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的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科竞赛对大学生意义重大,尤其能助于明确职业规划,提升就业竞争力。基于对台州学院电子系、材料系和物理系2012-2016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学科竞赛经历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显著,而参赛级别和结果的影响稍小。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三个对策:搭建平台,全力支持学科竞赛;强化管理,重视竞赛组织过程;完善体系,竞赛与就业两手抓。
  关键词:学科竞赛;就业质量;网络问卷;对策
  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系列化活动[1]。高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意义重大:可以丰富大学生活、提升自我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同时能够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增强职场就业竞争力。此外,学科竞赛也是高校间学科领域的比拼,能帮助高校、二级学院改革教学内容和体系,推进学科发展。基于此,开展了题为《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的问卷调查,调查针对台州学院电子系、材料系和物理系2012-2016届的毕业生,共回收有效问卷354份,收到有效建议138条。
   一、学科竞赛对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我国高校学科竞赛经历了40多年的高速发展,也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高校大学生活跃在各类学科竞赛的舞台,学科竞赛对高校发展、学科建设和大学生个人成长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学科竞赛是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丰富大学生活、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激发专业兴趣、增强专业认同的催化剂,也是大学生明确职业规划、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
   (一)学科竞赛有助于丰富大学生活,培养综合能力
   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无疑是多姿多彩的,也是人生最美好和宝贵的阶段。除第一课堂的教学之外,第二课堂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涵盖了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及文化活动等,各类活动相辅相成、互相补充。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们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课余生活,充实大学时光。
   学科竞赛能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2]。同时,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将得到加强,尤其是像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等组队的竞赛,团队成员间的分工合作、协调沟通都能促使彼此成长。
   (二)学科竞赛有助于激发专业兴趣,增强专业認同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学生就无法感受学习乐趣,很难学好专业课程;反之,具有专业兴趣会大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应付学”为“积极学”,学习势必事半功倍。然而,大部分学生志愿都由家长代为填报或自己逐大流式的填报,所学专业与兴趣存在偏差,收获也必然大打折扣。
   学科竞赛往往与专业密切相关,能帮助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需要学生灵活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粘合剂”。学生通过参与竞赛,能更好地了解专业,对专业进行新的审视,增强对专业的接受度和认可度,缓解大学“空心病”。
  (三)学科竞赛有助于明确职业规划,提升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职业规划是学生对大学期间学习、职业等系统的定位规划,目前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几乎都设有就业处或就业指导中心等相关指导部门,有些高校和二级学院还配备了专业指导老师,构建了大一到大四的就业指导完整体系。即便如此,大学生仍普遍缺乏职业规划,跟风随波逐流者占多数,也导致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盲目和受挫。
   学科竞赛的锻炼能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意识,拓展就业思路,在择业前积累就业经验,使其在未来职场中走的更远[3]。除了获奖,学科竞赛的经历对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企业面试与研究生入学复试也都有显著帮助,能够增加简历亮点,赢取就业机会。通过学科竞赛锻炼的各种综合能力、培养的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优秀品质,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同时也为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科竞赛对就业质量影响的调研分析
