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信息化日益普及,教师与学生由传统的带着课本进课堂,逐步转变为带着手机、平板电脑等信息化终端上课。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正是由于信息化时代教育的群体发生了变化。那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全过程,也应该重视和发展信息化,实现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新型产教融合。信息化不仅带动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更为产教融合方式转变提供了先进技术支持和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产教融合
一、把握产教融合的目标定位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国家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产教融合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只有解决为什么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系列问题,才能瞄准方向,跟随时代脚步合理安排教学改革,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和协同育人。
作为技能人才的摇篮,技术培训基地,高职院校如果脱离了生产实际,就如同鱼脱离了水。个人认为产教融合目标定位为:打造服务生产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对象:可以是企业新进员工、现代农民工以及退役军人等;职业类型定位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甚至将来通过努力成为“大国工匠”。
二、信息化深化产教融合
面对社会需求的复杂性,面对培养对象的多样性,面对办学地域的局限性,那么“办学特色”如何表现出来?这就需要产教融合发挥主导作用。在小范围来讲,产教融合首先立足是区域经济,可区域间经济产业发展参差不齐,再加上相同类型高职院校竞争激烈。所以,跨区域跨国界的社会服务功能迫使高职寻求信息化产教融合模式。例如,我校教师外派赞比亚大禹学院生产一线参与技能人才培训,老师不可能都将实训场地实训资料全部搬至工地,并且受学时、学生能力层次等多种条件限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完成整套教学计划。但是随着教职成司大力推广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构建了信息化实训平台,它集成了颗粒化资源,实现平面资源立体化,危险操作安全化,技术培训标准化。
三、适应人才能力需求复杂化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推广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这本身就是产教融合的一种体现。在高职领域,每所院校都安排学生有认识实习、技能培训和一学年或至少一学期的顶岗实习,但最终所产生的效果可见一斑。究其原因,本人认为:①部分实训内容与所学专业对口性差;②顶岗缺少目的性和过程设计,大部分单位要求高于学生能力水平,无法循序渐进的激发其兴趣;③实训内容单一,缺少综合性实训内容,无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社会产业结构升级,毕业生面临的岗位难题不再是重复性的周期劳动。他们面临的是复杂多变的生产实际需要,依靠单一的技术操作无法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信息化资源由于它颗粒化属性,根据生产需求社会从业人员可择取任意相关培训资料,短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四、重视信息化资源平台产教融合模块
2月教育部公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职教二十条”中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同时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
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
目前资源库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那么用于产教融合模式下的实训资源占比是否较低呢?新技术、新工藝这些涉及行业企业机密在专利期内能否有效推广应用呢?目前我校两个专业作为首批“1+X”证书试点专业,这不仅仅面向本校学生,还将面向全国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如果没有信息化平台,认证工作将会极为繁琐,可以借助国家资源库优质资源建设,以联盟或者学分互认体系打通校际间,以社会学习+互联网技能测评完成社会学习者服务。这将为技能认证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总结
信息化浪潮涌动,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互联网+职业教育”的理念,充分利用信息化这柄利器,突破地域局限、体现专业特色、完成信息化产教模式转变。加强信息化应用水平“双师型”队伍建设,保障信息化平台建设中服务产教融合模块中优质资源动态更新,重视产教融合中学生主体地位,大力推进信息化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为实现全员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谢俐.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契机 探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1):9-10.
[2]张颖.职业教育改革视角下的水利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47.
[3]李新生.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6(04):10-12.
[4]李兴旺.改革发展中的中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03):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26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