国人口长期维持在4亿到5亿之间,因此可推测近代农村妇女总数在0.8亿~1亿左右。
虽然这一群体体量十分巨大,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长期的“失语”状态,没能进入公众的视阈之中,以往对于该群体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妇女史之中,鲜有专门论述近代农村妇女的著作。既往研究的不足并不能因此否认研究这一群体的学术价值,伴随着西潮侵入,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之一便是走向现代化,各种新思潮、各种主义接连在中国历史上登场亮相,男女平权成为报刊舆论的热点词汇。但与此相反的却是广大农村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无法紧跟近代中国变化万千的时代脚步,而农村妇女也正是农村中最为弱势的群体之一。与社会舆论所宣扬的男女平权、废止缠足、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兴办女学以及女子在职业与政治领域获得与男子相同的机会等呼声相比,广大农村妇女所呈现的形象却是扭曲的与不平衡的。近代农村妇女在身体、教育、婚姻、家庭等传统领域内仍旧遭受传统力量的束缚,更遑论在职业与参政等新领域内的新权力。因此,通过对近代报刊有关农村妇女的文章进行梳理,既可以对这一群体当时的处境有一真实的认识,也能对近代中国的“常”与“变”有一另面的观察。
二、近代报刊对农村妇女的报道
1.中国农村妇女所面临的问题
步入近代之后,报刊舆论已经认识到了农村妇女的重要性,认为“农村妇女问题,是与中国整个社会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1],这样就把农村妇女问题与近代中国的发展前途联系到了一起,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农村妇女问题,那么对于民族国家这样的大问题也无法得到合理的解决。正是在这样的家国情怀关照之下,近代报刊对于农村妇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报道。
首先是中国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自古以来中国的女性就受到三从四德的束縛,地位低下,而农村妇女的地位更加卑微。近代伴随着西方经济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渗入,农村传统手工业遭到重大破坏,女性失去了经济的重要来源。除此之外,中国的农村妇女除了处理家务之外,还需要和男子一样在田中劳作,生活十分辛苦。如近代报刊所载“中国的社会愈纷乱,中国的农村妇女愈更痛苦;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愈日见增加,中国的农村妇女,因失去家庭手工业及被经济压迫的痛苦愈要日甚”。[1]由此可见,近代中国农村妇女社会地位仍旧是十分低下的。
其次是中国农村妇女的婚姻问题。所谓婚者,乃是为合二姓之好,是人生的终身大事。长期以来,在中国的恋爱与婚姻中女子处于被动地位,农村女性的情况更甚,童养媳、包办婚等长期存在于农村社会,农村妇女从恋爱到婚姻皆谈不上自由与平等。随着近代恋爱与婚姻平等思潮传入农村之后,农村妇女的婚制、婚俗发生了部分改变,但这样的改变却是十分有限的。以近代女性适婚年龄为例,近代结婚年龄大致男子18岁,女子17岁,而订婚年龄要略早于结婚年龄,也就是在14岁左右,但这样的情况不超过十之一二。在中国农村更多的是“‘童养媳’,及‘帮养媳’,出世仅满月或三四岁时,为男家抱去养育,或抱去三五日,复抱回母家养育,至十四五岁时,梳好头髻,由母亲送到男家同居者,实占十之八九”。由此可见,近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新风尚并未对农村妇女产生过大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妇女的婚姻是盲目的、不自由的。
再次是中国农村妇女的教育问题。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在推动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社会性别观念走向开放与平等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农村地区女子教育的发展却长期遭受家庭、宗族与社会的阻碍。恰因如此,如何改良发展农村女子教育成为社会所关注的话题。近代报刊已经注意到农村教育的落后情况,认为“我中国文化落后,教育不普及,这是不可讳言”的状况,而“全国识字的人,仅占全民百分之二十左右”,“单就农村妇女而言,恐怕识字的人,千中无一”。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农村的习惯,特别歧视妇女,为父母者,无论家资如何丰厚,只有送男子往学校读书断不会送女子去求学,盖以女子为’他家物’”。[2]对于此等现象,近代报刊呼吁社会关注农村妇女教育问题,改善农村妇女处境。