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主体间性理论视角的《远大前程》的汉译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主体间性理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翻译过程中的主、客体之间二元对立的关系,构建出了翻译活动中多个认知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关系,为翻译的主体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选取《远大前程》的两个译本作对比,通过具体的语言层面的分析,揭示在翻译过程中作者与译者,以及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表明翻译过程是各个主体之间的交流过程,每个主体都不容忽视,且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
  关键词:主体 主体间性 《远大前程》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5-0062-02
  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需要原作者、译者、读者和文本的共同参与,而在这一过程中,关于谁是翻译的主体,谁处于翻译中心地位的探讨至今仍热度不减。翻译的主体研究也开始从哲学领域引进主体间性的概念,来打破传统意义上翻译过程中的主、客体之间二元对立的关系,构建翻译活动中多个认知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关系,摆脱了片面关注原作者、文本和译者的主体性的范式,为翻译的主体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选取了《远大前程》译本中经典又具有代表性的王科一译本和罗志野译本,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原作者主体、译者主体和读者主体之间进行的言语沟通,深入分析主体间性产生的条件和过程,表明翻译过程是各个主体之间的交流过程,每个主体都不容忽视,且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
  一、翻译与主体间性研究
  所谓主体间性,也叫交互主体性,指主体间即“主体—主体”关系中内在的性质。主体与主体共同分享经验使得意义通过主体间的交往而得以建立,并在主体之间传递,使得相互间的理解成为可能,构成主体间的交流,并将各主体连结起来,形成一个意义的世界。主体的存在即意义的存在、理解的存在,不是由主体自身形成的,而是在主体与主体之间形成的[1]。起初胡塞尔在探索更理性的主体性的过程中发现了主体性研究的缺陷,进而创立了主体间性这一概念。而后海德格尔提出了“四元说”来反思和完善胡塞尔不彻底的主体间性。伽达默尔也从阐释学的角度对人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定义,他认为人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对意义的复原过程,而是解释者带着自己的视域进入文本的历史视域中,两者通过交流产生新的意义,同时两者的视域融合为一,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与文本的关系就不再是单向的理解和阐释,而是两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2]。随后,哈贝马斯从语言层面研究哲学问题,并指出交往活动是以语言为媒介来实现交流的主体间的活动,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通过语言交往达成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作用,从而在语言层面形成的。
  在翻译研究中,翻译主体研究经历了从原作者中心论到文本中心论再到译者中心论的过程,但这三种中心论都有各自的缺陷。原作者中心论强调,译者要保持语言上的忠实,同时再现原作的艺术风格和作者的思想,使得作者的主体性被绝对化,译者以作者的解释为权威来诠释文本,成为原作的“仆人”,读者在阅读中也被灌输作者在文本中的思想,这样的方式忽略了译者和读者的主体性。文本中心论从结构主义语言学视角将翻译视作一种科学,仅仅关注词、句、结构方面纯语言的操作,把翻译过程看作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过程,努力寻找存在的共性,从而总结出普遍适用的语言规律,蒙蔽了译者的功能和主导作用。译者中心论帮助译者成为了改写者、叛逆者,并使之处于中心位置,被赋予了对文本绝对的阐释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主体性,同时文本被边缘化,作者也很少被提及[3]。正是这些研究弊端使得翻译研究主体间性呼之欲出。
  翻译中的主体间性是指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和读者主体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语言互动中,通过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协调好各主体间的关系,克服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和误解,从而达成共识,交流顺畅。作者和译者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人生阅历和价值观,而这些都是可能导致译作与原作产生一定偏差的影响因素,因此掌握原文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了解作者的人生阅历、生活态度、写作风格等能帮助译者深入理解文本,保证和作者历时沟通的顺利进行。在译者与读者的关系中,读者对译文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地参与并影响译者的翻译。译文是带有时代特色的产物,随着时代的推进和经济、文化的变化,读者的接受程度也在随之变化,因此,译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则是必不可少的。译者同样是作为读者来阅读原文,对于原文有一定的阅读需求,那么,译者的读者群体对于译者的译作也会有一些阅读需求,同时读者的阅读能力、水平和读者的期待,促使译者要进行恰当的语言选择,选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译者与读者的视界融合[4]。
  二、《远大前程》的译本对比分析
  基于以上对翻译中主体间性问题的讨论,笔者将从译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和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通过译例对比,来分析《远大前程》的两个译本中所采用的语言技巧和翻译策略的异同,从而理解主体间性的产生过程。
  1.译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
  在翻译活动中,原作者作为创作主体,在作品的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带有自己的创作风格,同时作者的生平、创作意图、时代背景、文化语境也是影响作者创作的因素,这些因素同样是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理解文本时不可忽视的要点。因此,译者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既尊重了作者的主体性,又达成了与作者的共识,即译本的产生。
  例1:
  原文:“Say,Lord strike you dead if you don’t!” said the man.[5]4
  王译本:“你得起誓:如果做不到,天雷打死你!”[6]5
  罗译本:“那么你发誓,要是你不送来,天主就用雷电劈死你。”那人说道。[7]5
  这是皮普遇到逃犯后,逃犯威胁皮普帮他带一些吃的和锉子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原文中“Lord”指的是西方宗教中的天主、上帝,體现了西方文化中的宗教思想,狄更斯借用“Lord”在基督教中的神圣地位来强化逃犯对皮普的威胁和恐吓,勾勒出逃犯恶毒的特点。由王科一和罗志野的译文可以看出,两者都理解了作者原句的意图,且都表达出了威胁、吓唬的语气,但是前者将“Lord”译为“天雷”,隐去了原句中所包含的宗教文化,译者并非是忽略了这一点,而是在1979年之前,译者考虑到所处的社会语境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采用了省略的翻译策略,这是译者与作者跨时空沟通的结果。后者译出了“天主”,保留了作者的思想,体现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同时也迎合了译者所处时代,即20世纪末,对于西方文化采取的更加包容的态度,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复兴对文学意识的崛起的推动作用。   例2.
