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富硒板栗南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板栗南瓜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或经改良的小果型早熟南瓜品种,因味如板栗而得名,在湖北省恩施州富硒地区以春种为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笔者充分利用恩施州天然富硒土壤,采取吊蔓栽培模式,按照綠色食品生产标准,总结了一套培育壮苗、配方施肥、移栽定植、整枝定蔓、绿色防控、适时采收的富硒板栗南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供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 板栗南瓜; 富硒; 绿色; 高效
湖北省恩施州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土壤污染低,拥有“世界惟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两大世界级资源[1],土壤含硒量均值高达0.6 mg·kg-1,享有“世界硒都·中国硒谷”的美誉。板栗南瓜以其色泽美观,风味独特,品质上乘,兼具美食保健和观赏等特点;生产中抗逆性好、适应性广、坐果率高、瓜果耐贮藏、市场价值高,被誉为南瓜中的精品,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2-3]。近年来,板栗南瓜在恩施州及周边地区生产规模持续增加,但仍以粗放式栽培为主,产量和品质难以保障,笔者通过引进板栗南瓜品种,基于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与富硒资源,通过总结制定了恩施富硒板栗南瓜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该技术应用能提高板栗南瓜单产及品质,保证其商品性,提高生产效益。
1 主要技术
1.1 产地环境
宜选择湖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查明公布《恩施州富硒土壤区域分布》的富硒区域,要求生态条件良好、无污染、排灌便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有机质丰富。
1.2 品种与种植选择
选用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佳的品种,如日本泷井种苗株式会社选育的‘甜栗爱碧斯’,具有适应性强、坐果容易、肉色浓黄、粉质略带黏质、口味好等特点;湖南省瓜类研究所选育的‘锦栗南瓜’,该品种生长势强,节间短,叶色浓灰,蔓较粗且硬,果皮深绿色间有花色条纹斑,单瓜质量1.3~1.5 kg,肉色浓黄,含糖量高,质极粉,老熟瓜品质极佳;台湾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一品’,本品种生长势中等,瓜皮青黑色,稍有灰绿斑纹,结果力强,单瓜质量1~1.5 kg,肉色金黄,粉质香甜,风味佳。生产中注意品种的合理布局和更新换代。宜与禾本作物、蒜葱作物轮作或间套作;忌与葫芦科作物、茄科作物重茬、迎茬,采用2~3 a(年)轮作。直播栽培海拔800 m以下地区可在3月下旬播种,海拔800~1 200 m地区可在4月上中旬播种,海拔1 200 m以上地区可在4月下旬播种。育苗移栽则可相应提前7 d左右播种。
1.3 栽培管理
1.3.1 播种育苗 播种先晒种1 d,用55 ℃温水搅拌浸种约20 min,降至常温继续浸种4 h后取出洗净;30 ℃保温催芽3 d左右,每天用温水冲洗1次,70%以上种子露白即可播种。在气温正常情况下,浸种后可不经催芽而直接播种,尤其适合直播方式[4]。直播按密度确定播种穴,每穴播2粒种子,播种后浅覆土、压实。育苗移栽时选择排灌方便、背风向阳、靠近大田的地块做苗床,用50%细松软土、50%腐熟过筛的农家肥加适量磷肥、锌肥配制营养土,制作成营养钵(块),每钵(块)播1粒催芽种子,覆1 cm厚的营养土,覆盖塑料薄膜。70%左右幼苗出土后,及时揭除地膜,架设小拱棚。幼苗期通过揭、盖地膜及遮阳物等方式调节棚温,白天20~30 ℃,夜间15~20 ℃。水分管理应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5],以干、湿交替为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左右。幼苗2叶1心时通风炼苗。
1.3.2 整地施肥 前作收获后,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深耕25~30 cm,做到田平土碎保墒。按畦(包沟)宽2.2 m、高20 cm做畦,厢面宽1.8 m,在厢背开2条间距1.1 m施肥沟。推广高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基肥以发酵腐熟后的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为主,667 m2施农家肥1 500~2 000 kg,或生物有机肥200 kg、过磷酸钙50 kg、复合肥50 kg,2/3结合整地全层撒施耙匀,1/3施入栽培畦的施肥沟。追肥: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在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667 m2随水追施1~2次氮磷钾复合肥30 kg,果实膨大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可根据土壤肥力、植株长势以及结瓜情况适当调整肥料用量,适当补施微肥。南瓜吸肥力强且耐肥,缓苗期和伸蔓期不追肥,避免徒长。
1.3.3 移栽定植 瓜苗3~4片真叶时,按每畦2行、株行距0.5~0.6 m×1.1 m、1穴1株的规格定植。定植前在栽培畦上覆盖地膜,在地膜上打好定植孔后带土移栽。定植后立即浇足定根水,以提高成活率。育苗移栽在定植后3~4 d查苗、补苗,确保苗齐苗壮。直播时在幼苗2~3片真叶间苗、定苗,每穴选留1株壮苗。