在《农村妇女与民众教育》一文中,作者认为虽然国民党对内政策第十二条是“于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助进女权之发展”,但在具体实践的环节中,农村妇女受旧习陋俗所迫,教育方面没能有明显进步。因此,呼吁社会“无论是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上,或站在民众教育的立场上,都要打破‘文盲’,解决生计”,同时也要更加关注妇女,让她们的“智识”能够逐渐前进。 最后是农村妇女的职业问题。近代伴随着传统手工业的被冲击,农村妇女的职业结构也发生了转变,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职业对于农村妇女的重要性,认为“关于职业问题,无论何时何地,对于任何人,都是一个重大问题,而尤其是对于今日的农村妇女”。[1]但对于当时的农村妇女而言,因为经济地位的不独立,农村妇女往往只能依附于夫家而无法去追求职业的自由,并且农村地区因为地处偏远,经济结构单一,农村妇女所能从事的职业也极为有限。此外,近代男女平权观念虽有所推行,但在农村地区男女之间仍旧无法取得真正的平等。因此,在农村妇女的就业过程中还要饱受性别上的歧视。这样的状况都导致了近代农村妇女在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方面充满困境。
近代报刊对于农村妇女的关注,不仅仅在于将农村妇女的困难处境揭露出来,更重要的是针对这些时弊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解决措施。
2.解决问题的措施
在当时人看来,中国要想真正走向现代化,农村妇女的悲惨处境必须得到相应的处理。而身处传统与近代之间的农村妇女因为备受社会挤压,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生产效率的降低、妇女数量的减少。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采取诸多措施。
一方面,呼吁女性自身觉醒,敢于追求平等独立。近代报刊刊登有关农村妇女思想启蒙的文章,希望农村妇女能够明了男女平等,认识到“男女只有生理上的差别,没有人格的轩轾”[3];还呼吁农村妇女经济独立,在经济生活上处于自力地位,不再依赖男子;希望农村妇女能够养成爱国观念,構建国民认同,履行社会责任;要求农村妇女能够认清对于子女的责任,不要将这些缺乏独立、饱受束缚的心态再强加给自己的子女。
另一方面,提出诸多解决问题的措施。除了呼吁女性自身觉醒外,近代报刊还纷纷著文,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如在农村妇女的职业问题上,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的推行,并提出在中国农村设立女子初级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级职业学校的主张,同时辅以妇女补习学校。通过职业学校与补习学校的设立,向农村妇女推广一些适合她们的职业,同时也对她们进行一系列的职业教育,让她们掌握最基本的职业技能。[3]此外,还设立工艺传习所,让农村妇女学习一些基本的手工艺品制作,设立职业指导所,向农村妇女传授各种手工业技能,提供职业指导。在农村妇女的教育问题方面,近代报刊认为不必拘泥于女子学堂这种正式的教育方式,还要利用社会上各种设施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农村妇女进行教育,比如以集会、展览、戏剧与演讲等诸多方式对农村妇女进行教育的推广。此外,还大力推广通俗教育、提倡连环读书法、开办妇女医学校、开设妇女补习夜校、设立妇女俱乐部、组织妇女互助团等方式来对农村妇女教育进行普及与推广。
三、结语
时至今日,农村妇女仍是中国重要的社会群体之一。相较于近代中国,当代中国农村妇女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复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农村妇女如何真正实现独立平等也是当今社会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鉴古知今,以史资政,通过近代报刊杂志对农村妇女的关注与议论,可以为当代社会农村妇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历史面相,予以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林缵春.中国农村妇女问题[J].农声,1933(172).
[2]邓福骈.农村妇女与民众教育[J].民教半月刊,1934(2).
[3]钱一苇.农村妇女解放与农村教育[J].方舟,1934(10).
责任编辑:赵慧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055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