   为深入了解学科竞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情况,考虑毕业生问卷发放、回收和统计便利,采取了腾讯电子问卷形式。此次网络问卷前期做了充分调研,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短信、QQ群、微信群等方式,完成了台州学院电子系、材料系和物理系2012-2016届五年、共计1453位毕业生的问卷发放,最终回收354份,包含了256名在校期间从未参与竞赛和98名有竞赛经历的学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毕业生样本量大、跨度时间长,且大多变更了联系方式,导致问卷回收较难开展。此外,该问卷调研工作于2017年暑假完成,调研对象至今又已工作了几年,目前的就业情况必然发生变化,对当下不具有参考性。
   问卷围绕四个方面:基本信息、就业情况、在校期间竞赛情况和对学弟学妹的就业建议。针对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师范、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物理专业,其中竞赛项目为省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智能机器人大赛、省物理创新和物理科技创新竞赛、省物理教学技能大赛和全国金相研磨大赛等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竞赛。
   经调查发现,91.0%的毕业生对母校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90.1%的毕业生处于就业中,其中57.9%的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工作,另有13.3%学生在国有企业和14.4%在事业单位(大多为物理师范学生从事教师工作);仅有8.8%的学生对目前工作不满意。这些说明大多毕业生对母校和目前的工作满意,同时多数在民营企业工作也符合实际。
  (一)学科竞赛经历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显著
   根据问卷结果,共有98名毕业生参加过学科竞赛,其中国家级16人、省级58人、市级14人和校级61人,台州学院省级和校级学科竞赛种类相对较多,因而参加人数也多,同时校级竞赛往往也是省级的选拔赛。调查数据表明,大学四年从未参加过任何竞赛的毕业生仅有16.0%认为当前工作与大学专业完全相关,而参加过国家级竞赛的有25.0%认为完全相关,省市级的则为34.7%最高,校级的也有23.0%远大于未参加过的。因此,竞赛经历对找专业相关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工作岗位不分贵贱,但一定程度也能体现就业质量的高低,有学科竞赛经历的毕业生从事技术研发和管理岗位较无竞赛经历的学生要高,而专业背景和技术要求相对低些的产品销售、检验检测岗位则低很多。其结果如下表1所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创业创新的能力是就业质量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因此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将单位性质分为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自主创业,由表2可以发现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总体比例都不高,但有学科竞赛经历的明显高于从未参加竞赛的,而且参加竞赛级别越高,自主创业比例也越高,其中参加过国家级竞赛的自主创业比例最高达到18.8%。
  在衡量就业质量时,薪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等显然是不可避免、重中之重的指标,此次问卷也进行了详尽调研,但由于调查对象分别是五年毕业、五个专业的毕业生,因此认为分析结果不具有很强的参考性。
  (二)学科竞赛级别和结果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稍小
   根据表1发现,有国家级、省市级和校级竞赛经历的毕业生从事技术研发、管理的比例分别为43.8%、43.1%和41.0%,三者相差甚微。此外,对有竞赛经历的毕业生当前职务进行了分析,发现已成为单位中坚力量或骨干力量(团队负责人、技术骨干和管理中层)的比例也相当:分别为国家级31.4%略高、省市级29.2%和校级的29.5%。
  由表3观察到,参加过学科竞赛的毕业生工作均相对稳定,无论参加过何级别一直没有换过工作或仅换过1次的在80.0%左右,而从未参加过竞赛的毕业生仅有63.7%,其他均为跳槽过2次、甚至3次以上。当然,不同年份的毕业生跳槽率不同,毕业时间越长跳槽可能性越大,但该组数据仍具备一定说服力。
   在参加过学科竞赛的毕业生中,进一步分析获奖结果对目前工作职位的影响。经调查发现已成为团队负责人、技术骨干和管理中层中,参加过学科竞赛并获奖的情况为:样本量较大的省级竞赛获奖和校级获奖分别为23.8%和24.4%,样本量较小的国家级获奖和市级为15.4%和15.4%,在同等样本量比较的前提下,获奖层次对职务影响不大。
  表4是获得省级竞赛中一、二、三等奖对目前担任职务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几等奖中担任团队骨干的比例均占21.0%左右,再次验证获奖结果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稍小。
  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大多毕业生认为企业在招聘中看重竞赛经历,也建议在校生多参与学科竞赛。有71.0%的毕业生认为应聘过程中,企业很关注竞赛情况;88.4%的毕业生认为从就业角度,学弟学妹们需要多参加学科竞赛;在有竞赛经历的毕业生中,有81.2%的学生认为学科竞赛对工作帮助很大或较大。
   在有效的138条就业建议中,毕业生和学弟学妹分享的内容可归纳成四块:1、学好专业课程,扎实基础;2、珍惜大学时光,综合发展;3、做好职业规划,明确目标;4、参加学科竞赛,提升技能。这其中,有一大部分毕业生觉得多参加学科竞赛,对提高日后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有很大帮助。
   三、学科竞赛促进就业质量的对策
  (一)搭建平台,全力支持学科竞赛
