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卷调查的体育院校阅读课程建设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开设阅读课程可以起到积极“干预”和“影响”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的作用,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自学能力、自身的文化修养大有裨益。基于对武汉体育学院的问卷调查得知:开设阅读课程对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有帮助,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育院校大学生在阅读方式上更倾向于纸质文献,对自身的阅读现状不是很满意,对阅读课程的教学模式有自己的想法,更渴望得到老师的深入指点与点评。
关键词:体育院校 阅读课程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4-0186-06
一、引言
阅读课程是一种开放式的课程学习方式,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等外界条件的制约。[1]阅读课程学分的获得,是学生根据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图书馆教师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学生的阅读状况转换成相应的学分。学生根据学分数,获得图书馆相应的奖励和享受某些服务。[2]完善合理的阅读机制,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为了解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阅读现状和开设“阅读课程”的必要性,在2018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发起并组织了针对武汉体育学院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和开设“阅读课程”的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的阅读行为、阅读习惯、利用图书馆、是否有意愿参与“阅读课程”、阅读课程设置等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调查时间自2018年5月1日至6月10日,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0份。
(一)问卷设计
以武汉体育学院大学生阅读现状与课程开设需求为主要考察对象,有针对性、逻辑性地编写问题、设计问卷。调查问卷问题的形式包括单选题与多选题,内容包括背景调查与主体问题两部分。背景调查包含3个问题,便于了解受试者的基本情况,涉及性别、学历、所在院系。主体部分包含19个问题,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体育院校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和开设阅读课程的必要性,包括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的阅读认知与目的、阅读时间与阅读量、阅读习惯、对学校图书馆的利用情况、对图书馆的阅读服务需求、阅读困惑等方面内容。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2018年5月1日,借助“问卷星”网络问卷形式,通过学校的老师向在校的大学生进行发放和回收。总共发放10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14%。此次调查使用“问卷星”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对象与样本
本次调查对象为武汉体育学院的在读大学生。受试者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男性为505人,占总数的49.51%;女性为515人,占总数的50.49%。这个比例与校内的男女比例基本一致。在受教育方面,本科生人数最多,所占比例为95.88%,其次为硕士生(3.24%)、博士生及其他学历学生分别为0.2%和0.69%。从院系分布情况来看,受试者所占比例最多的前四类专业分别是:体育教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运动训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三、体院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了解当代大学生阅读情况,对阅读课程的设置和开展是大有裨益的。在调查问卷中,有10个问题着重于调查大学生对阅读载体、阅读习惯、阅读时间、阅读量、阅读重要性、阅读目的、阅读的计划性、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一)阅读载体与阅读习惯
在关于阅读载体的调查中,可显著地看到目前体育院校大学生仍以阅读纸质图书为主,比例高达74.02%;选择阅读电子图书的比例为25.98%。
通过调查发现,文史类书刊深受体育院校大学生喜爱,排列前三位的分别是:文学名著(68.04%)、历史传记(41.47%)、教育心理(38.73%)。
哲学宗教、历史传记、经济管理、科技等方面书刊更受男性大学生喜爱。女性大学生则更喜欢阅读文学名著、教育心理、本专业图书、武侠言情动漫以及艺术设计类书刊。
(二)阅读时间与阅读量
样本统计显示,有大约一半(55.98%)的受试者每日平均有1小时以内的阅读时间,每天阅读1~3小时的受试者有37.06%,3~5小时的占4.41%,5小时以上的只有2.55%。在阅读时间分配上男性大学生与女性大学生的差异不显著。
从表2可以看出,每天的阅读时间基本集中在1小时以内的以本科生和硕士生为主,每天阅读3小时以上的主要以博士生为主,其比例远高于本科生和硕士生。
在阅读量方面,武汉体育学院学生每月阅读1~2本图书的占比为75.1%,3~4本的比例占19.51%,5~6本的比例为1.96%,6本以上的占3.43%。大多数学生每月阅读2本以下。男生和女生的月平均阅读量基本持平。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如表3所示,阅读量从低到高依次是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本科生月平均阅读量最低。
