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入民间美术及传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现代美术教育对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视,民间美术教育体系也逐步完善和建立,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该文基于现代工业文明时代民间美术传承困境,简要探讨将民间美术与高校现代美术教育融合的意义,并对民间美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的传承方法进行重点分析,为现代教育体制下民间美术的发展与传承建言献策。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 民间美术 传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3(c)-0122-02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自古至今传统民间艺术发展的历史结晶,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精髓和民俗生活的集中体现。但是发展到如今的工业文明时代,民间美术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悄然在变,甚至有些独特的民间美术元素正随着现代工业文化的强势介入而面临无人传承的困境。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如何将民间美术与现代美术教育有机整合,使民间美术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引领民间美术实现现代化教育与传承,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的一项课题。在该文中,笔者基于现代工业文明时代民间美术传承困境,简要探讨将民间美术与高校现代美术教育融合的意义,并对民间美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的传承方法进行重点分析,为现代教育体制下民间美术的发展与传承建言献策。
1 现代工业文明时代民间美术传承困境
1.1 自古以来的尊卑陋见阻碍民间美术的传承
与宫廷美术、现代美术和文人美术等不同派系相比,民间美术缘起于民众的文娱生活。由于自古以来的尊卑陋见,学术界一直将民间美术视为低俗粗鄙的文化形式,不理解也不支持民间美术的发展与传承,使得民间美术的发展一直没有社会基础,尤其是工业革命时期,民间美术更是被视为落后的传统民间艺术,一些有丰富美学价值的美术作品遭到了遗弃甚至被破坏,民间美术面临着传承危机。
1.2 传承方法单一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大众逐渐以开放的视角来客观评价这种民族艺术形式,许多学者意识到缘起于民族文化的民间美术,其艺术价值不仅仅是其美术本身,而是代表着民族的文化精髓。但是由于民间美术具有源发性,以“师带徒”“子承父”为主的传统传承机制与现代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差异,大部分民间美术作品无法通过教材、讲座等形式进行传播,传承方法过于单一。
1.3 缺乏高素质传承人
民间美术传承人都是非科班出身、文化水平较低的半百老人,传承民间美术的方法主要是口述和身教,自己无法将民间美术的精髓编制成一套具有教育意义的教材,亟需精通美术文化的专业传承人,通过自身的探索和钻研逐步使民间美术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中,使更多高等院校中的青年人通过高等教育来接触和研习这种别具特色的美术文化。
2 民间美术与高校现代美术教育融合的重要意義
2.1 有助于丰富高校现代美术课程内容
民间美术在发展过程中中融合了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这是其不同于现代美术的一个主要特征。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积淀和民俗生活,因而出现了具有地域特征的民间美术。将这些具有民族特征的民间美术应用在高校现代美术课堂教学中,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高校现代美术课程内容,改善高校现代美术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的现状。而且民间美术会随着历史文化的衍变产生许多具有美学研究价值的文化遗产,通过对不同地域民间美术遗产和相关资源的研究,一方面能为课堂学习提供更多教育资源,让学生对美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民间美术和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地保护和传承,进一步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2 有助于深入研究民间美术
在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民间美术被视为“不入流”的文化。这种评价虽然包含着贬义,但确实客观地反映出民间美术没有受到尊重而只能自生自灭的不利境遇,加之受到不同时期各种文化政策的影响,教育领域始终未出现针对民间美术的科学研究。而如今高校将民间美术引入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对于研究民间美术的历史积淀以及各个时期的发展特征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方向,并且通过高校的美术教育,可以更加全面地总结不同地域的民间美术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这对科学地传承民间美术也大有裨益。
2.3 有助于缓解民间美术缺乏高素质传承人的现状
民间美术与高校现代美术的融合,有助于缓解甚至彻底解决民间美术“后继无人”的状况。民间美术具有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和研究其底蕴和精髓需要时间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而很多人学习美术是为了快速就业,所以民间美术的传承机制必须完成现代化转型。要实现现代化传承,就必须通过高校教育来普及民间美术,提高民间美术在社会中的认可度,并通过科学的教育机制培养传承人。因此,在高校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引入民间美术教育元素,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而且能够为民间美术传承的现代化转型创设条件,引导民间美术逐步摆脱缺乏高素质传承人的困境。
3 民间美术在高校现代美术教育的融合与传承
