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溪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与举措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本溪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项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总体上看,本溪市生态文明建设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该文结合本溪市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提出本溪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和举措。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保护 路径 举措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4(a)-0073-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ha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Benxi, breakthroughs had been made in vario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But on the whol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till lags behi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Benxi. Based on the basic situation of Benxi Cit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paper proposes the path and measures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monstration city in Benxi.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path; Initiative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结合本溪市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提出本溪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与举措。
1 严格红线管控,优化空间布局
1.1 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
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洪水调蓄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要湿地、清水通道维护区和生态公益林等划为红线区。同时采取管控措施,制定生态红线管理办法,实行分类管理。
1.2 优化空间布局
结合本溪市的生态环境战略定位,设计并执行相应生态保护空间调控对策。妥善规划生态安全战略空间格局和城区布局。
2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五大产业
本溪市要着力发展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大数据和大材料五大现代产业,特别是大生态产业。
2.1 不断深化资源循环利用
推进本钢燃气发电、烧结机余热利用和工业废水回用等循环利用工程,推进本钢深度的体内循环。推进本钢市区洗浴热水集中配送等工程,水泥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的体外循环,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服务功能。
2.2 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
以本溪县、桓仁县优质的空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为依托,发展天然氧吧、水吧,建设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旅游、健康等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发展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2.3 积极培育环保产业
依托本溪市大气、水和土壤治理、环评等工作基础,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培养环保工程、运行、咨询和监测服务队伍的发展。
2.4 夯实生态保护工作基础
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调查。为推进大生态产业建设,夯实生态环境基础,继续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
3 加强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3.1 深入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
强化工业废气治理;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强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深入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油烟污染。
3.2 实施碧水工程,改善水环境质量
继续完善污水截流管网建设;完成碧水工程项目,合理处置污水处理厂污泥;施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解决企业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循环工艺改革;严格落实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各项要求,避免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废水及生活污水对水源地的威胁,加强对饮用水源地水质的监测监管;开展河流综合整治和生态治理工程,通过排污沟改造和河流清淤等工程措施,加快太子河、细河的水质改善和生态功能恢复,增大水环境容量,提高水生生态系统承载力,形成良好的水域环境;建设和改造河流景观带。
3.3 噪声污染控制
继续推进“静安小区”建设;促进敏感路段降噪措施和达标示范路建设;加强噪声源监管工作;对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工业噪声,采取综合整治污染控制。
3.4 固废污染防治
加强危险废棄物的监督管理;促进工业固废减量化和综合利用;推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置及监管;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3.5 土壤污染治理
开展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和质量等级划分;对耕地土壤区域实施保护;对受污染土壤的进行修复;污泥要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
4 着力绿色建设,改善生态人居环境
4.1 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有序城镇体系,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加强城市绿化,构建城市道路通行景观廊道;控制人口适度发展,增强生态环境承载力;加强农村环保行动,改善农村人居模式。
4.2 倡导绿色节约生活方式
推行机关绿色办公;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强化垃圾分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提倡绿色出行;推广绿色建筑,鼓励低碳居住消费模式。
5 建设本溪特色的生态文化
努力建设现代文明生态文化,强化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增强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倡导科学的思维、生产和生活方式;推进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共同参与;挖掘生态城市内涵,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强化生态文明认识,提高全民生态意识;推行生态生产模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绿色创建工作,拓展公众参与机制;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创新生态文化氛围;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6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6.1 建立法律保障机制
立足本溪實际情况,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促进绿色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
6.2 建立绿色考评机制
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建立绿色考评体系;完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
6.3 建立环境经济调节机制
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利用市场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扩大生态补偿的内涵和范围。
6.4 建立绿色科技支撑机制
加快绿色科技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绿色科技成果;营造绿色科技创新环境。
7 组织和资金保障
7.1 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加强人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监督指导,发挥政协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助推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计出力,形成市、区、镇街联动、各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7.2 保障资金投入
加大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在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并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生态环保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工作。建立和完善多元化融资渠道,筹集社会资金,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投入机制。
对大气、水、土壤、农村环境、生态保护、环境污染防控、固废等生态污染治理工程,能力建设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的投入,作为重点投资方向。
8 结语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在“新常态”下向政策、向市场要机遇的同时,向生态环境要机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与生态文化,探索出一条北方老工业基地及重工业城市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真正实现本溪市绿色崛起,才能实现美丽本溪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刘天泽.让“看不见的城市”变成“看不够的生态文明城”[J].环境保护,2016(20):73-74.
[2] 刘凤芹.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以山西为例[J].科技传播,2014(14):144-145.
[3] 王小娟,李鸿雁.提升廊坊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路径探析[J].绿吉林农业,2014(11):20-21
.①作者简介:郑淑玲(1982—),女,汉族,辽宁本溪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监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00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