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融合视域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反思与重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职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重传技、轻育人的培养理念,专业结构不合理,人文素养课程边缘化,智育和德育脱离等现象,人才培养总体素质较低、职业道德缺乏、人文素养和可持续能力不强等问题,而时代呼唤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融合培养。为此,高职教育应回归教育本位,树立“匠心匠才”人才培养理念,聚焦产业,打造专业集群,系统、科学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德才并举,课堂教学学做合一,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
关键词 匠心匠才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2.006
Refl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Literacy
LONG Xiping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Hun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Changsha, Hunan 410200)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emphasizing the cultivation idea of passing on technology and neglecting education, unreasonable professional structure, marginalization of humanistic literacy courses, separation of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low overall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lack of professional ethics, weak humanistic literacy and sustainable ability, etc. The era call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literacy. To this e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return to the education standar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creative talents", focus on industry, build professional clusters, systematically and scientifically build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combine virtue with talent, integrat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work, and integrate professional skills with professional spirit.
Keywords creative talents;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近年来,高职教育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尚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人才培养总体素质较低、职业道德缺乏、人文素养和可持续能力不强等问题。对此,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高职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这些文件要求职业教育从“规模”到“内涵”、从“碎片化”到“系统设计”、从“技能”到“育人”转变,也就是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融合培养应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2015 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国工匠》纪录片,纪述了八位工匠的传奇缔造,其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工匠精神”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2016 年,国家将“工匠精神”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时代呼唤“匠心匠才”,重塑“工匠精神”。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融合培养”是历史使命和自身教育追求。
1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反思
1.1 培养理念上存在重传技、轻育人
十多年来,高职教育的成就有目共睹、发展快速。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技术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将高职教育仅仅当成就业教育,强调一切为了就业,片面强调技能的培养,仅仅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单纯地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未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却把教育的主体——“人”摆到了被忽视或次要的位置,忽略了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的涵养,成为技能速成的培训机构。这样,学校育人功能应有之义就会逐渐丧失,教育就成了“制器”而非“育人”。
1.2 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群建设不强
有些高职院校的缺乏对专业设置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市场化傾向、短期行为还比较凸显。为追求办学规模和短期办学效益,对生源状况、办学条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前景等因素没有进行深入的调研和科学论证就盲目开设专业,导致专业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办学特色不明显,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不吻合,更谈不上“把专业建在产业链、需求链”,导致有些专业成为“昙花专业”。 专业建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专业“点”上,“群”的意识不够。专业门类多,专业划分过细、过窄,关联度低,有的高职院校即便组建了专业群,但专业群组建得比较牵强,专业群的共享度、覆盖面不够,核心专业对群内其他专业的辐射和带动效应不是很明显,没有形成集聚优势,没有真正发挥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优势,还未真正形成与产业集群区域结构相适应的跨专业的专业群结构,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面、就业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空间。
1.3 人才培养方案泛化,人文素养课程边缘化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空泛,专业培养规格不明确、同质化;尽管以职业分析为起点、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共识,但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归纳不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分析太笼统,专业间区分度不大,根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比较随意,缺乏严谨性,更有甚者是采取“先具体课程、再课程体系、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自底向上”逆向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专业群课程体系群共享性体现不够。
人文素养课程缺乏系统规划、设计,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或替补,被边缘化,人文素质课程建设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度不高,专业技能课程与人文素养课程“二元”分离。
1.4 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脱离,智育与德育“两张皮”
理论教学还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传统教学方法上,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变为知识的“储存器”,学习只是机械地记忆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知识自主生成的活动成为了片面的信息单向传递过程;实践教学中存在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操作的现象,甚至有教学内容安排比较随意、学生放羊的状态;存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离,教学与德育“两张皮”,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缺乏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的渗透培养。
2 基于“匠心匠才”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重构