3.1 开发民间美术教材,构建高校民间美术课程体系
基于高校现代美术现有教材,结合地域特征,大力开发民间美术教材,构建现代美术与民间美术相互融合的高等院校美术课程体系,在开展现代美术教育的同时,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的记载,联系当地民间美术非遗传承人,通过传承人口述或绘画搜集并整理具有研究价值的民间美术作品,因地制宜开发当地民间美术客场资源,尤其要将具有美学价值的地域性美术作品引入课堂,作为教学案例进行美术教学,以此推进民间美术的现代化传承机制的建设。 笔者在此要重点指出,开设民间美术课程一定要结合当地民族文化,深耕当地民族文化资源,找到民间美术与现代美术教育体制之间的契合点,在课程编排上,以现代美术专业基础课为主,剪、刻、印等民间美术课程为辅,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将现代美术与民间的年画、剪纸、印染等传统美术技艺融入现代美术设计,通过现代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的冲撞与融合,令民间美术焕发新生,为美术设计增添个性和特色。
3.2 完善民间美术教学机制
首先要完善民间美术课堂教学机制,将民间美术课程作为大学必修课纳入美术教育体系中,聘请当地在美术研究方面有较深造诣的民间美术学家定期来校任教,面对面传授民间美术技艺。由高校美术教师牵头,民间美术学家共同参与组建一个美术教学组,利用课余时间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从大学生中挑选对民间美术感兴趣的人组建民间美术研习社团,课余时间通过“师带徒”手把手教授民间美术技艺,并且在兄弟院校中定期举办民间美术作品巡回展,在青年群体总广泛传播民间美术,吸引更多青年人加入民间美术文化传承的行列中。
除此以外,要真正使民间美术走向高等教育课堂,走入大众的视野,处于少数民族特色区的高校还可以结合地域优势建设民间美术实训基地,集中开发当地的民间美术,为当地民间美术的传承和民族特色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3.3 基于基本造型元素将民间美术与现代美术有机整合
基于民间美术与现代美术在基本型、色彩、风格和整体结构等方面的共通性,寻找两种美术风格结合的契合点,比如对现代美术形象的长宽高或空间结构进行重新调整,融入民间剪纸、皮影等美术形象,通过对剪纸、皮影的平面化处理减弱空间层次感,打破自然比例,以二维空间的轮廓造型突出美术作品的民俗特色,以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凝练民俗生活,体现出民俗的影像美,从而创造出意向鲜明的美术形象。
3.4 取民间美术文化精髓,去其糟粕
民间美术虽然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分散性特征,但整体上看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美术体系,它承载着千百年来各组儿女最朴素的生活哲学,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客观地讲,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积极的、正向的,因此民间美术中有精华,也有一些与现代人生活格格不入的元素,加之一些民间美术传承人的文化水平有限,甚至有些人思想道德水平低下,导致其审美观念扭曲,创作的作品从民间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讲几乎没有传承价值。因此,在将民间美术与现代美术融合的过程中,对民间美术元素有取有舍,将民间积极健康的、能够代表一个地域或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精髓的美術元素引入现代美术课堂,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审美观念。
3.5 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活化民间美术元素
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民间美术教育应该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应用信息化教育手段来传播民间美术,利用“慕课”平台和FLASH动画、Photoshop等制图软件来刻画民俗风情,展示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真正将民间美术元素与现代美术设计相结合,增加传统民俗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培养其课堂兴趣,引导更多青年学生深入了解民间美术技艺,
4 结语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间美术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各民族民俗和民间文化的精髓,将民间美术与现代美术有机整合,为民间美术的现代化转型和传承做出更多尝试,这是每一位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学者必须深入思考的一项课题。笔者仅以高校现代美术作为基础,对民间美术在现代美术教育系统的融合与传承略谈了自己的拙见,具体到教育实践中必然会出现其他同类的问题,希望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开始重视中国民间美术的研究价值,深耕民间美术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民间美术与现代美术的融合进一步优化高校美术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并且使全社会都能看到民间美术的美学价值,为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学源.民间美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22):82-83.
[2] 曾明,杜天蓉.探究民间美术与现代美术教育[J].大众文艺,2015(24):91.
[3] 童话.现代美术教学中引进民间美术的实践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1):151-152.
[4] 何祥.论民间美术课程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意义[J].品牌,2015(4):264.
[5] 周兵武.论乡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4):105-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74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