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以及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不仅会导致猪的发热,还容易引起病猪全身各器官的出血,其死亡率可高达100%,是养猪业的头号杀手,严重危害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一、产生原因
1.传染源。非洲猪瘟病毒作为一种DNA病毒,主要流行于包含家猪的家养感染圈以及包含野猪和蜱类的野生感染圈。野猪、病死猪以及亚临床感染的带毒猪群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毒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可以长期存活于感染猪的分泌物以及环境污染物中。
2.传播途径。(1)直接接触传播:健康猪与感染猪进行直接接触,或者接触到了被感染猪的粪便、血液以及其他分泌物污染过的设备、食物,以及工具等都会导致该病的传播。直接接触传播主要通过口部以及鼻部进行传播。(2)软蜱传播:该病也可以通过带刺昆虫进行机械性传播。软蜱在叮咬了感染猪以后再叮咬易感猪,或者被易感猪食入,都会导致该病的传播。软蜱在传播过程中不仅可以作为一个载体,同时也可以作为病毒繁殖的宿主以及储存库。(3)跨界传播:非洲猪瘟也可以通过感染猪的肉制品以及泔水进行传播,这是该病跨界传播的主要方式。(4)野猪传播:野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以后不一定会发病,但可以进行病毒的传播。
二、临床症状
非洲猪瘟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根据其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及亚临床型五种类型。
1.最急性型。最急性型通常是由强毒力株感染引起,病猪通常不出现任何症状,直接死亡,其死亡率可达100%。有些病猪会出现体温突然升高至41~42℃,以及皮肤充血、呼吸困难的症状。
2.急性型。急性型感染后通常会有4~6天的潜伏期。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至40~42℃,咳嗽,口腔以及鼻腔内流出大量黏液性、浆液性或者黏脓性的分泌物;食欲不振,腹部、四肢、耳部皮肤明显发红,走路不稳;呕吐、腹泻,以及便秘症状交替出现;病猪眼结膜有明显的充血现象,并流出大量的黏液性或者黏脓性分泌物;怀孕母猪会出现流产。急性型死亡率也可以达到100%,肺水肿是其死亡的直接原因。
3.亚急性型。亚急性型的症状与急性型较为相似,但是其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存在差别。亚急性型病猪感染后其潜伏期为6~12天,行走困难,高热,关节肿胀,部分病猪出现肺炎症状。病猪的耳部、鼻部、腹部皮膚发绀并伴随出血斑。亚急性型死亡率一般为60%~90%。
4.慢性型。急性或者亚急性型病猪感染以后会转变为慢性感染。病猪偶然会有发热至40~41℃的现象,生长发育较为缓慢,皮毛暗淡、无光泽,体形瘦弱,怀孕母猪会出现流产以及产死胎的现象。
5.亚临床型。亚临床型可能是由家猪感染了低毒力株而引起的。病程进展较为缓慢,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仅仅出现食欲不振以及低热的现象,康复以后病猪会成为病毒携带者。
三、防控措施
1.加强检疫检测,坚持自繁自养,禁止从疫区调运生猪。若必须从外地引入种猪,则须将引进种猪饲养于距本地猪群至少100米处,并须隔离饲养15~30天,在保证引进外地种猪安全后方可允许此类种猪进入养殖场内。
2.对动物、动物产品和副产品应采取严格的进口控制措施,从而尽可能地降低非洲猪瘟病毒传入的风险。
3.倡导规模化的养殖方式,尽可能减少散养家猪的比例。
4.对猪场做好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尽可能避免生猪与野猪以及软蜱的接触。
5.加强饲养管理,对猪场采取严格的定期消毒措施,以杀灭潜在的传染源。做好养殖区域内的杀虫工作和定期驱虫工作。
6.尽量不使用泔水饲养生猪,注意生猪的饮水及饲料安全。
7.一旦发现野猪异常死亡或者不明原因的生猪死亡现象,应立即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04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