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医学检验专业医用分析化学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医用分析化学是医学检验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开设能够为后续的生物化学、血液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备的知识。该文结合检验专业的特点和实际教学经历,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现状,并从调整教学内容、改良教学方法、搭建网络课程平台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升。
  关键词:分析化学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6(a)-0120-02
  为满足当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独立学院都根据学生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实践[1]。医用分析化学是医学检验专业(以下简称检验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常用的化学分析的原理及方法,了解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构造,该课程是检验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2,3]。因此,为了培养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拥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该文结合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检验专业医用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采用雨课堂辅助教学、多样化实验教学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医用分析化学的教学进行了探索性改革。
  1  课程教学现状
  1.1 内容多,课时少
  医用分析化学作为笔者学校检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与实验共48学时,其中实验学时16课时。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分析中4种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同时又要求对仪器分析的理论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讲解。课程内容繁杂,逻辑性较差,与第一学期开设的医用化学课程衔接性差,概念及计算较多,课时少,无论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学习都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實验课时安排少,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因此实验对理论知识的补充与巩固效果达不到。
  1.2 学生化学基础较差,对化学学科的重视程度低
  通过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粗略统计整个专业约50%的学生高中时未选修化学课程(由江苏省高考制度所决定),即使选修过化学的学生,基础也非常薄弱,基本化学知识了解甚少。此外,检验专业属于医学类专业,学生对化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低,因此总体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差。
  1.3 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虽已普及,但由于课时少,任务重,医用分析化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仍是教师的课堂讲授。这种“漫灌式”的教学模式主要凸显教师“教”的作用,而抑制了学生自主“学”的能动性,不仅造成学生学习热情的缺失、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丧失,同时也不能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4 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医用分析化学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一般分开进行。理论教学在教室中进行,相关实验要根据学生的课表来安排,因此常会出现实验提前或滞后于理论教学的情况。所学的理论知识要在毕业实习阶段才会再次接触,且是融合在医学检验的实践中,因此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这种理论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不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学改革与途径
  2.1 课堂教学改革
  2.1.1 微信雨课堂与线下教学相结合
  在微信雨课堂建立医用分析化学课程,形成线下和线上两个课堂。教师在雨课堂提前发布课件供学生预习,另外推送课后练习题及一些分析化学前沿报道等内容,便于学生进行课后练习,以巩固课堂知识,同时拓展知识、开阔视野。课堂教学也会通过雨课堂穿插部分选择题,学生通过手机即时回答,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可根据答题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调整教学难点和重点。微信雨课堂的应用,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为一体,不再受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将教学扩展到课前、课中和课后,方便师生之间及时地互动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1.2 结合专业要求,调整教学内容
  明确专业要求,结合专业特点,把握教学难点与重点,提高教学质量。医用分析化学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有数据分析与处理、滴定分析方法与常用仪器分析等。在学习的基础上大胆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特别是要与专业要求相结合。比如,在传统滴定分析方法教学过程中,结合检验专业的特点,增加血钙检测、尿酸检测等教学内容,将所讲授的滴定分析方法与检验专业所涉及的一些临床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和调整,结合学生本身的基础和特点,加强分析化学课程与该专业的紧密联系。此外,将学科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适当地融合进教学内容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1.3 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上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在教学形式上可穿插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自学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增进师生感情。
  2.2 实验教学改革
  2.2.1 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实验设备
  目前该校分析化学实验中仪器分析部分开设的实验内容还相对落后,一是由于教学计划修订不及时,二是考虑到仪器购买和维护的成本较高,因此实验内容与当下医院使用的分析检测仪器脱节。开展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应淘汰落后、陈旧的设备,保证分析实验室配置足够数量的基本分析仪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引进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毛细管电泳仪、全自动电位滴定仪等先进仪器,让学生接触、熟悉这些仪器,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亦可借助母体学校江苏大学的资源和平台,尽量为学生提供与现代分析仪器紧密结合的实验条件和实验内容。
  2.2.2 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增加学生实验时间
  由于医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仅16学时,既要进行化学分析实验,又要开展仪器分析实验,因此借助翻转课堂可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课前通过网络平台或微信雨课堂向学生推送预习内容,包括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实验仪器的基本原理、药品性质、相关的实验视频及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等,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对实验内容及过程有清晰的了解。课上直接讲解实验操作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2.3 针对专业特点,调整实验内容
  由于实验教学任务重,学校检验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一直和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实验内容相同,这并不符合检验专业的培养要求,同时由于学生基础欠缺一直收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开展实验教学时应改变传统带有较强化工性质的实验,合理地选择具有医学特点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可以在医学检验专业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实验,以突出化学实验在医学检验中所起的作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由于现代分析化学以仪器分析为主,相应的仪器分析的教学内容也要增多,以使学生更能满足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
  3  结语
  分析化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是众多学科的基础,不管是在医药卫生还是工农环境等领域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医学检验专业的医用分析化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我们需要改革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结合学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培养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进而实现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检验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梅琴,陈凌华.应用型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3):298-300.
  [2] 于永丽,徐烨,刘梅英,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8,21(6):141-144.
  [3] 肖强.浅谈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4):63-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55432.htm