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健康教育在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些年自闭症患病率不断提升,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自闭症患者不仅面临着发育障碍,而且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康复教育,不仅要体现在科学专业的干预方法上,而且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普及。从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现、针对自闭症家长的心理支援、面向康复老师的心理健康服务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简要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对自闭症儿童和家庭、康复师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应该得到社会广泛关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自闭症儿童 康复教育 心理支援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5-0018-03
  近年来自闭症患病率不断提升,社会对此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针对自闭症康复训练的机构、企业、医疗单位也随之兴起,它们通过采取专业的自闭症康复教育手段或方法,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干预或治疗。但是,在干预或治疗过程中,一些自闭症儿童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自卑、自我认同感低、焦虑等。而且,除了自闭症儿童本人,其家庭、康复教师也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基于此现状,我们不得不将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康复教育协同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作用中。
  研究表明,通过在基础的康复训练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康复训练效果更加显著。因此,我们有责任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自闭症康复教育中,使其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它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相关的心理学方法和策略,以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做好这一工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甚至医院的协同努力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2]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普通学生,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也应该被当作重点进行普及教育[3]。自闭症儿童可能由于生理缺陷或者心理发育迟缓,在行为或者社交等方面的表现相比于正常儿童较为落后。除此之外,他们还存在着焦虑、紧张、抑郁或自卑等心理障碍,表现为说话声音小、不敢表达自己、对声音刺激非常敏感、环境适应能力弱、不懂得正确的社交规则等,但这些是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方法或手段进行干预而有所改善和提高的。因此,在自闭症康复教育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意义也很重大。
  二、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现
  1.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自闭症儿童具有交流障碍、兴趣狭窄、行为刻板的特点,因此,针对该群体的康复教育方法众多,例如地板时光疗法、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简称RDI疗法);图片交换交流系统(PECS)、行为分解训练法(DTT);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孤独症和相关障碍儿童治疗教育课程、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等。在众多训练方法中包含了较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在使用过程中就采用了强化行为、塑造新行为、消退不恰当行为等的心理学方法[4]。
  研究显示,采用ABA疗法曾对19例孤独症儿童干预了为期2年的时间,结果有9例儿童基本恢复正常状态,其他儿童干预效果也很显著,其后许多研究者借鉴使用了这一治疗方法,同样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例如,RDI和地板时光方法是建立在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缺陷基础上,通过数百个活动组成的训练项目来达到提高患儿对他人心理理解能力的目的。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一方法是以神经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这说明心理学的方法在训练特殊儿童能力方面也有显著的成效,同时也可以看到在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或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两者可以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事业。
  2.语言康复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语言发育迟缓或功能异常是自闭症儿童具有的特点之一,在语言康复训练中通过不断强化自闭症儿童开口说话的行为,会使得这一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例如“自我介绍”“提要求”等,如果训练者准确恰当地加以强化,儿童开口说话、主动提要求的行为会越来越多。在这一训练过程中,儿童更能体验到自我效能感和成功,尤其对于高功能障碍的儿童来说,更能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激励自我。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在专业的心理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中开展之外,还可以渗透进康复训练,两者糅合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大有裨益。
  3.自理能力康复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自闭症儿童自理能力也较正常儿童弱,他们在吃饭、穿脱衣服、大小便等能力方面相对较弱,针对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方法有情景模拟、真实场景实际教学等。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这类儿童可以通过不断练习锻炼独立自理的能力。笔者在康复机构工作期间观察到一些高功能儿童甚至会去帮助能力更弱的儿童,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能够体会到独立、被认同、同伴互助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自理能力康复训练中也可以起到推进器的作用。
  4.精细动作康复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精细动作能力是指手部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包括抓、捏、搓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动作技能。
  自闭症儿童的精细动作训练主要涉及手眼协调的能力,用手指抓握物品的能力和协调双手同时运动的能力。