   高校学科竞赛蓬勃发展,但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诸多情况,如学生不知晓竞赛情况或掌握不及时、对竞赛规定不清楚、指导教师与参赛学生不精准匹配等。因此,首先应做好学科竞赛的宣传工作,利用好网络新媒介,确保每位师生及时掌握竞赛信息;此外,对于重点参赛对象,应做到信息“精准投放”,积极动员。
   高校应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给予学科竞赛最大的支持。在学生层面,可以将学科竞赛与评奖评优、课外学分或德育分紧密挂钩,甚至作为竞选班干部、毕业论文等重要环节的参考,如台州学院学生获得省级专业竞赛三等奖以上,就能用竞赛结果代替毕业论文。教师层面,应有计划地选拔和培养指导教师,量化竞赛指导工作量,加大竞赛指导在教师年度考核和评职称中的分量。提高师生参赛热情,下活学科竞赛“一盘棋”。
   另外,高校还应从完善竞赛设施、设立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学科竞赛支持,也可以通过学生社团自我管理提高参与积极性。以台州学院电子系、材料系和物理系为例,均设有科技型专业社团、配有专业指导老师,以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并依托20多个学生创新平台开展竞赛工作。
  (二)强化管理,重视竞赛组织过程
   结合调研結果,学科竞赛的经历相较于结果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更大。因此,要淡化因竞赛而竞赛,为获奖而参赛的功利性倾向,尤其是淡化学生群体中为拿奖学金而参赛、教师中为拿业绩增加工作量而指导的行为。高校和教师应树立竞赛不是目的,而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重要手段的意识,重视竞赛的过程。
   加强竞赛管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社会需求,结合地方发展,尤其是类似台州学院这样的地方性高校,更应对接社会、服务社会。高校在竞赛的组织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吃苦耐劳优良品质的磨砺,提高竞赛的质量[4]。
   台州学院为更好更系统地管理学科竞赛,于2015年12月成立了创业学院,将教务处的一大部分竞赛剥离开来。创业学院在两校区分设创业园,园区提供含就业创业指导等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近年来每年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有影响力的国际级、国家级、省级赛事达65项,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数达到6800余人次,占在校学生数的45%。
  (三)完善体系,竞赛与就业两手抓
   高校应做好顶层设计、通盘考虑,完善能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创新教育体系,制订更贴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校企协同育人功能,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应用型地方大学更应强化地方性、应用性核心办学定位,将学科专业建在产业上、把人才培养放到车间里,重视应用型人才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科竞赛对专业能力提升的作用,进而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与岗位适应能力。
   台州学院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大量摸索与实践,积极践行打造校城命运、利益、奋斗共同体,围绕台州七大“千亿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专业群、学科群、平台群和产业学院群。学校2019年最新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截止19年8月,全校总体就业率达97.4%,其中15个专业就业率达到了100%,高质量就业人数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逐年上升。
   总体来看,台州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经调查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乐观,学科竞赛对就业质量的促进功能发挥得当,但仍存在学科竞赛与就业工作关联不紧密、竞赛参与面还不够广等问题,需要继续重视、加大宣传,确保学科
  [参考文献]
  [1]郭雨辰,李越,李艳,翁介亭,朱亮亮,李夏玲,田泽永.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与就业质量关联度分析——以常州地区高校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3,(22):404-406.
  [2]宋光海.学科竞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J].文教资料,2012,(9):132-133.
  [3]余西亚.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效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2):100-101.
  [4]赵春鱼,吴英策,魏志渊,孙永乐.高校学科竞赛:现状、问题与治理优化——基于2012-2016年本科院校学科竞赛评估的数据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2):69-74.
  *本文系台州学院2017年校立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7PY015)的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1.台州学院 人事处,浙江 台州 318000; 2.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机电与模具工程学院,浙江 台州 3180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096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