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着重强化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教育,是实现新时代中国梦、建立稳定和谐的法治社会的必然需要。详细列举了现阶段对高校大学生展开核心价值观宣讲指导过程中遭遇的各类困难和问题,指出国内高校应从举办校园文化宣讲活动、创立现实实践活动平台、构建良好的价值观学习环境等方面着手,切实强化高校大学生新时代核心价值观念指导教育的现实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路径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5-0177-02
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不仅是未来开展社会经济建设的可靠力量,也是传承延续伟大的新时代中国梦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怎样认识、指引、实际落实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思想理念,将其深刻融入高校的思想道德培育课程和大学生群体的专业素养训练的过程,逐步引导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行为完全参照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是国内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完成的急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一)实现中国梦的必要前提
培育现今的大学生群体以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准绳,对中国梦的实现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意义。中国梦的实现绝对无法脱离核心价值理念在思想层面的支持,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谆谆教导将会为在我国实现中国梦提供无可比拟的强大社会驱动力和坚实的理论层面的支撑[1]。高校大学生群体是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崛起于东方的不可或缺的强大社会力量,强化对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与规训矫正,能够使得颓废懒散的大学生尽早树立起符合新时代核心价值观的自我价值判断取向,督促其为了早日实现伟大祖国的重新崛起而无我拼搏。
(二)建立新时代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建立和谐社会是我党近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的发展目标,要尽早达成这一发展目标,背后必须有坚实的思想观念的支撑和强大的内在精神力量推动[2]。当代大学生群体是构建未来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他们在未来必须完全承担起巨大的社会责任与义务,成为建设和谐法治社会的核心发动机。强化对大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引导规训,对建立和谐社会有着难以估量的巨大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被我国的大学生群体所完全接纳,就必然会在高校甚至是整个国家产生强大无比的基层共同体凝聚力和社会阶层向心力,为新时代的和谐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取之不竭的集体精神力量。
(三)协助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精神思想观念是比较偏向于健康积极一面的。但要明确认识到,来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个人英雄主义、及时享乐思想、透支消费思想等各类僵化混乱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取向,正在对我国大学生群体进行全面的精神侵蚀和心理损害[3]。故而,高校必须尽早强化对大学生群体的人生价值观念的引导训练,使其将自身人生抱负与国家社会的命运相联系,尽早树立为高尚伟大的中国梦奉献一切的思想理念。大学生群体正处在思想价值观念初步萌发构建的青涩时代,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训导人员必须及时抓住这个关键的精神上的十字路口,尽力引导高校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学习的各个层面践行新时代核心道德价值观。
二、大学生新时代核心价值观训导的基础特性
(一)层级性
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是复杂的思想观念的集合和完备的社会现象解释体系,其内在思想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规律有着一定的关联性[4]。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在深层思想内涵上,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既蕴含“认识社会现象—解释社会现象”的表层因素,又涵盖“人生价值观念—理念信仰”的核心层次构成因素,还拥有“整体发展目标—具体实现手段”的实际操作层面的因素。
(二)递进性
新时代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意识形态解释系统,既包含了丰富的文明内涵,又充分涵盖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从社会价值观的萌发产生来看,主要呈“萌发—初创—构建—稳定”的变化规律。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引导,不仅要充分联系高校大学生的个体自我实现层次和价值观理解能力,逐渐内化认识,还要随着核心价值观自身的自然发展演变而不断更新认识。
(三)局限性
高校大学生处在社会个体发展的初步成熟阶段,所具备的思想观念不像处在幼儿阶段的思想萌芽期易于改变;也不像完全成年个体的价值观念一样成熟稳定,无法接纳新时代的先进思想。大学生已经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思想价值结构,尽管此类思想观念并不完全成熟稳定,但依然影响到大学生接纳新的先进思想。
三、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可行路径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净化教育环境
我国高校可从“硬设施”和“软氛围”两方面着力净化改善校内的思想教育环境。
1.硬设施
高校必须配置足够的校内硬件教育设备,满足价值观教育开展的基本设施要求。完备的教育设施能为学生学习与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保障。故而,高校应当着力营造环境优良、功能齐备的校园教育环境。
2.软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内风气。可通过校内扩音宣传、板报等不同途径,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状况相联系,借此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既要構建优良校风,又要深化大学生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了解。
(二)建立实践活动平台
现有的枯燥的理论课程,解决不了大学生群体的严重思想问题。只有把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念层面的浅陋的初步的认识转变成社会活动的具体实践操作,才能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故而,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核心价值观引导规训,必须有准备、有预案地举办多种多样的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通过不断进行社会实践,逐步深化大学生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认识与深入理解。高校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假期时间,组织大学生群体深入社会,到基层街道机关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通过这种理论宣传,不仅能使大学生深入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理论体系,同时也能对街道单位的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价值观的再教育。
(三)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强化价值观引导规训
当代高校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培育必须与大学内的校园组织文化的构建建立密切的联系,在大学生的校内日常生活、学习的环境中深深扎根,力图逐渐达到潜移默化的价值观引导矫正效用。可定期举办校园主题文化宣讲活动。高校校园内的主题文化宣讲是对高校学生开展价值观全面规训引导的重要载体。通过举办主题明确、健康阳光的校园主题文化宣讲大会,让无影无形的思想观念具现化,持续强化国内高校学生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把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行为要求悄然融入到不同主题与形式的校园文化宣讲活动中。
四、结语
高等教育学生群体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赖于学生自身思想道德观念和基本素质的逐步提升,这与高校、家庭环境和外部社会条件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当代大学生群体必须尽早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践行,秉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社会各界应当加强思想规训力度,充分借助国家权力机关的政策制定能力、外部社会环境的熏陶影响能力、高校的规训矫正能力,甚至是家庭关系中的团结凝聚力,来完成当代高校学生群体的正确价值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陈俊.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教育评论,2018(1):81-86.
[2]华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26(6):81-83.
[3]李洪宾,赵洲洋.论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J].知与行,2018(2):32-36.
[4]刘素贞.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特点与教育路径[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8,25(4):81-87.
责任编辑:赵慧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13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