  在精细动作康复训练中使用到的方法主要有:将物品投入到容器中、穿珠子训练、揉搓训练、拧旋训练、折纸训练、划线训练等,在训练过程中儿童出现较多的是失败或者逃避困难任务,因此,这一训练内容在培养儿童的耐心、信心,以及失败之后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的目标上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正是通过不断给予儿童积极暗示、接纳的目光、适当的期望值,才会不断促使儿童愿意更多地接受训练并且效果比较明显。   5.运动康复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运动康复指的是大肢体的协调能力,在康复训练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或方法。比较简单的跑步、跳跃、跨步等动作,让自闭症儿童在不断跨越障碍的时候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勇于挑战。在团体运动中更加能够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学会相互帮助与合作,提升儿童的存在感,培养儿童的荣誉感。由此可见,自闭症儿童的运动康复训练效果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功劳。
  6.社交康复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自闭症儿童核心症状之一即社交障碍。训练方法也有很多,如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项任务、分享自己的食物和玩具、情景模拟等。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儿童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同时也学会了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学会感恩、学会分享等,这些都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子,而且两者融合得非常自然流畅,水到渠成。可见,自闭症康复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密切,息息相关,更需要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通过以上六点简单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体现与作用,可以看出在康复教育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心理健康的辅导,而恰当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使用和普及将有利于激发自闭症儿童的潜在发展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康复到正常水平,进入到主流教育中。
  三、针对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支援
  “一个家庭拥有一个自闭症儿童会使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倒退几十年”,曾有自闭症家长这样描述。可见,这样的家庭承受了很多额外的压力。例如:接纳家庭中有这样一个特殊儿童、不被社会理解、社会支持系统力量薄弱等。国内虽然有较多的康复机构,但是训练方法的科学性、系统性不完善,加上特殊教育和社会人文服务等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自闭症儿童父母需要承受儿童养育过程中更多的财力、精力、社会支持等的压力。与正常儿童相比,自闭症父母更容易出现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如绝望、失落、沮丧、焦虑及忧郁[5]。笔者通过CNKI、万方、维普等学术网站以“自闭症”“家长心理支持”“父母情绪”等关键词进行搜索,针对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援助的研究很少,有一部分研究是以自闭症儿童对家庭的影响和应对策略为切入点,主要偏向于生理护理方法,仅有的关于心理支持的研究也只是借用了心理学中某一种方法,如“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6]。此外,还有一部分研究是针对这类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基于此现状,我们有必要科学、系统地为自闭症儿童家长提供心理援助或支持。学者邝宏达、温嘉吉(2011)在“自闭症康复机构进行家长心理援助的模型初探”中建立了一个适合自闭症康复机构实施的家长心理援助的系统模型,这一模型是作者通过亲身实践总结得出,包含了建立心理档案、制定心理援助计划、实施心理援助计划三部分主要内容[7]。该模型通过家庭、社会等方面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加之借鉴已有的心理援助模型如:灾区心理服务建设。其目的是帮助自闭症家庭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稳定情绪、改变心态、缓解压力等。模型的初步完善和小范围的试点成功更加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服务于自闭症儿童本身,也可以对其家庭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坚定不移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大范围地实施下去。
  四、面向康復教师的心理健康服务
  康复教师是连接自闭症儿童和家长的纽带,在对儿童进行专业康复之外,还要承担着与家长沟通的责任,面对焦虑型家长“我的孩子能康复吗”“他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小学吗”“为什么看不到效果”等问题,其实也在无形中消耗康复教师的心理能量。长此以往,康复教师的心理能量会面临衰竭,随之产生职业倦怠、幸福感指数低、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类似于心理咨询师有自己的成长督导师一样,康复教师也需要有这样一个学会合理释放工作压力、缓解消极情绪、为自己不断充电的机会。具备一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健康教育者可以作为康复教师的心灵成长指导师,定期为康复教师进行心理疏导、教授放松小技巧、合理管控自我情绪,帮助康复教师调整情绪,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
  五、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可以单独作为一种方法帮助有需要的群体,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融会贯通,共同致力于全面素质教育。自闭症儿童作为特殊的群体,生理、心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康复训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条件的康复机构建议配备一到两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条件相对差一些的地方也建议借用或整合各种资源,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通过康复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自闭症儿童的成长发育,而且更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达到双赢的目标。相信这种模式也会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周蓉.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心理月刊,2019(21):30-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杨文峰.在自闭症康复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6):63-64.
  [4]郭德华,周群,吴连春.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4):319-321.
  [5]郭文斌,方俊明,陈秋珠.基于关键词共词分析的我国自闭症热点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8-132.
  [6]曾洁铃.沙盘疗法对自闭症儿童心理干预的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8):22-25.
  [7]邝宏达,温嘉吉.自闭症康复机构进行家长心理援助的模型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4):17-18.
  责任编辑:赵慧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23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