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视域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培养建设型人才,需要我国有关部门重视建立高校建制体系,发挥高职院校的价值,通过高校建制体系,可以帮助我国职业高校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实现自己的办学目标。高职院校,一方面肩负着培养祖国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为学生们树立榜样,培养学生们的职业精神。该文探究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职业精神探讨教学改革,在所有课程中都要号召大家具有职业精神,从而使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既有职业精神也有职业技能,能够胜任工作岗位上的工作。
  关键词:职业技能  职业精神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4(c)-0102-02
  我国教育部门层架指出,各地高职院校为了长期为国家输送技能型人才需要“建立培育机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到来,很多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版涌现,这些企业為了掌握更多的资源,更加倾向于聘用专业技能型人才。但是他们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爱岗敬业具有职业精神,另一方面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具有专业背景。高职院校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将课程设置作为重点。我国高职院校都在面临的相同的问题。
  1  基于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视域的职业教育课程现状分析
  职业技能是依据职业岗位特点,对从业人员提出的包括专业技术和能力的系统性;职业精神是从业人员的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具有的,需要长期培养,是一种道德境界。职业岗位代表着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二者想要相辅相成,一定离不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我国高职院校存在的通病是重视职业教育而不重视职业精神培养工作,我国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将二者结合起来。我们不难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课程理念滞后
  传统的课程理念无法满足现在的课程要求,将职业背景和职业精神分割开来,没有重视二者的有效融合。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精神的时候分别通过了不同的课程,前者是通过专业课,后者是通过道德课。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课程开设的很多,而没有开设相应的道德课程,这和我国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1.2 课程目标偏颇
  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具有在社会生存的能力目标,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都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最多的知识,因而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精神相结合的课程,不要一味地让二者分开。同时,因为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一直放在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而缺少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进而我国高职院校会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1.3 课程设置缺失
  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们具有生存的本领,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会具有偏好性,往往结合学生的专业设计课程,这些课程一般都是为了提升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在这些课程中很少存在提升学生职业精神的课程。这样一边倒的现象正好说明了我国高职院校缺乏科学合理的体系。虽然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考虑到了学生们的职业精神教育问题,从而设置了相应的课程,可是纵观全局,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课程设置的内容比较杂乱无章,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如会计专业,很多学校只是开设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敷衍了事。
  我国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工作。一个人走向社会的时候,在工作岗位上工作表现的不仅仅是自身的专业素养,工作能力,更是自身的职业精神。很多学校都会对学生开展培训,帮助学生培养职业道德。德育课程存在的价值是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传统的教育模式。这种课程实施方式有利有弊,一方面学生只能听课,无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利于师生交流。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精神。
  1.4 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健全,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研究发现自身的问题,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价值取向上、评价方法等发面均存在问题;这种评价体系缺乏针对性,不利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工作,也不利于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必须引起有关部门重视,通过探究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
  2  基于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2.1 确定充分融合的课程目标
  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我国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速度,为我国提供一线工作人员。高职院校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高素质人才是全面型人才,必须具有专业知识和职业精神,二者缺一不可。职业教育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二者的价值,必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精神。所以,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必须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在日常的课程中融入职业精神教育,而且不应该是某个特定的课程中设置职业精神教育内容,而是很多课程中都应该设定职业精神教育课程;融合效果应该超过预期。高职院校在确定课程目标的时候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与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科学设计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的课程的目标。
  2.2 优化高度融合的模块化课程结构
  高职院校在设定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时候需要参考一些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文件,根据我国教育部的指示进行设定,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设置达到教学目标的课程结构。高职院校的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一些能力,比如在实践课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开展各种职业技能课程。根据高职院校的目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这个目标完成工作,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职院校的一些课程比如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实践课分别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基础课是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基础知识,专业课是帮助学生具有专业技能。为了完成这个学校的目标,学校的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在一些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精神的元素,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让学生在日后就业的时候可以具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所在企业会给我们的学生很好的评价。学生需要参加实践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日后工作过程中具有很好的职业技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2.3 组织体现充分融合的课程内容
  一是课程内容的构造方面,根据学生的专业设定相关的课程内容,这些课程内容中应该包含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特别是专业课程需要涵盖专业知识和职业精神,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很多方面,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二是在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制订和落实有利于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相融合的实习实训计划和标准,将企业文化、安万方数据全知识、操作规范等纳入实习实训内容。
  3  结语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需要作出一定的改变,理由是职业教育还存在课程理念滞后、课程目标偏颇、课程设置缺失以及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该文从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角度出发,认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要确定充分融合的课程目标、优化高度融合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以及组织体现充分融合的课程内容,进一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奕,霍彧.“现代职业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7(2):41-44.
  [2] 李霜.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2):225-226.
  [3] 王春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2):49-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09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