1.3.4 整枝定蔓 采用双蔓整枝法,在主蔓长至5~6片叶时摘心,促进侧蔓生长,选留2条健壮侧蔓,每条蔓留瓜2~3个,待瓜坐稳后,瓜后留4~5片叶打顶,促进营养回流供给果实生长。日常注意摘除第1雌花、老弱病叶以及多余侧蔓。采用吊蔓栽培模式,能增加种植密度、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基数,使瓜着色均匀,提升南瓜品质和产量。移栽定植后,搭建高2 m的人字形或剪刀形等吊蔓架,侧蔓抽生至20 cm时及时引蔓,呈“S”形吊蔓,使瓜蔓逐渐爬升至架顶。
1.3.5 辅助授粉 开花期上午7:00—9:00进行人工授粉,也可667~1 334 m2田块放置1箱蜜蜂,利用蜜蜂授粉。
1.4 病虫害绿色防控
恩施板栗南瓜病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角斑病等,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白粉虱、蚜虫、瓜实蝇等。病虫害防治应维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按照“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的原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生物防治技术,辅之化学防治。
农业防治宜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施用腐熟的农家肥与生物有机肥,避免携带病虫源;采用轮作倒茬、精耕晾晒、清除田园、深沟高畦、适龄壮苗、全程覆膜等农艺措施。物理防治是根据害虫的趋性,利用色板、虹吸式太阳能杀虫灯等诱捕害虫。生物防治是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的敌菌(虫)、繁殖优势天敌;选择低毒生物药剂;采用性激素防治虫害。化学防治要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浓度及安全间隔期[6]。主要病虫害防治见表1。 1.5 适时采收
板栗南瓜以采收老瓜为主,其淀粉和糖分高、粉质度佳、耐贮藏,在授粉后40~45 d采摘为宜。采收时留瓜蒂2~3 cm,保证果实无痕无伤。
1.6 硒含量检测
按照GB 5009.93—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的测定方法检测。硒营养指标应达到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标准,富有机硒指标应符合DBS 42/002—2014 《富有机硒食品硒含量要求》的规定。
2 效益分析
该技术是一项运用覆膜立体栽培大幅改善田间环境的高品质栽培技术,充分发挥生产潜能,使当地的板栗南瓜667 m2种植密度从传统爬地蔓模式约500株提升到吊蔓模式1 000~12 00株,667 m2产量可比传统种植高1 000 kg以上,生产全程推行绿色食品标准,其产品为绿色生态富硒、颇受人们青睐的天然食品源,市场认可度高,呈供不应求趋势,1 kg价格比普通南瓜高2元左右,667 m2生产收益高于传统种植2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侧重绿色防控,减少农药施用,减轻环境污染,生态效益优势明显。
3 应用前景
恩施州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州委州政府坚持把硒产业作为精准脱贫、富民强州的主导产业,大力实施“硒+X”战略,力争把全州建成健康绿色食品的输出地,聚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当前全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攻坚期,大宗粮食作物发展趋近饱和,南瓜产业规模小,板栗南瓜作为富硒产品开发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作物,通过发挥该技术在生产上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引领发展菜用、药用等功能性健康板栗南瓜产品,深度挖掘南瓜产业“硒+”、“互联网+”、“农旅+”等新业态,助力恩施山区调优农业结构和实现产业振兴,把州域内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集聚优势,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朱云芬,李卫东,向极钎,等.恩施州硒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湖北農业科学,2014,53(23): 5894-5897.
[2] 徐小军,张桂兰.河南地区板栗南瓜简易大棚早熟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4,27(3):5 7-58.
[3] 陈霞.板栗南瓜有机生态型立式无土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0(6): 102-103.
[4]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绿色食品密本南瓜生产技术规程:DB 46/T 232—2012[S].海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2.
[5] 刘文君,张曼. 广西蜜本南瓜早春栽培技术[J].南方园艺,2016,27(1):43-44.
[6]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绿色食品南瓜生产技术规程: DB 34/T 1155—2010[S].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75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