(三)阅读认知与阅读目的
调查数据显示,占比最高的有86.86%的大学生觉得为了提高人文素养,应该博览群书,接近一半(49.41%)的大学生都比较重视专业文献与经典文献的阅读。体育院校大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高。从表4可以看出,在专业图书阅读和经典图书阅读重要性的认知方面,女性比男性高,研究生高于其他学历。在对具有实用价值图书阅读重要性的认知方面,研究生高于其他学历,男性高于女性。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具有积极的阅读态度,普遍认识到阅读与博览群书的重要性。其中,硕士生更注重专业书籍和经典书籍的阅读。而男性大学生更青睐具有实用价值的图书,专业图书和经典图书更受女性大学生欢迎。
良好的阅读态度是体育院校大学生具备的良好品质,而且他们还有积极的阅读动机和阅读目的。他们的阅读目的主要集中在社会心理满足、情感满足和实际功能性满足。其中,排前三的阅读目的分别是“提升素养”(76.47%)、“个人兴趣”(70.39%)、“学业需要”(64.8%),除此之外,選择“未来职业发展需要”与“休闲娱乐”的比例分别为51.57%、41.18%。表5显示,阅读目的中,本科生选择最多的是“提升素养”(76.69%),硕士生选择最多的是“学业需要”(84.85%)与“个人兴趣”(83.91%);博士生的阅读目的各项比例持平。 大学生的阅读目的不同是由于年龄差异、学习目标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本科生阅读普遍倾向于感性方面,他们大部分通过阅读体验获得感官和精神上的满足;而在硕博生尤其是硕士生这个团体,他们往往更着重于理性阅读,关心实用性和功能性,有意识地通过阅读满足自身目的和学术发展需要。
(四)阅读计划
虽有积极的阅读态度和阅读动机,但体育院校大学生阅读计划的实施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在阅读计划方面,具有定期阅读计划和目标且可以长期坚持的大学生仅占23.43%,大多数学生(40.88%)有阅读计划但不能长期坚持,没有计划随便看和从不阅读的大学生占比35.69%。如表6,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具有阅读计划并能长期坚持;博士生(50%)优于硕士生(30.3%)和本科生(23.11%)。
综合分析表明,体育院校大学生阅读时间和阅读量较低。学术需要的动机似乎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良好阅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与此同时,教育水平越高的大学生,能更好地完成阅读计划。男生比女生在阅读计划实施方面有更强的执行力。
(五)阅读困惑
当问及到影响读书积极性的原因时,大部分的受试者认为缺少读书氛围(69.71%),再就是学业压力大,没时间阅读(40.2%),还有部分人认为图书价格过高(24.41),获得图书的途径少(22.94%)。
当被问及阅读困惑时,52.75%的体育院校大学生称他们“忙于学业或实践活动,没有时间阅读”;44.41%的大学生承认“阅读效率低”,一些受试者认为“想读的书图书馆没有,自己购买负担重”“不知该读哪些书”。从表7可以看出,多数本科生和硕士生都因为要忙于学业或实践活动,没有时间阅读。在“阅读效率低”这方面,本科生和硕士生的选择的人数较多,比例较高。显然,本科生和硕士生更需要更多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关于是否满意自己的阅读现状这个问题上,对自己的阅读现状非常满意的受试者只占9.71%。接近一半(46.76%)的受试者持一般态度,22.13%的大学生对自身阅读现状感到不满意。表8显示,男性大学生满意程度更高于女性大学生。
鉴于体育院校大学生阅读满意程度较低,图书馆应予以充分重视。为改善这种状况,体育院校图书馆应进一步探索和实践,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环境、培养阅读兴趣。
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发现,体育院校大学生阅读有如下特点:纸质阅读仍然是他们首选的阅读方式,大多数阅读主要是以文史类为主;他们对阅读的重要性有高度的认识。然而他们的阅读现状与阅读满意度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忙于学业或实践活动没时间阅读、阅读效率低、不知该读哪些书等是体育院校大学生主要的阅读困惑等。
四、开展阅读课程教学模式的认知调查
为了了解阅读课程开展的必要性和课程设置的可行性,必须了解新时期大学生对阅读课程的预期想法。因此,我们设定了参与课程的意愿、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及评估形式等四方面问题。
(一)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参与课程意愿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在“您认为在大学开设阅读课程有必要吗”这题中,有79.02%的受试者认为是有必要的。当问到是否愿意参加阅读课程时,有高达91.37%的受试者愿意参加。说明在体育院校内开展阅读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同学们也非常有兴趣来学习这门课程。
(二)课程设置
在课程的设置这个方面,大多数(57.65%)被訪问者认为阅读课程应该是选修课比较好。有超过一半(61.57%)的被访问者认为学分应该设置为1个学分(18课时),如表9,不论是男性、女性、各个学历阶段的受试者均认为阅读课程最好设置为一个学分。并且有63.92%的人觉得应该在大一的时候就参与阅读课程。
这说明阅读课程应在较短时间完成,在大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前期就应该完成,形成认知及判断能力,以便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三)授课方式和课程内容
通过调查,授课方法应采取自由阅读为主、集中授课为辅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当问及老师的教学方法时,有超过半数的受试者选择了自由阅读,自由讨论和老师提出问题,引导讨论这两项,分别占55.2%和53.53%。如表10,在老师提出问题,引导我们讨论这项中,硕士生多于本科生,博士生多于硕士生,说明学历越高,越能体会到老师指导后,引导阅读实践的重要性。