  原文:It was Christmas Eve,and I had to stir the pudding for next day,with a copper-stick,from seven to eight by the Dutch clock.[5]10
  王译本:那天是圣诞前夕;从七点到八点,我得拿一根捣衣棒搅拌第二天吃的布丁。[6]14
  罗译本:这是圣诞节前夕,我不得不坐在荷兰自鸣钟旁边,拿一根铜棒搅拌明天要用的布丁原料,从七时搅到八时。[7]13
  译者与作者的主体间性讲究的是译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原文中的“copper-stick”在《远大前程》的其他英文版本中注有解释,指被用来在大的器皿中搅拌衣服的工具,狄更斯将“copper-stick”和“pudding”放在一起体现了他通过使用一些不符合逻辑的表达来营造滑稽效果的写作风格。因此,王译本的“捣衣棒”表明了译者与作者进行了成功的对话,理解了作者选用这个词的目的,同时沿用原文不太符合逻辑的表达体现了译者对作者写作风格的了解,清晰地表明了译者和作者之间的主体间性。而罗译本的“铜棒”对原文理解错误,译者与作者之间没有进行成功的沟通,没有达成共识。
  2.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依据翻译中的主体间性,译者扮演着解释主体的角色,而读者是解释的接受主体,并且积极参与到解释过程中,因此,译者要主动与读者沟通,了解读者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期待,从而使译本获得读者的认同。
  例3:
  原文:… And dear boy,how good-looking you have growed! There’s bright eyes somewheres…eh? Isn’t there bright eyes somewheres,wot you love the thoughts on?[5]288
  王译本:好孩子,你长得有多俊!有没有找到什么媚眼儿,呃?有没有看中什么媚眼儿啊?[6]388
  罗译本:亲爱的孩子,你生得多么英俊!嗯!你看中哪个漂亮眼睛了吗?有没有一个漂亮眼睛被你看中了?[7]340
  原文中的“bright eyes”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借“bright eyes”代指漂亮女孩儿,王译本中的“媚眼儿”既遵从了这一修辞手法,又表达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粗俗的语气,给读者呈现出原汁原味的作品。“媚眼儿”一词也更容易使读者联想到它代指的女孩儿的意思,满足了读者能通过译作欣赏到原作的语言艺术的需求,实现了译者与读者之间成功的对话。而罗译本中的“漂亮眼睛”并没有考虑到读者对于原作的语言艺术的阅读需求,仅仅译出了它的字面意思,读者感受不到原作的语言魅力,甚至会产生误解,因此,罗译本没有充分地與读者沟通,没有更好地处理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主体间性。
  三、结语
  翻译是一项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需要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各自的能动作用。同时,主体之间要相互沟通、平等对话。主体间性强调的是各个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翻译中的主体间性强调翻译活动中并存的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应受到足够的关注,作者的时代背景、写作风格等因素是译者需要与作者对话来了解的,读者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期待也是译者需要与之进行沟通的。正是这些跨时空、跨语言的交流催生出了译作,它是作者、译者及读者之间沟通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35-41.
  [2]简圣宇.论20世纪欧洲哲学思维模式的转化: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86-92.
  [3]陈洁.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从译者身份的变迁谈起[J].科教导刊,2011(17):214-215.
  [4]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290-295.
  [5]Charles Dickens.Great Expectations[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2010.
  [6]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M].王科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7]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M].罗志野,译.江苏:译林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赵慧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1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