2.1 回归教育本位,树立“匠心匠才”人才培养理念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不管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核心都是“人”。普罗泰哥拉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具有人的全部类特性———人性,即人在与外物的关系中所显示的区别于外物的那些特性。杨叔子说: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器是物, 物是死呆呆的”。“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教育的本质追求就是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让受教育者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从而成长为合格的职业人、社会人和未来人。
我们讲高职教育“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但绝不仅仅限于学生毕业后能找到工作;高职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种类型,要坚持高等性和职业性,不能只关注功利性的职业目标,过分重视就业与职业生存,而忽略高等教育完善人生、升华人性的本质与功能。它还应该“谋个性之发展”,重视职业素质、职业迁移能力和个性的培养,要让学生有尊严地工作、生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精神底蕴。我们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育的永恒主题,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融合培养,培养专业精、责任心强、素养好、可持续发展的“匠心匠才”。
正如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所说的,“职业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技能强国梦”,是“全面发展梦”,就是职业教育要培养具有精湛的职业技能、良好的创新思维和爱岗敬业、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与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职业教育梦,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去塑造他们的道德、良知、价值观和体魄,让他们有意愿、有能力更有素养去承担并实现“中国梦”。
2.2 聚焦产业,打造专业集群
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趋势,凸显行业特色,紧跟产业发展脉博,系统规划专业设置,建立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机制,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动态调整专业,聚焦相关产业,围绕一条主线,构建专业集群,错位发展,扬长避短,优化结构,彰显特色。
通过专业群建设,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发挥核心专业的引领与辐射作用,促进群内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提高办学效益;优化专业布局,灵活调整专业方向,积极培育区域社会急需的新兴专业,加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建设,真正形成与产业集群区域结构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的主体专业群结构,从而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形成专业间合力,发挥专业的集聚优势,实现跨专业、跨技术、跨技能的跨界人才培养,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和职业迁移能力,引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凸显办学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
2.3 系统、科学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德才并举
坚持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原则构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素养教育、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等内容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从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出发,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专业调研、方案论证为途径,明确职业岗位(群),明确职业岗位(群)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明确证书要求,明确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从而构建满足职业岗位(群)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整个过程最要重视的是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调研。专业调研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起点,产业、职业岗位(群)需求现状与趋势决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认真调查与研究专业对应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結构、劳动力与就业结构的现况与发展趋势,准确了解和把握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为课程体系构建提供支撑与依据。二是方案论证。要组织校企专家进行方案的充分论证,以职业岗位(群)分析为基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专业调研与论证不断修正方案,从而确保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中,要明确各专业之间的依赖关系,深人分析群内专业的共性与差异性,按照“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原则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针对特定专业群学生所必需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设置底层共享课程;根据群内专业所涉及的不同职业岗位需求,开设体现各专业特有的中层分立课程;为学生专业发展拓宽渠道,增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使学生立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变”的优势境地,满足现代生产一线的岗位群综合化趋势的人才市场需求开设高层互选课程。这样,培养的学生既具备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又具有本专业特定的职业能力,从而具有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与职业迁移能力。
同时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通过系统开设思想政治类课程、素养类课程、身心健康类课程,实现对学生基本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培养;通过开设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选修课程,进行学生个性、素养教育,“使学生能够从人文的角度和层次来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来把握专业中所具有的职业精神,使学生达到精神与知识的统一、素养与技术的统一、情感与技能的统一。”
2.4 课堂教学学做合一,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交互性、动态性和体验性教学,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会到娴熟、从娴熟到技精,要求学生不仅仅满足于完成规定的技能任务,更要关注于完成得尽善尽美,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追求“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正心精心、敬业精业”的职业态度,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润物细无声”地滲透于专业课堂教学中。
创新公共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课堂教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专业职业素养、行为养成教育等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讨论、调查访谈、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增强教学的生动性、针对性与教育性。
课题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改课题“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融合视域下高职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编号:ZJGB2016115)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敏勤.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职业教育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2(5).
[2] 郁秋亚.高校人才培养回归大学教育本位的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
[3] 江艳华,贾梦姗.试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
[4] 张婷.加快发展现代职教助力实现“中国梦”——教育部召开职教系统“中国梦”教育活动座谈会[N].中国教育报,2013(4).
[5] 邢清华.高职教育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的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2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