对阅读课程内容的调查方面,有绝大部分(76.18%)的受试者希望有读物推荐这项内容,除此之外,阅读欣赏(56.47%)、图书概览(49.71%)、内容导读(48.53%)和阅读指导(46.18%)也是大多数人所希望的。
从调查可以发现,多数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对阅读哪些图书和读物有疑惑,他们不仅希望在阅读课程中获取到符合自己需求的阅读信息,而且想通过阅读课程了解到更多图书的概况。
(四)考核形式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在阅读课程评价形式上,受试者有不同的观点。其中,借阅图书册数、撰写阅读笔记或小论文、举行读书交流会、参加图书馆活动和根据平时表现这五项考核办法是最受大家认可的。其他的评价形式也可作为辅助性的考核方法。
五、推进阅读课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阅读课程的引入是对传统学习和阅读的有益补充,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达到一定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深化阅读层次,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达到预期的阅读教育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综合素质和自学能力。[3]同时我们也发现,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对阅读的需求认知方面也有一些特点,比如:喜欢阅读纸质文献,广泛欢迎阅读课程的开设,在阅读时迫切希望得到老师的深入指导与点评。因此,体育院校开设阅读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一)根据学生阅读习惯,形成纸质版阅读推荐书单和指导手册 调查显示,纸质阅读依旧是体育院校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纸质阅读有利于学生反复研读和深入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成效与读书报告撰写的质量。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准备需要阅读的文献,按照书目的形式整理、汇总,形成高质量的阅读推荐书单及相应的阅读指导手册。
(二)挑选多种类型文献,促进学生多阅读经典著作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耐心受文献内容和类型的影响,反向也影响阅读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前应着重考虑文献的筛选,选择时效性强、通俗易懂、学生感兴趣的、经典著作,有助于大学生完善人格、修身养性,对大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增强大学生阅读积极性,在阅读前可以向学生介绍这本书的概况,包括这本书想表达的意义与启发,还可以对图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为了提高大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选书过程,推荐符合专业需求的经典作品。
(三)结合专业课程的文献阅读,加强阅读后的交流与分享
阅读课程不仅仅是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而且还需要深入、强化阅读层次,以达到预期的阅读教育目标。其根本目的是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在选择书目时应该了解学生专业背景,根据学生专业对知识点进行补充和扩展,提供更多相关书籍。在阅读完成之后,应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与分享活动,如分小组进行读后叙述;撰写阅读笔记或小论文;集体讨论分享,同学之间相互点评等。从不同的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广度与深度。
参考文献:
[1]王慧秋,刘荫明.建立大学生阅读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与实践[J].图书馆杂志,2010,29(12):49-51.
[2]黃英.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学分制阅读管理模式[J].图书馆界,2012(4):28-29+39.
[3]施丹,李晶萍,李林竹.基于问卷调查的专业文献阅读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5(4):67-71.
[4]李品庆.当代大学生阅读的困惑与高校的应对措施[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11):114-117.
[5]刘爱花.高校建立阅读学分制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7):219-220.
[6]杨敏,纵浩.学分制模式下高校图书馆“阅读学分”的设计与实施[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30(3):11-13.
[7]党小波,詹红霞.关于建立大学生阅读学分制必要性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2):130-131.
[8]王立新.高校图书馆力推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策略探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1,24(4):53-55.
责任编辑:杨国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68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